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志強
2019年01月17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 |
他曾是我國最年輕的船長,也是我國航運業國際化發展的推動者,如今的他則是全球航運巨頭的“掌門人”,他就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立榮。
1975年,18歲的許立榮成為中遠一名普通船員。在新中國第一批遠洋船長、航海家鮑浩賢悉心培養下,許立榮年僅27歲,便成為當時我國最年輕的船長。此后,他駕駛著慶陽輪、東安輪等多艘船舶一次次遠洋航行,航跡遍布全球,為改革開放初期的外貿運輸作出了貢獻。
17年蒼茫大海上的劈波斬浪,鍛造了許立榮堅韌不拔的品格。1992年,許立榮調任上海遠洋國際貨運公司總經理。
面對日趨激烈的貨運市場競爭,他提出“以上海為龍頭,連接沿海,向內陸腹地延伸”的戰略目標,為公司日后建立四通八達的攬貨網點格局奠定了根基。1996年,許立榮擔任上海航運交易所首任總裁,打造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水運交易市場,成為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航運交易窗口,有力推動了遠洋運輸體制改革。2016年1月,原中遠中海兩大央企重組成立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許立榮被任命為黨組書記、董事長。他提出了“打造全球領先的綜合性物流供應鏈服務集團”的發展願景,使集團短期內形成了“6+1”產業集群。他還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對難度最大的兩大集團4家上市公司作出了重新定位。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中遠海運的重組取得顯著成效:年收入增長平均達到8.08%,綜合運力超1億載重噸,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最大航運企業﹔2016、2017年兩年,集團實現利潤總額350億元,連續虧損多年的航運主業實現扭虧為盈。
在他看來,航運業是中國最早“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行業,提升全球競爭能力是中遠海運堅定的目標。近年來,許立榮帶領中遠海運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
目前,他們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總額已超170億元,同時加快推進碼頭產業國際化經營,著力打造中國融入全球經濟的海洋運輸通道和物流通道,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這些年,不管許立榮的職務如何變化,他名片上最靠前的頭銜始終是船長——這是向海而生的他最看重最自豪的榮光。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17日 12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