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要聞聯播
分享

美麗中國正在加速前行

——寫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一周年之際

記者 劉 毅 孫秀艷 寇江澤 趙貝佳

2019年05月18日08: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合福高鐵在綠水青山中穿行。
  楊 誠攝(影像中國)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強調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這次大會總結並闡述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今年4月28日,在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告訴各國賓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將不斷展現在世人面前。”

時間是最客觀的見証者。回眸過去這一年,許多變化銖積寸累,在我們的生活中留下印記。

一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攻堅克難,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

一年來,神州大地的“顏值”和“氣質”持續提升,經濟“體格”和“體質”越來越好。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有力促進了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越走越寬。

一年來,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成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世界矚目,中國生態環境保護邁上新台階,綠色發展理念傳向全世界,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地位,愈發凸顯。

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物料全部籠罩在8個巨型大棚裡,運輸車輛一進來,霧炮和霧帘就自動噴出水霧,抑制揚塵。智能管理中心長達30米的大屏幕上,污染物實時排放數據、各點位現場情況,一覽無余。河北武安裕華鋼鐵去年以來投入14億多元,開展超低排放和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實打實地變成了一座花園式工廠。

“現在,環保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企業不消滅污染,污染就可能消滅企業!”副總經理孫江濤感嘆。

“一鋼獨大”的河北省武安市,主城區周圍分布著“五鐵二電一焦”,這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見。2017年武安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率處於河北后列,曾受到省政府約談和問責。

怎麼辦?武安痛定思痛,痛下決心,打出一套凌厲組合拳:投入100多億元,力推鋼鐵、焦化、水泥、電力四大行業深度治理﹔市級領導干部帶頭,開展環保大夜查行動﹔在各個鄉鎮,普遍設立環保所……“特別是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后,我們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層層傳導環保壓力,一微克一微克地摳PM2.5等污染物。”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說,“2018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上年增加了24天,被評為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先進市。”

2018年,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吹響沖鋒號。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藍天保衛戰在一個個戰場奮力推進。

研究,日益精細。今年3月,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發布研究結果:大氣污染物高強度排放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形成的最主要原因,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為四大污染源,佔比90%左右﹔“2+26”城市精細化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完成,為精准施策提供科學依據。

治理,持續實施。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繼續進行,2018年6月至今,幫助地方查找並移交5.2萬個生態環境問題﹔全國實現超低排放的煤電機組,已達煤電總裝機容量八成﹔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由12個增加到35個,480余萬戶完成散煤治理﹔煤炭等大宗物資鐵路貨運量同比增加9.1%。

戰果,逐步顯現。2018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79.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6.7%、4.9%。藍天白雲、繁星閃爍的景象,越來越多。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經得起歷史檢驗。七大標志性戰役作戰方案陸續出台,緊鑼密鼓落到實處。

碧水保衛戰深入實施。

在浙江省海鹽縣“豬豬星球”樂園裡,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不絕於耳。這個以豬文化為主題的國家3A級景區,是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青蓮食品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的新項目,2018年開業以來接待游客30多萬人次。“豬豬星球”所在的望海街道,曾是生豬養殖重點區域,一些河道布滿豬糞、水草,“農戶養的雞能從河這邊走到那邊”。

“隨著生豬退養限養、產業轉型升級,這裡環境變化太大了。”人稱“球長”的“豬豬星球”負責人繆雨喜笑顏開,“我們現在努力做好全新的‘豬文章’,‘含金量’‘含綠量’和以前有天壤之別。”

“海鹽下大力氣推進‘五水共治’,生豬養殖業減量轉型是治污水的關鍵一戰,對改善水質有決定性影響。”海鹽縣副縣長陳建平說。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2018年,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繼續上升,達到71.0%,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繼續下降﹔36個重點城市1062個黑臭水體中,1009個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

淨土保衛戰扎實推進。

2018年1月,我國正式實施“洋垃圾”入境新規,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力爭2020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2018年,我國固體廢物進口量同比減少46.5%,其中,廢塑料進口量下降99.1%。

土壤污染防治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樣品採集和分析測試﹔嚴厲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行為……土壤污染防治,正在發力。

保持定力,咬緊牙關,不動搖、不鬆勁、不開口子,污染防治攻堅戰攻城拔寨。

與此同時,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深入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約1/4來自中國

