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高層動態
分享

何立峰:支持深圳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 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

2019年09月19日07: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大局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既體現了黨中央對深圳改革開放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又飽含著對深圳在新時代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的殷切期望,為深圳未來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根本遵循。

一、深刻認識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關心深圳的改革開放。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離京視察“第一站”就是到深圳,明確要求充分發揮特區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親臨深圳視察,要求深圳“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們深切領會到黨中央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大歷史與現實意義。

一是有利於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1980年,黨中央決定興辦深圳經濟特區,就是要發揮其對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窗口和示范作用。近四十年來,深圳經濟特區不辱使命、不負重托,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成為實施改革開放最早、影響最大、建設最好的經濟特區,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出了重大貢獻。當前,我國的改革開放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推進改革開放的復雜程度和艱巨程度不亞於四十年前。黨中央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就是希望深圳一如既往地當好改革開放尖兵,為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探出新路。

二是有利於更好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推進的關鍵階段,黨中央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就是要求深圳立足全球坐標系,全面深化規則機制對接,將粵港澳三地的制度差異轉化為互補優勢﹔就是要求深圳增強核心引擎功能,更好地輻射帶動其他灣區城市加快發展﹔就是要求深圳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繼續依托港澳、服務港澳,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

三是有利於率先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路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鮮明主題,就是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這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必須銳意進取、大膽探索,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深圳是一座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全國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問題,很大可能在深圳最先出現。黨中央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就是要求深圳瞄准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城市范例的目標,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用深圳生動而又精彩的實踐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競爭力,為推進經濟全球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作出新貢獻。

二、牢牢把握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點方向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是黨中央立足全局和長遠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有著深刻的內涵。我們要深入學習、全面領會,按照黨中央賦予深圳的新定位,瞄准新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始終朝著黨中央確定的方向和路徑前進。

准確把握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城市范例這一根本目標。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現代化與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將是世界上第一個不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建成的現代化強國。深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起源地和踐行地,深圳的實踐為這一事業的形成和探索提供了豐富素材和鮮活經驗,創造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樣板和典型范例。邁進新時代,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道路隻有一條,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目標隻有一個,就是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

貫徹落實先行示范這一根本要求。“先行”要求的是以敢為人先勇於試錯容錯,以“一子突破”求得“全盤皆活”,圍繞亟須突破的重點和難點敢闖敢試,為全國改革開放再出發探索新路子。“示范”體現的是以“一馬當先”帶動“萬馬奔騰”,以一域服務全局,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制度,發揮對周邊地區乃至全國的引領帶動作用。“先行示范”強調的是全方位、全過程的“先行示范”,不只是滿足爭當“單項冠軍”,而是要按照“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努力成為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杆和可持續發展先鋒。

著力增強深化改革開放這一根本動力。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深圳由一個小漁村發展成國際化大都市的主要驅動力量。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仍然要依靠改革開放,為全國深化市場化改革和擴大高水平開放探索新路。要圍繞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優化、城市空間統籌利用等重點領域,深入推進市場化改革試點。要圍繞自由貿易試驗區、對港對澳合作等重大開放平台建設,探索實施更大范圍、更大力度的高水平開放舉措。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這一根本保障。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深圳建設的先行示范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行示范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行示范區。在先行示范區建設的過程中,要堅持和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確保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方向不偏﹔要堅持和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增強先行示范區建設的發展活力﹔要堅持和加強全面從嚴治黨,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激勵特區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強化先行示范區建設的干部人才隊伍保障。

三、著力推進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大任務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意見》,為深圳量身打造了一幅引領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下一步,我們要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指導下,匯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進《意見》明確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率先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創新載體,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5G、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創業板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格局,持續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高標准、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快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推動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戰略平台建設,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

堅持依法治國,率先營造彰顯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環境。全面提升民主法治建設水平,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有序擴大政治參與,結合改革創新實踐需要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優化政府管理和服務,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健全政企溝通機制,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促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加快建設智慧城市,完善數據產權和隱私保護機制,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基層治理創新,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堅定文化自信,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全面推進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弘揚深圳開放多元、兼容並蓄的城市文化,建設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設施,率先建成普惠型、高質量、可持續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更具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和旅游業,大力發展數字文化和創意文化產業,深化與港澳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加快打造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高標准辦好學前教育和中小學教育,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充分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加快創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提升醫療事業發展水平,加快構建國際一流的整合型優質醫療服務體系和以促進健康為導向的創新型醫保制度,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療衛生管理體制機制,先行先試國際前沿醫療技術。持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制度,逐步實現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在深圳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享有民生方面的“市民待遇”。

堅持綠色發展,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范。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自然資源管理制度改革,構建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生態文明評價考核體系。構建城市綠色發展新格局,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提升城市災害防御能力,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倡導綠色消費、綠色生活,讓城市的水更清、天更藍、地更綠、生態環境更優美。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19日 06 版)

(責編:常雪梅、呂騰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