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新中國的“第一”·70年)

成渝鐵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  鐵軌鋪展新蜀道

人民網記者  宋豪新

2019年06月09日09: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952年,成渝鐵路通車。圖為渝內段通車典禮。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提供

2018年9月21日,國內首列16輛編組動力集中式動車組運行在成渝鐵路紅花塘車站。這也是動車組列車首次駛上成渝鐵路。
  吳正琪攝

 

1950年6月15日,新中國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開工。

當年,西南軍政委員會動員10萬軍民參與成渝鐵路建設。他們艱苦奮斗,不斷革新施工辦法,開展創模立功運動。在沒有大型機械化設備、施工條件極端艱苦、路料運力極為匱乏的情況下,這支隊伍僅用兩年時間便建成全長505公裡的成渝鐵路。

成渝鐵路的建設,開創了新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新時期,為新中國鐵路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幾十年來,成渝鐵路也為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歷史背景 

四川地形復雜,自古皆知“蜀道難”。在鐵路建成之前,川內交通主要靠內河航運和驛道。已故四川籍作家巴金自述,1923年他19歲時離開成都去上海,就在九眼橋碼頭上的木船。那時乘船從成都去重慶,要順岷江經樂山至宜賓,再順長江經瀘州至重慶,至少要一周。

修鐵路、通火車,是當地人世代夢寐以求的夙願。

新中國成立第二年,重慶鐵路工程局成立。1950年6月15日,成渝鐵路開工。在沒有大型機械化設備、施工條件極端艱苦、路料運力極為匱乏的條件下,10萬軍民日夜緊張奮戰,全長505公裡的成渝鐵路,僅用兩年便正式通車。

親歷者說 

孫貽蓀:87歲,原西南軍區軍工筑路隊參謀,成渝鐵路建設者。

說起建設鐵路的故事,孫貽蓀仿佛回到了60多年前,一切都歷歷在目。

“孫貽蓀,出列,回營房打背包!”

1950年1月15日,是孫貽蓀人生軌跡改變的日子。

這天上午, 17歲的孫貽蓀像往常一樣和二野軍大的戰友一起出操,部隊領導卻突然讓他出列。

“要去哪裡,要干什麼,完全不知道。”

戰友們知道他可能不會返回學校了,馬上請照相館的師傅拍一張合影。等他匆忙趕到幾十裡外的西南軍區大操場時,看到前排橫幅上幾個大字:成渝鐵路開工典禮!這時候他才知道自己被編入西南軍區軍工筑路第一縱隊直屬二團,開赴建設前線。

“我擔任見習團參謀,上午半天參加勞動,下午半天協調各項工作。”孫貽蓀翻出資料,那時,沒有大型機械,修路全靠鋼钎、二錘和自制的炸藥。

但是,這些都不算最難的。最令部隊煩惱的是不時來騷擾的土匪。孫貽蓀記得,1950年的端午節,他和排長張雲山帶領一個排的士兵在重慶九龍坡修路,正干得汗流浹背,民工跑來報告:“孫參謀,土匪來了,起碼有上百號人!”

孫貽蓀馬上下令停止修路,調集火力壓制土匪,10分鐘后將土匪打退。

孫貽蓀回憶,成渝鐵路的建設者中有很多和他一樣的年輕人。這支隊伍團結的氛圍、蓬勃的朝氣、巨大的創造力讓孫貽蓀印象深刻。

孫貽蓀說,為了改善勞動條件、節約原材料,這支年輕的隊伍不斷革新施工辦法,開展創模立功運動,提出了很多好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意見。筑路工人謝家全創造的“壓引放炮法”,增大了爆破威力,每方爆破所用的黑色炸藥由原來250克減為94克﹔顏紹貴創造的“單人沖炮眼法”,使開鑿堅石沖炮眼由原來每班兩人鑽進8米提高到24米,工效提高兩倍多﹔在施工現場,工人們還用土辦法自制打夯機、運土機、挖泥弓及扒杆卸砟等工具,提高了工效,減輕了勞動強度。

1952年7月1日,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舉行通車典禮。

“8萬多人,從成都火車北站廣場排到人民北路,火車汽笛響起的時候,大家高聲鼓掌歡呼。”孫貽蓀當時拿著相機,在主席台上見証了這一幕。

“后來坐上成渝鐵路火車返回重慶,特別激動。”孫貽蓀說,我喜歡打開窗戶看看,好多戰友為這條路獻出了青春甚至生命。

參觀貼士 

2015年11月,修葺一新的成渝鐵路筑路民工紀念堂正式對公眾開放。為紀念筑路民工的歷史功績,緬懷筑路英雄,當時的西南鐵路局撥款,委托地處成渝線中心段的四川內江市承建“成渝鐵路筑路民工紀念堂”。

陳列室裡擺放了許多民工當年用過的土碗、馬燈、口盅、鋤頭等,還有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通車紀念章。陳列室裡有很多圖片資料,反映那時成群的民工披著蓑衣用鋤頭、籮筐、扁擔、竹筐等簡陋工具,在工地上忙得熱火朝天。

成渝鐵路建成后,很多外省工人沒有返回老家,扎根內江,成為一名鐵路工人。解說員劉學蘭介紹,重新開館那天很多市民來參觀,其中有不少是當年修建成渝鐵路工人的“孫”字輩后代。一位觀眾說:“我很小就聽爺爺講過,當初修建成渝鐵路很苦,大家都是帶著鋤頭、蓑衣、扁擔和一床爛棉絮來到工地,成為筑路大軍的一員。”

鏈接:新中國鐵路裡程碑 

成渝鐵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 1950年6月開工建設,1952年7月通車。

寶成鐵路:第一條電氣化鐵路,1952年7月動工,1958年建成通車,1975年7月完成電氣化工程改造。

青藏鐵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2006年7月全面通車。

京津城際鐵路:我國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

截至2018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超過13.1萬公裡,全國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33.7億人次,運量接近全球人口的一半。“八縱八橫”高鐵網建設全面展開,高鐵營業裡程達到2.9萬公裡,超過世界高鐵總裡程的2/3,成為世界上高鐵裡程最長、運輸密度最高、成網運營場景最復雜的國家。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09日 06 版)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