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網友關注“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

不忘初心,長征永遠在路上

葉 子 雷杰如

2019年06月14日08: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江西省於都縣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攝

6月11日,“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在江西於都、瑞金和福建長汀、寧化舉行。為講好長征故事,重溫偉大遠征,弘揚長征精神,來自全國30多家媒體的500余名新聞記者參加了此次採訪活動。

“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自啟動以來,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網友紛紛表示,重走長征路,重溫長征精神,用理想之光照亮奮斗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長征永遠在路上。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隻等閑

“十月裡來秋風涼,中央紅軍遠征忙。星夜渡過於都河,古陂新田打勝仗。”轉眼間,85個春秋已經過去,這段歷史卻從未被人忘記。

1934年10月,紅軍在江西於都縣集結出發,開始了漫漫長征路。1936年10月9日和22日,紅四、紅二方面軍先后在甘肅會寧縣城和靜寧縣將台堡與紅一方面軍會師,中國工農紅軍持續兩年、轉戰十余個省的長征勝利結束。微博賬號“央視新聞”制作的長圖,帶領網友們回顧了這段長征史詩。

在這張長圖裡,既標明了四路紅軍參加長征的起止點、路線圖,也用油畫、文字說明結合的方式講述了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較為知名的長征戰役。網友們看完感慨頗多,紛紛留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

網友“赤誠染就”注意到,紅一方面軍人數初始時達8.6萬余人,到抵達時隻剩下6000余人。網友“和自己官宣”說:回顧長征征途,真的太不容易了!

有網友打開了手機導航,從江西於都,到陝西吳起,怎麼走?可駕車走高速,也可到附近的贛州轉乘火車或飛機,可當選擇步行時,導航卻顯示:步行路程過長,建議採用其他出行方式。然而,80多年前的中國就有這樣一次“無與倫比的史詩般遠征”。網友“XZQ3777”說:小時候對地理位置沒有概念,長大后才知道,在那個隻能靠雙腳征服自然的年代,我們的先輩有多偉大!

從江西於都到福建長汀,從福建寧化到江西瑞金,6月11日,“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多家新聞客戶端進行了“長征,從這裡出發!”的直播,引來上百萬網友觀看。網友“背翼如若垂天雲”觀看直播后評論說:“感謝先輩們英勇奉獻,才帶給現在的我們和平生活,我們要永記歷史。”除了直播,記者手記、新聞特寫、短視頻……各家媒體通過多種形式,展現紅軍長征踏過雄關、沖破險阻的過程,傳承英勇無畏的長征精神。

“堅定不移的信仰,無所畏懼的前行,我想這就是偉大的長征留給我們后人的啟示。今天在這裡我們再走長征路,是為了感懷,為了銘記,同時也是為了踏踏實實地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央視記者歐陽夏丹接受採訪時說的這段話,引發網友強烈共鳴。截至6月12日,在新浪微博平台上,“長征路萬裡行”話題的閱讀量已超6000萬次。

草鞋打動人心

門洞化身豐碑

隨著採訪活動的進行,網友們與採訪團一起傾聽歷史回響、追尋紅色足跡,越來越多感人的長征故事被更多網友了解。

6月11日,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一雙特別的繡球草鞋引起記者的關注,它的主人是於都籍的老紅軍謝志堅。

1928年,年僅14歲的謝志堅參加紅軍,1934年紅軍轉移時,他的未婚妻黃春秀連夜編織了這雙草鞋送給他,他便一路攜帶。

兩萬五千裡的長征路途中,謝志堅一直舍不得穿這雙鞋,僅穿了2次。一次是在渡金沙江時,謝志堅想到了自己渡於都河的情景,第二次是渡大渡河時,戰事激烈,謝志堅擔心自己萬一犧牲了就再也沒有機會穿了。之后他九死一生回到於都,才知道在他走后不久,春秀就在斗爭中犧牲。此后,謝志堅就用這雙草鞋紀念未婚妻,也紀念自己的長征歲月。

一雙草鞋的故事深深打動了眾人的心,網友留言中都是“感動”“淚目”等字眼。像這樣感人肺腑的長征故事還有很多。新華網文章《跨越“第一渡” 長征出發地“換了人間”》中就講述了一則與“門板”有關的長征故事。

在於都縣貢江鎮建國路上,有一處沒有門板的老房子,是紅軍后人劉光沛家的祖屋,如今卻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來參觀。“為什麼我們家沒有門?”幼年時劉光沛問,母親告訴他:“門板被你爺爺拆下來給紅軍搭橋了。”

原來,1934年10月,在江西於都,敵軍重兵正圍追堵截,步步緊逼。為配合紅軍渡河轉移,當地百姓主動送來門板、床板、房梁等幾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用來搭設浮橋,一個姓曾的老大爺甚至把自己百年后准備的棺材木都送來了。當地村民說,紅軍連命都奉獻出來了,我們做的不算什麼。如今,85年過去了,這座民居依舊沒有門板,隻留門洞,至今夜不閉戶。

網友“punighter”發表評論說:門洞已化身豐碑,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復強、不斷斗爭的一個縮影,向世人彰顯出華夏兒女的氣節和信念。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

自己的長征路

長征故事感染人,長征精神振奮人。不少網友重新拾起相關書籍,回顧、學習長征的歷史,也有人開始思考長征精神的內涵與時代意義。

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發布文章《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再走長征路?》稱,再走長征路,可真切感受長征路上的苦難與輝煌﹔可真切體會軍民魚水情深、風雨同舟﹔可真切領悟長征精神,講好中國故事﹔可真切感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也發表文章《今天,再談“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文中稱:“進入新時代,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臨各種風險挑戰,肩負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更加需要砥礪‘風雨浸衣骨更硬’的頑強意志,激發‘快馬加鞭未下鞍’的奮進勇氣。”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偉大的長征精神,至今仍激蕩著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迎難而上的奮斗精神。網友們一致認為,不論時代如何變化,不論條件如何變化,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長征精神永遠不過時。

網友“雨田雪木”發表評論稱:我們年輕人應該多了解長征故事,多學習長征精神,同時搞好生活和工作,為社會作貢獻,為群眾辦實事。網友“放下”留言:吃苦耐勞,不懼艱險,勇往直前,紅軍前輩的長征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現代人。網友“余下的沙”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去年重走了一段長征路,聽了很多長征故事,吃了紅軍當時的粗糧飯,去紅軍長征途經的遺址參觀,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青年人應該多去感受歷史文化,不忘本。

今年是紅軍長征出發85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偉大長征精神,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正如網友“金白水清”所說:“弘揚長征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