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
分享

愛國情 奮斗者

銀川市清掏工人一年掏井九萬口 城市地下暢通離不開他們

本報記者 禹麗敏

2019年11月18日08: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為清掏工作結束后,王西平(右)和葉文東坐在路邊休息。
  本報記者 禹麗敏攝

一個工作日的下午,記者在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湖濱西街看到,銀川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維修一所的清掏工,正在清掏這條街道所有的井。

維修一所所長周玉林介紹,他們清掏完這條街道,還要再清掏下一條街道﹔管理處每年要清掏9萬多口井,“最多的時候,我們一所一天要清掏100多口井”。

“通過地下清掏,我們才能判定管道是否出現問題,這項工作機器代替不了。”維修一所原所長劉紅民性格爽朗,“個人經驗也很重要,我們站在井邊嗅一下,就能聞出哪些氣體超標了,適不適合下井。”

53歲的王西平干清掏工作已經30年。他穿好防護服后,記者看了下時間:用時12分鐘。厚重的防水衣以及口罩等裝備,王西平需要在兩名工作人員幫助下才能套上,脫下同樣費時費力。

同伴們用黃色的保護繩緩緩將王西平垂吊進約4米深的井下。這口井,王西平清掏出滿滿4車淤泥,耗時近40分鐘,“有些井太小,隻能一隻腳伸進管道,另一隻腳跪著清掏,鐵鍬都伸不直”。

趁著清掏間隙,王西平到地面上小口補水,脫下的護袖流出的汗滴,淋濕了腳下的地面。“下井前不敢多喝水。”王西平說,工作時會出很多汗,汗排不出去,悶在防護服裡會很重,去洗手間穿脫衣物太費時間。

清掏工葉文東打開井蓋,氣味瞬間飄了上來,往來行人不少捂住了口鼻,葉文東卻笑了笑:“淤泥有時會濺在身上,我們都習慣了。”

不光白天辛苦,清掏工們有時還得頂著月亮加班干。“有的商業區白天車流人流量大,隻能夜間作業。”劉紅民介紹。

管道的突發狀況,隨時可能發生。周玉林回憶:“2013年大年三十晚上,我剛端起酒杯,電話響了,西軸廠家屬院管道出現問題。忙活了一晚上,我進家門時,電視裡正好在放倒計時的聲音。”

一天的工作忙完,已近晚上7點。記者問累不累?葉文東說:“看到城市道路平坦,排水暢通,雨天路面沒多少積水,即使累,心裡也滿足。”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18日 13 版)

(責編:謝忱、常雪梅)
相關專題
· 愛國情 奮斗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