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麼力量也打不破”

記者 鄭少忠 孫 超

2019年06月13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再走長征路的記者在瑞金雲石山鄉豐垅村採訪村裡老人,聽老人講述臨時中央政府的故事。
  邵玲芳攝(影像中國)

沙洲壩七堡鄉第三村的楊榮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危難關頭,把8個兒子中最后兩個也送來參加紅軍﹔

葉坪鄉葉坪村的謝大娘,在紅軍烈士紀念塔被敵軍佔領和摧毀后,深夜冒死闖關,就為搶回一兩塊碎石留作紀念﹔

反動派填了幾次的瑞金紅井,終究還是被老百姓重新挖開﹔

……

重訪當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江西瑞金,聽到的這些故事引人深思:為什麼黨和紅軍永遠打不敗、壓不垮?為什麼轉戰南北的萬裡征途中,人們始終對這支隊伍念念不忘?

沙洲壩鎮大布村村民、91歲的楊世桃老人說:“紅軍到了沙洲壩,不佔老百姓的房子,靠著大樹用稻草搭棚住。”

在葉坪鄉朱坊村中央紅軍醫院舊址,我們見到了86歲的朱景偉。朱景偉說,這座紅軍醫院讓朱坊人永遠感恩。“很多村民的病在這裡治好了。”朱景偉說,為了辦好醫院,村民主動騰出了祠堂和住房。他的叔祖父朱先蕙,曾收留一名紅軍重傷員和一名紅軍后代。“當時那是要殺頭的罪。”

距瑞金城不到20公裡的雲石山,只是一個小山包,卻有另外一個響亮的名字——“長征第一山”,這裡是紅一方面軍主力和中央機關兩萬五千裡長征的出發地。

當地黨史專家告訴我們,從雲石山出發,毛澤東先后前往於都、會昌調研,撰寫關於游擊戰戰略戰術的著作。

從葉坪到沙洲壩再到雲石山,在激烈斗爭中,黨的機關所在地轉移到哪裡,對革命道路的探索就到哪裡。

在葉坪村謝氏宗祠,中華蘇維埃政府首次以國家政權的姿態誕生於世。講解員楊麗珊說,如今的祠堂,依然按當時的場景陳列。不大的地方被隔成15個房間,作為政府“九部一局”的辦公場所。就在這樣局促的空間內,《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土地法》《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等法律相繼誕生。“我們黨在瑞金先后頒布上百部法律法規,今天我國法治體系中很多獨具特色的制度設計和司法原則,都能從蘇區的法制思想和司法實踐中尋找到源頭。”瑞金市委黨史辦主任劉前華說。

在沙洲壩居住的一年零四個月,毛澤東寫下了《必須注意經濟工作》《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30多篇文章。那時候,中央蘇區各級黨政軍機關掀起調查研究的熱潮,寫下中國共產黨探索治國理政和自身建設的光輝一頁。

據史料記載,第五次“圍剿”中,反動派在江西修建各式碉堡2900座,企圖封鎖和圍堵蘇區。然而重壓之下,黨和紅軍與百姓有水同喝、有飯同吃,軍民同心筑起一道看不見的銅牆鐵壁。

1934年1月,在沙洲壩舉行的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毛澤東指出:“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麼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再走長征路,徘徊在游人如織、草木蔥蘢的舊址群中,來自85年前的回響,依舊那麼激昂。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13日 04 版)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