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要聞聯播
分享

聽,那些動人的世界回響

寰宇·大國外交:友好人士講述習近平主席訪問的難忘時刻

2018年12月26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1月19日,文萊學生手持兩國國旗,歡迎習近平主席來訪。
  本報記者 孫廣勇攝

11月22日,習近平主席訪問巴拿馬前夕,“美麗中國美麗巴拿馬”圖片展在巴拿馬拉美議會大廈舉行。圖為在圖片展開幕式上,觀眾與當地舞蹈演員合影。
  本報記者黃發紅攝

11月20日,菲律賓總統府外,當地藝術家用傳統舞蹈歡迎習近平主席來訪。
  本報記者 劉仲華攝

7月24日,為歡迎習近平主席來訪,南非總統府前的道路兩旁挂起五星紅旗。圖為當地民眾與中國國旗合影。
  本報記者 呂 強攝

11月18日,西班牙馬德裡市民與“義新歐”中歐班列卡通畫板合影。
  本報記者 姜 波攝

7月21日,塞內加爾民眾載歌載舞,歡迎習近平主席來訪。
  本報記者 張朋輝攝

11月16日,巴布亞新幾內亞布圖卡學園的學生歡迎習近平主席來訪。
  本報記者 李志偉攝

9月9日,中俄兩國青少年在“海洋”全俄兒童中心歡聚。
  本報記者 趙 成攝

7月22日,為歡迎習近平主席來訪,盧旺達基加利會議中心披上中國國旗顏色。
  本報記者 萬 宇攝

更多精彩

穿越中東無垠的沙漠,走過非洲廣袤的草原,從俄羅斯遠東到南太平洋,從伊比利亞半島再到拉美大陸……2018年,習近平主席4次出訪,足跡遍及五大洲的13個國家。把握歷史趨勢,洞察世界大勢。所到之處,習近平主席談合作、敘友誼、謀發展,親自做中國故事的“第一主講人”,親力推動中國“朋友圈”不斷擴大,一首首互利共贏的合奏曲在世界回響。

時值歲末,我們採訪了親歷習近平主席到訪國家的友好人士,聽他們講述那一個個難忘故事,回看那一幕幕動人場景。

為能刊登習主席署名文章驕傲

易卜拉欣·穆罕默德

今年7月,習近平主席對阿聯酋進行國事訪問,阿聯酋到處洋溢著熱烈歡迎的氣氛。一棟棟高層建筑披上紅色的盛裝,絢麗的煙花為中國貴賓綻放。在歡迎儀式上,阿聯酋空軍騎士飛行表演隊飛過,在藍天劃出象征中國國旗的紅、黃色帶。這些都代表著阿聯酋歡迎中國貴賓的熱情。

訪問前夕,習近平主席在《聯邦報》發表署名文章。我們為能夠刊登這篇文章感到驕傲。作為文章的第一位阿聯酋讀者,我更是深感自豪。拿到文章的第一時間,我一口氣讀完。透過這篇文章,我真切感受到習近平主席的平易近人。我被這篇文章深深打動了。

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說,共建“一帶一路”植根於古絲綢之路的歷史土壤,順應阿拉伯國家推進經濟多元化和工業化的發展需求。這說出了我們的心裡話。阿聯酋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一帶一路”建設可以給阿聯酋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習近平主席訪問期間,兩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今后阿中兩國“一帶一路”合作會更順利,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

那兩天,阿聯酋全國觀眾通過電視直播,感受到了習近平主席的大國領導人風採。這與中國負責任、敢擔當的大國形象相得益彰。

轉眼幾個月過去,但我覺得這次訪問仿佛就在昨日。我盼望習近平主席再來阿聯酋,我將始終是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的忠實讀者。

(作者為阿聯酋《聯邦報》執行總編,本報記者黃培昭採訪整理)

我生命中的幸福時刻

桑巴·迪奧普

7月22日,習近平主席訪問塞內加爾期間,出席了競技摔跤場項目移交儀式。作為工作人員,我有幸見証這一過程,這是我生命中的幸福時刻。

那一天,陽光燦爛。大家揮舞著兩國國旗,等待貴賓的到來。

車隊抵達時,人群歡呼起來。整個體育場國旗招展,彩旗飛揚,這是國慶日才有的大場面。當兩國元首進入場地中央,表演者敲起達姆達姆鼓,和著鼓聲的節奏跳起了民族舞。習近平主席面帶笑容,向大家致意。作為體育場的建設者,我們的自豪感從心底升騰。

移交鑰匙的那一刻,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這掌聲,是對工程團隊幾年來的決心、勤奮和汗水的嘉許,更是對塞中友好情誼的衷心贊美。

競技摔跤場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創造了3000多個就業崗位,為當地培訓了超過1000名各類技工,讓我們受益匪淺。我與湖南建工的中國同事共同建設摔跤場,在朝夕相處的日子裡結下了深厚友誼。