綠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礎、人民群眾的期盼。

“要發揚中華民族愛樹植樹護樹好傳統,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動國土綠化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今年4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油鬆、國槐、側柏、玉蘭、紅瑞木、碧桃……習近平接連種下7棵樹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連續7年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帶頭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並作出重要指示,對義務植樹、國土綠化、增強全民愛綠護綠意識等提出明確要求。綠化美化祖國,神州大地熱潮涌動。

國土增綠,公眾踴躍參與。

“三埋、兩踩、一輕提。第一次澆水要多一些,盡量澆透。”4月13日,北京市朝陽區望和公園,經驗豐富的志願者正在指導市民植樹。

北京市民紛紛植樹栽花、認養樹木、撫育林木,以多種形式履行植樹義務。“為了方便市民履行植樹義務,北京將盡責形式細化為八大類40多種,每一種盡責形式,都可以根據工作量大小折算成植樹株數,變‘一季植樹’為‘全年盡責’。”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義務植樹處處長楊志華說。今年春季,首都共有108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栽植各類樹木50萬余株,養護樹木421萬余株。

防沙治沙,荒漠綠進沙退。

黃河“幾”字彎之南,內蒙古庫布其沙漠,一架架無人機在飛播造林。“和傳統的播撒方式相比,無人機植樹新技術投放更准、用時更短,解決了廣袤沙漠人難進、樹難種、種樹貴的難題。”億利庫布其沙漠研究院執行院長呂濤介紹。

庫布其治沙人堅持不懈治理,沙漠不斷添綠。如今庫布其沙漠綠化面積達3200多平方公裡,逆轉了生態環境持續惡化趨勢,實現了“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轉變。“‘一帶一路’沿線不少國家希望學習庫布其沙漠治理經驗和模式。我們有信心為‘一帶一路’荒漠化防治貢獻一份力量。”億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說。

創新舉措,致力綠富同興。

怎樣做到不砍樹也致富?這是讓不少林農撓頭的難題。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水南村農戶夏六華,如今不再為這事發愁了。他將家裡9畝林地托管給生態銀行,今后20年裡,每年可以從生態銀行領到3720元。

前不久,福建省首家“森林生態銀行”在順昌縣開業。縣國有林場場長趙剛源介紹,生態銀行以托管、贖買、租賃等方式集聚碎片化的森林資源,通過集約經營帶來高效益,依靠專業隊伍提升森林生態承載能力。

2018年,我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國共完成造林707.4萬公頃,撫育森林851.9萬公頃,治理退化草原666萬公頃以上。

前不久,美國航天局根據衛星數據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從2000年到2017年新增綠化面積中,約1/4來自中國,貢獻比例居首。

在全球森林資源持續減少的背景下,我國森林面積和蓄積量連續保持“雙增長”,成為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森林覆蓋率已達到22.96%。

中國的“綠色名片”,越來越亮眼。

2018年9月,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被授予聯合國最高環境榮譽“地球衛士獎”。此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內蒙古庫布其沙漠治理者,也榮獲了這一獎項。

動人的綠色,將在大地上持續拓展。

2018年11月,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關於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意見》,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到202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村庄綠化覆蓋率達到30%,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國土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到2035年,國土生態安全骨架基本形成,生態狀況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深化,生態環境治理水平顯著提升

“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抓好已出台改革舉措的落地,及時制定新的改革方案。”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

會議剛結束,中央環保督察的隊伍就再度出發,從去年5月30日開始,陸續進駐河北、內蒙古、黑龍江等10個省(區),開展督察“回頭看”。從這批“回頭看”開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更名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看到了各地大力整治的進展,也看到了不少問題。目前,“回頭看”的意見已陸續反饋給各省(區、市)黨委和政府,各地正抓緊制定方案,全面整改。作為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既“督企”也“督政”,咬定問題不放鬆,持續推進長效機制建設,顯著提升社會各界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一年間,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向縱深挺進。

深化機構改革,生態環境治理更高效有力——

長期以來,管岸上的管不了水裡,管海洋的管不了陸上,管一氧化碳的管不了二氧化碳……“九龍治水”“條塊分割”長期存在,嚴重制約生態環境問題的徹底解決。2018年4月16日,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正式挂牌。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生態環境部整合原環保部、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海洋局等承擔的多項職責。

生態環境部組建后,統領、協調、監督作用得以更好發揮,“打通了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裡、陸地和海洋、城市和農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等跨部門治污方案,相繼出台實施。

