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復興路上追夢人——第五屆全國優秀建設者先進事跡巡禮

2019年08月29日09:57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復興路上追夢人——第五屆全國優秀建設者先進事跡巡禮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復興路上追夢人——第五屆全國優秀建設者先進事跡巡禮

新華社記者

用心做事、誠信為人、創新致遠、永懷夢想。黨的十八大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為民營企業家隊伍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氛圍。廣大民營企業家、建設者堅持開拓創新,堅定理想信念,堅守責任擔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以自主創新挺起民族脊梁

20余年前,移動電話市場剛剛興起,一部“大哥大”動輒上萬元,一塊充電電池則可賣到數百元。國內有不少廠家在做充電電池,但是沒有獨立知識產權。

當時,不到30歲的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深知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他借債250萬元開始自主研發,僅僅用了3年時間,比亞迪就成為電池行業的領軍企業。2003年,王傳福又帶領技術團隊開啟了汽車電動化的研發之路。

從電池到汽車,從傳統汽車到新能源汽車,從新能源汽車到雲軌,比亞迪走出了一條“技術為王”的革新路。

12年前,從事艦艇通訊相關業務的吳光勝,在海上執行任務時,因被外國衛星追蹤而不得不終止行動。這件事給了他極大刺激,他暗下決心,要將全部身心投入到衛星通信事業。

2007年,吳光勝創立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開始了創業攻關之路。“隻要堅定信心,執著耕耘,中國人一樣可以做到世界最好。”吳光勝的話擲地有聲。

與王傳福、吳光勝一樣,在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涌現出一大批致力於自主創新的優秀建設者。他們一次次突破難關,為自己贏得了未來發展的空間,更為國家贏得了尊重。

以堅定理想信念踐行產業報國夢

大學畢業進入TCL,李東生拒絕過仕途,放棄過房地產賺快錢之路,始終不變的,是對實業報國夢想的堅守。37年間,他從一個年輕的技術員成為一家國際化集團公司的掌舵人。

“實業是一種積累,要耐得住寂寞,要持續不斷地努力﹔唯有發展實業,才能撐起中國經濟的脊梁。”這是李東生的信念。

1999年,心懷“強軍夢、強國夢”的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黃立,面對國家在紅外熱成像技術領域發展相對落后的情況,毅然將全部積蓄投入該領域技術的研發。經過10年鑽研,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紅外芯”。

如今,高德紅外已成為國際知名的以紅外熱成像技術為核心的光電系統研制生產企業。

正是因為李東生、黃立這樣一大批民營企業家、建設者,始終秉承家國情懷,堅守理想信念,不懈奮斗,譜寫了新的歷史篇章。

以企業家精神踐行社會責任

主動回饋社會、服務社會,是許多民營企業家、建設者的精神追求。

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東升把“分享成功、奉獻社會”作為自己和企業的核心理念。到目前,泰康保險集團和陳東升個人累計公益捐贈總額超4.9億元﹔2017年,泰康啟動“溢彩公益計劃”,擬在全國資助與捐建1000家養老院。

“讓更多的老年人都可以享受到高品質的養老服務,度過一個幸福安詳的晚年。”已過花甲之年的陳東升說。

萬向集團公司董事長兼CEO魯偉鼎,熱衷公益事業,先后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向社會捐款、捐物,捐建中小學15所。

讓農村發展、讓農業現代化、讓農民富裕……2018年6月,魯偉鼎設立了“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並將其持有的萬向三農6億元出資額對應的全部股權無償授予基金。

眾多像陳東升、魯偉鼎一樣的民營企業家、建設者飲水思源、不忘初心,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投身到慈善事業與公益事業當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涓涓細流,匯聚成滔滔江河。

愛國、敬業、創新、守法、誠信、貢獻,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秉承“優秀建設者”精神,書寫了新時代奮發圖強的傳奇故事,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擴大就業渠道、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