競技摔跤是塞內加爾的國民運動,我們一直向往擁有一座現代化摔跤場,是中國幫我們實現了夢想。

當習近平主席一行的車隊緩緩離開時,興奮的人群用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再次表達由衷敬意。

這是我經歷過的最盛大、最感人的活動,也是塞中深厚友誼的縮影。

(作者為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項目管理人員,本報記者李志偉採訪整理)

家門口通上了柏油路

蘭伯特·魯卡穆比約馬

《中盧友誼情比山高》,這是習近平主席今年到訪前夕,在盧旺達媒體上發表的署名文章標題。文章語言平實,飽含真情,十分耐讀。

在署名文章中,習近平主席贊揚中國公司修建的公路佔盧旺達國家公路總裡程的70%,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企業。很幸運,我就在其中一家中國公司工作。

盧旺達地處內陸,國土面積不大,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由於地形多山,修路非常困難。交通不便極大制約了物資和人員流通。

隨著1971年盧中建交,這種情況漸漸改變——中國路橋公司不遠萬裡來到這裡,修建道路,為民造福。

我的家在首都基加利郊區農村。小時候,村前隻有一條狹窄的土路。中國叔叔來了,讓我家門口的土路變成了寬闊筆直的柏油馬路。現在,我家所在的農村已變成熱鬧的城區。

長大后,我也成為一名“路橋人”。中國公司讓很多盧旺達人有了工作、學了技術,還將勤奮嚴謹的精神傳遞到這裡。

習近平主席訪問盧旺達時,車隊從機場到基加利市內經過的公路,就是我們修建的。這是一條非常平坦、環境優美的高品質花園大道,已成為基加利的一道風景。

得益於中國的支持與幫助,盧旺達的面貌正在大變樣。我真心感謝中國,感謝習主席。

(作者為中國路橋公司盧旺達辦事處秘書,本報記者萬宇採訪整理)

一張獲贊最多的照片

法爾哈娜·帕魯克

幾個月來,每每翻看我的微信朋友圈,最難忘的是一張照片。

7月24日,中南科學家高級別對話會在比勒陀利亞舉辦。正在南非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主席和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共同出席對話會開幕式。

在現場,我有幸聆聽了習近平主席的精彩致辭,隨即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張開幕式照片,獲得無數點贊。這也是我的微信朋友圈中獲贊最多的一張照片。不少朋友告訴我,他們不僅是為我的幸運點贊,更是為習近平主席點贊,為南中關系的新發展點贊。

我多次去過中國。不久前我剛對中國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訪問。在北京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一堂在計算機上完成的物理課,讓我印象深刻。這是為欠發達地區孩子們准備的遠程教學,孩子們甚至可以在電腦上模擬物理實驗。我把這些新奇的感受分享到朋友圈,我的南非朋友和學生紛紛表示,他們也想到中國體驗前沿科技,更希望能把這些技術引進到南非。

目前,根據兩國領導人的共識,中國與南非首個聯合研究中心已經成立,兩國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也正在實施。毫無疑問,南中加強科學研究交流,必將提升兩國的科技創新水平,給兩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作者為南非比勒陀利亞皮爾遜高等教育學院院長,本報記者呂強採訪整理)

機場奏響《我的中國心》

瓦萊利·卡爾利

習近平主席對毛裡求斯的友好訪問,是今年毛裡求斯的大事。抵達前,毛裡求斯各界都在做著迎接貴賓的准備,我們電視台更是非常忙碌。

我們到路易港的中國城進行預熱採訪,隻見那裡早就張燈結彩、煥然一新。一些民眾走上街頭舞龍舞獅,就像中國新年到來一樣。從當地居民到街邊商販,我們採訪的每個人都興高採烈,暢談兩國越來越密切的合作,對未來滿懷期待。

7月27日晚,習主席乘坐的專機抵達機場,賈格納特總理率領全體內閣成員到機場迎接。在檢閱儀仗隊時,軍樂隊現場演奏了中國歌曲《我的中國心》,顯示出兩國之間的友好情誼似水流長。

習主席訪問期間,我聽到這樣一個故事:2017年,一列從南京開往北京的高鐵上,兩位學醫的毛裡求斯留學生參與搶救了一位突發急病的中國乘客,被譽為“最美留學生”。這個故事一下拉近了兩國人民的距離。

正如賈格納特總理所說,如果沒有中國這樣的友好國家支持,毛裡求斯無法更好發展。在今年9月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方提出未來3年和今后一段時間,中非將攜手實施“八大行動”、推動中非合作提質增效,將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向新高度。

我堅信,毛中友好一定會步步高。

(作者為毛裡求斯廣播公司電視台主持人,本報記者萬宇採訪整理)

