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愛國情 奮斗者)

塞罕壩機械林場第一代務林人陳彥嫻——最美青春,鑄就綠色奇跡

記者 張騰揚

2019年03月25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年過七旬的陳彥嫻翻看著老照片,講述當年故事。
  資料照片

陳彥嫻(后排左一)和一起上壩的同宿舍姐妹。
  資料照片

開欄的話

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每一個個體的共同努力。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一代代中華兒女為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接續奮斗,各行各業涌現出一大批矢志報國、實干創業的典型人物和群體。

今日起,本報推出“愛國情 奮斗者”專欄,講述為國家建設發展建功立業的先進典型和在平凡崗位上不懈奮斗的普通人的故事,展現人民群眾熱愛祖國、艱苦奮斗的精神風貌,在全社會進一步弘揚愛國奮斗精神。

 

出河北圍場縣城,驅車向北,地勢漸漸抬高。

天光雲影下,浩瀚林海連著廣袤草原,河流湖泊星羅棋布。眼前是塞罕壩機械林場,坐擁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

穿過一條林間小路,道路七拐八拐。“等等,這兒該不是‘沙胡同’吧?”車上,75歲的陳彥嫻發問,得到旁人肯定答復,她會心一笑。

陳彥嫻在林場工作了一輩子,當年這條路彎道多,兩旁都是沙丘,走在路上,如同穿梭在沙子堆成的胡同裡。如今,這裡早已是郁郁蔥蔥。

“樹又長高了,快認不出了。”車窗外,樹木飛馳,陳彥嫻情不自禁唱起當年的歌謠:“六二年那麼呼兒嘿,進林場那麼呼兒嘿,知識青年懷著熱情,來到塞罕壩,創大業那麼呼兒嘿……”

1964年,20歲的陳彥嫻在河北承德市讀高中,鄰居劉文仕正是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

“響應國家號召,種樹去!”那年夏天,聽聞林場剛成立不久,造林需要人手,懷著“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陳彥嫻和同宿舍姐妹們給場長寫了一封“求職信”。

過了一個月,收到錄用回信,姑娘們背起鋪蓋卷,坐上大卡車奔赴林場。顛簸了兩天兩夜,一下車,眼前一片荒涼,連場部都沒幾間像樣房子。“當時住的是倉庫、窩棚,喝的是溝塘子水,吃的是土豆和咸菜。”陳彥嫻回憶。

姑娘們上壩后,被分到林場苗圃工作,一開始在苗圃澆大糞。“糞桶沉且不說,不僅要忍受難聞的氣味,還必須跟上大伙兒的節奏,轉著圈兒地倒。”一天下來,姑娘們累得腰酸腿痛、渾身無力。

冬天,壩上氣溫常常零下40多攝氏度,大風伴著雪花,刮得人喘不上氣。林場職工們上山清理殘木,為來年造林作准備。大雪沒過膝蓋,大伙兒背著一根大麻繩,要走六七裡地才到山上。男職工負責採伐殘木,姑娘們則用繩子將木頭綁好拖下山。雪深,沒有路,要使出全身的力氣才能拖動。

“我們好勝心強,比賽著來,你拖得多,我比你拖得還多,汗水把棉襖都濕透了。”苦干一個多月,從林場領導到普通職工,都對陳彥嫻她們刮目相看。

1977年,林場57萬畝林地遭遇“雨凇”災害﹔1980年遭遇大旱,12萬多畝樹木旱死……陳彥嫻他們重新造林,“那時無論條件多麼艱苦、遇到什麼困難,我們心裡都憋著一股子勁,就是要堅持下去,把樹種好管好。”

半個多世紀過去,當年的小樹已長成了大樹,荒原變成綠色海洋。

車停在山上的瞭望台,陳彥嫻拿起手機拍照。退休后,她的一大樂趣便是回林場轉轉,看樹木長高,就如同看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

有人問陳彥嫻,如果能重來,還願不願意選擇在塞罕壩扎根?

其實,這個問題她早就用行動回答過。1976年,陳彥嫻的母親在承德市區給她找好了接收單位,還徑自來壩上叫女兒回去。陳彥嫻選擇留在了塞罕壩,她舍不得這片正在茁壯成長的樹林。

“塞罕壩人用青春、汗水和生命換來了這百萬畝林海,我們完成了祖國交給的任務,一生為之自豪!”陳彥嫻面帶微笑。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25日 04 版)

(責編:呂騰龍、程宏毅)
相關專題
· 愛國情 奮斗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