設立國家公園,破解多頭管理、保護地碎片化等難題——

1隻母虎帶著3隻幼虎,在林間悠閑漫步……最近,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綏陽局的監測人員在整理遠紅外相機數據時,興奮地發現了這樣的畫面。這是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黑龍江省首次在野外拍攝到東北虎家族。

我國把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作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正在開展東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三江源、武夷山等國家公園試點。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對解決保護地管理部門割裂、多頭管理、碎片化問題,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和自然文化遺產原真性、完整性,發揮了明顯作用。

深化“放管服”改革,讓環保監管在陽光下運行——

“有了責任清單,企業主體責任更清晰,發現問題更及時,再也不會心裡沒底了!”福建三鋼集團高級工程師任成忠說。福建生態環境部門近日上線全國首個省級“生態環境親清服務平台”。登錄平台,企業環保責任清單一目了然,還能查詢到信用評價得分。這一平台是福建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的新嘗試。

在江蘇、天津、河北等地,生態環境保護監管與服務方式不斷推陳出新,既提高了管理效能,又減輕了企業負擔。

完善經濟政策,企業治污的積極性主動性顯著增強——

“公司投資2.3億元,完成了兩台百萬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不僅使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還節約了成本。”華電山東萊州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清亮說。2018年,由於污染物排放濃度低於國家標准和地方標准30%以上,公司享受到環保稅減免優惠,少繳了240多萬元。

“好好做環保,企業一點兒也不會吃虧。”河北德龍鋼鐵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副主任楊勝敏說,公司正在努力成為“環保領跑者”企業。今年初,河北省開始首次遴選“環保領跑者”企業。入選企業不僅在錯峰生產等方面享有一定豁免權,還能獲得財稅方面多項支持。

環保“費改稅”“環保領跑者”等多項環境經濟政策施行,為企業治污減排、轉型升級提供了充沛動力。

《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指導意見》《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方案》…… 今年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的文件中,7項事關生態文明建設。改革仍在進行,不斷深化。

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美麗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共同建設美麗地球家園,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正在傳導至整個世界。

北京延慶,雄偉的長城腳下,美麗的媯水河畔,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的世界園藝博覽會,盛大舉行。

從規劃之初,北京世園會就提出“生態優先、師法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界共同繪就世園會美麗畫卷。園區地處候鳥遷徙通道,專門打造了一片濕地,為鳥類、魚類提供繁衍生息的家園。造型宛若“如意”的中國館,屋頂安裝了1000多塊太陽能光伏板用於照明。園區同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

“中國是推動綠色發展的典范。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主席伯納德·歐斯特羅姆,盛贊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以綠為橋,以花為媒,綠色發展理念傳向四面八方。

中國綠色發展的行動,造福“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人民。

“火車駛過,一群大象正在水坑邊納涼,附近還有一些長頸鹿伸著脖子吃樹梢的葉子。”這是外國記者描述的肯尼亞蒙內鐵路沿線和諧景象。由中國路橋集團承建的蒙內鐵路,從設計階段就把“綠色環保”作為指導原則。蒙內鐵路所有橋梁式動物通道淨高均在6.5米以上,確保成年長頸鹿可以“不低頭穿過鐵路橋”。

攜手打造綠色國際公共產品,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一帶一路”建設正加快向高質量發展。老撾南歐江水電站工程為周邊居民提供樹苗、組織植樹,庫區成為觀光景點﹔非洲等地在中國幫助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共建‘一帶一路’就是要建設一條開放發展之路,同時也必須是一條綠色發展之路。”這是4月26日—27日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與會各方達成的重要共識。中國同各方共建“一帶一路”可持續城市聯盟、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制定《“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建設“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台……綠色發展,使“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長久受益。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助推全球可持續發展。

59%——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煤炭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比例,首次降至60%以下。清潔能源的比例,提升到22.1%。

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利用清潔能源第一大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和核電在建規模均居世界第一。過去一段時期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初步扭轉,為落實2030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成就讓人印象深刻,中國的創新和實踐對世界很多國家來說都有啟發意義。”《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帕特裡夏·埃斯皮諾薩表示。

“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實至名歸。

今年6月5日是第四十八個世界環境日,主題為“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Beat Air Pollution),全球主場活動將在浙江杭州舉辦。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方案、浙江樣本,將向全世界展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再度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奮力邁上一個又一個新台階,我們定將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成山清水秀、天藍雲白的美麗中國,為建設和諧美好地球家園做出重要貢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18日 01 版)

(責編:王珂園、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