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雲南臨滄雙江 大雪山尋訪古茶樹

人民網記者 徐元鋒

2019年06月09日09: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野生古茶樹。
  本報記者 徐元鋒攝

通往森林深處的小路。
  本報記者 徐元鋒攝

冰島湖景色。
  楊建宇攝

去勐庫大雪山訪茶路上,記者心裡一直嘀咕:那些國內外游客尤其是茶葉愛好者,千裡迢迢趕來看“不能喝的茶”,到底圖啥?

勐庫大雪山地處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出縣城往西北,勐庫大雪山上的野生古茶樹群落有1.2萬多畝。當地對古茶樹群落嚴格保護,除科研外不許採摘,故稱“不能喝的茶”。

當你置身祖國大西南的這片崇山峻嶺,聽著傳奇多彩的民族故事,品嘗著普洱春茶香,再和純朴善良的護林人聊聊,一定會和記者一樣,愛上這裡的風物,感慨不虛此行!

那山——

拉祜族人的家園

出雙江縣城,很快駛入群山懷抱。沿著曲折的路盤旋而上,一直是硬化路面,只是狹窄坡大彎急,會讓來自平原地區的人捏把汗。

去大雪山之路,仿佛在茶園裡穿行,隨處可見郁郁蔥蔥的茶樹,自由生長。因是大葉種茶樹,肥厚的葉片大者如手掌,小的一指長,簇簇芽頭招展,惹人憐愛。

我們路過大戶賽村,隨便進到一戶茶農家落座,熱情的主人拿出剛晒好的干毛茶沖泡,還帶著高原陽光的味道呢。大雪山在勐庫鎮,勐庫大葉種茶葉馳名中外,十八寨裡寨寨有好茶。勐庫有100多個自然村,十八寨是籠統而言,一山一味的普洱茶,總有一款適合你。

路過的村寨以拉祜族居多,拉祜族是“直過民族”:直接由原始社會末期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保留著獨特的民族文化。“拉祜大姐”李躍蘭告訴我,拉祜族世代游獵,一路遷徙而來雙江,服飾上寫滿民族文化——如拉祜族人對獵犬感情深厚,就把“狗牙花”繡在衣服上。

今年2月,雙江古茶山國家森林公園獲批,由古茶山、冰島湖和森林湖3個片區組成,野生古茶樹群落“實驗區”將對外開放。大雪山還是自然保護區,目前進山前需批准登記。森林公園建成后,游客會更便利地一睹野生古茶樹真容。

那樹——

天高雲淡可清心

在管理站接受了防火和環保教育,我們一行難掩激動地出發進山。勐庫大雪山海拔最高3200多米,是邦馬山脈的主峰,這山脈綿延在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和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交界處。登上瞭望台,但見綠浪翻滾,皚皚的“雪”是綠色。由於海拔較高,這裡冬季有雪,稀罕雪的當地人呼為“大雪山”,其實是四季常青之地。

小徑蜿蜒,我們在原始森林中穿行,宛如仙境。

低頭看去,厚厚的落葉形成腐質層,腳踩上去軟綿綿的,苔蘚和蕨類植物蓋住地面﹔抬頭來看,高大的樟科樹木林立挺拔,形態各異。其實能叫上名的樹木花草是極少數,普通人或許為不能“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遺憾,也會為原生態的環境歡欣鼓舞。光從空中落下,經層層樹葉阻隔折射,溫柔的光斑隨風飄搖如夢似幻,“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的詩句在這裡活了起來。

遠遠地,你能瞥見樹冠上的鮮艷繁花,也有如雪白花可以入菜。不時傳來的鳥鳴,或清脆響亮,或婉轉低回,“山深聞鷓鴣”,如果有幸,你真能一睹山鷓鴣的風採。

比起前幾年,如今到古茶樹群落的路好些了。兩個多小時走走停停,我們來到3號古茶樹前。大雪山古茶樹群落分布在海拔2200米以上、垂直500多米區域內,與其他林木渾然一體。

標序號的大茶樹有3棵,1號最為高大古老,樹齡據說千年以上。59歲的護林員李秀華告訴我們,像3號古茶樹那麼大的野生茶樹,林子裡還多的是。

那人——

“把這片森林好好傳給后人”

進山檢查站裡,李秀華帶著放假的小孫子,忙活不停。李秀華是拉祜族,家裡有4口人和七八畝古茶樹,年收入10多萬元。老李干護林員12年,說不清古茶樹的價值,隻曉得是“無價之寶”。

1997年,野生古茶樹群落被意外發現。2002年,由專家組成的考察組實地認定,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和保存價值,是珍貴的自然遺產和生物多樣性基因庫——群落海拔高、面積廣、原始植被保存完整,野生古茶樹抗逆性、抗寒性強,是抗性育種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寶庫。

巡山護林員要住在山裡的工棚裡,風裡來雨裡去,還要面對危險。李秀華說:“山裡有老熊和草豹,但一般聞到人味就先躲了。每年8、9月是老熊求偶繁殖的季節,那時候最好別和它打照面,否則凶多吉少。”

春茶季是採茶制茶最忙的時候,也是山上最需要護林員的時候。護林員每月補助720元,約合李秀華此時採摘自家古樹茶一天的收入。他用不太標准的普通話說:“不圖這點錢,是想把這片森林好好傳給后人。”

張興明管1號古茶樹旁的大樹叫“四格”,他也是護林員,拉祜族。干護林員值嗎?張興明答:這裡是我們的后山啊!他想表達的是:林木豐茂才有水源,山下才能種田,才不會有山體滑坡。

記者問李秀華:盜伐林木的多嗎?他說,如今茶葉好賣生活好了,犯不上為砍樹犯法,不過山裡有紅豆杉、古茶樹,也有鋌而走險的。這時他的小孫子插話:山裡還有“阿魯英尺”——這是拉祜語,意指一種美味的野果。世居於此的拉祜族,對每一種樹木和野花都有稱呼,對叢林充滿敬畏和感恩。

從李秀華、張興明那裡,從保護完好的古茶樹群落那裡,記者讀懂了大雪山之行的意義。

版式設計:郭 祥 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09日 07 版)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