“海洋”中心的溫暖畫面

安德烈·巴濟列夫斯基

9月12日,普京總統和習近平主席一起訪問“海洋”全俄兒童中心,和兩國青少年一起重溫“海洋”的友誼故事。

12日那天,中心早早就聚集了很多人,有10年前在這裡療養過的汶川地震災區青少年,有曾經與孩子們共同度過夏令營時光的老師……大家都熱切盼望習主席到來。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到了“漂流瓶男孩”席浚斐的故事。席浚斐曾在中心療養,一隻漂流瓶見証了他與俄羅斯結下的不解之緣。習主席說,這個故事是本地區人民友好往來的生動例証。習近平主席給予一個年輕人這麼高的關注,足以証明他對民間交往、民心相通的重視,體現了他的人民情懷和寬闊視野。

當天,我們在現場播放了一個視頻,講述10年前共同度過的日日夜夜。10年過去了,當年在中心療養的汶川地震災區的孩子們已經長大,帶著滿滿的愛回到這裡。

一位老師特意向習主席展示了災區兒童在中心療養時制作的手工藝品。很多青少年圍在習主席身邊,講述他們的故事。這溫暖的畫面深深地打動了我。我們做的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件事啊!

俄中友誼根植於歷史歲月。習近平主席強調讓中俄世代友好的偉大事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句話現在是我們的座右銘。“海洋”全俄兒童中心有幸成為俄中友誼傳承發展的參與者。我很想對習近平主席說:我們將牢記您對俄中青少年的關心和囑托。兩國人民之間的愛與友誼會直到永遠。

(作者為“海洋”全俄兒童中心主任,本報記者屈佩採訪整理)

18年,牽挂和情義不變

拉法納瑪

2000年5月16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邀請我率領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高地省代表團訪問福建省。習近平熱情地迎接我們,就像對待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他非常友善,講話時面帶微笑。我們一見如故,結下了美好的情誼。東高地省和福建省的友誼也日益深厚。

那次訪問期間,兩省簽署友好省協議,中國的菌草和旱稻種植技術引入東高地。2014年6月,我的繼任者訪問福建省。習近平主席得知后,特意請福建省領導代他向東高地人民問好。習近平主席的這份牽挂和情義,讓我們十分感動。他是巴新的尊貴客人,也是東高地人民的真誠朋友。

引進菌草和旱稻技術,幫助許多東高地民眾擺脫了貧困。現在,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進一步推廣技術上,希望更多的部落和村民參與進來。今后,我還要盡力推動東高地省與福建省農業合作的升級換代,不辜負習主席的囑托和期望。

今年11月習近平主席對巴新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在巴新兩大主流報紙發表署名文章,特意提到了東高地省和菌草項目,這讓我倍感榮幸。文章發表后,許多朋友拿著報紙來問我:“文章中提到的項目是你參與的嗎?”“是的!”我自豪地回答。

習主席訪問期間,巴中兩國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兩國農業技術合作也將進一步密切。我們感謝中國的援助和投資,包括東高地省在內的整個巴新都從中獲益。

(作者為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高地省前省長,本報記者李鋒、劉天亮採訪整理)

這話說到了我們心坎裡

法基拉·亞辛

20多年來,我一直期盼著摩拉港能夠發展起來,但直到中國企業加入之后,摩拉港的面貌才煥然一新。

摩拉港是文萊唯一的深水港口,但運營管理長期滯后。2017年2月,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與文萊達魯薩蘭資產管理公司組建的合資公司——文萊摩拉港有限公司接管集裝箱碼頭。短短一年多,大批新設備投入使用,港口單船平均作業效率提高50%以上。

摩拉港涌動的新氣象,重新點燃了我這個“老港口人”的熱情。去年,我辭去文萊港務局副局長的職務,加入摩拉港有限公司。事實証明,我的選擇沒有錯。摩拉港的服務水平上去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客戶滿意度也不斷提升。成績鼓舞著每一個人,員工們比以前更快樂,干活也更來勁兒了,大家對未來有了更高的期待。

今年11月,習近平主席對文萊進行國事訪問。這次訪問不僅增進了兩國友誼,進一步推動了文中合作,也讓摩拉港更廣為人知。我為此感到非常激動。

文萊提出“2035宏願”,致力於將摩拉港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習主席在訪問期間表示,中方視文萊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合作伙伴,願將“一帶一路”倡議同文萊經濟多元化戰略“2035宏願”相對接,做好兩國互利合作大文章。這話說到了我們心坎裡。

(作者為文萊摩拉港有限公司副經理,本報記者林芮採訪整理)

友誼之花越開越燦爛

埃斯特拉達

今年11月,習近平主席對菲律賓進行國事訪問。這是菲律賓人民的一件大事。訪問推動菲中友誼穩步提升,兩國友誼之花越開越燦爛。

訪問前夕,杜特爾特總統給我打電話,告訴我這一好消息。我非常興奮,當時就表示希望能夠到機場迎接習近平主席。訪問期間,我非常榮幸地見証了習近平主席向菲國父黎剎紀念碑獻花圈,並代表馬尼拉市民向這位備受愛戴的中國領導人送上了誠摯祝福。

這些年,我多次訪華,目睹了中國激動人心的發展。經過40年改革開放,中國已成為亞洲最大經濟體。相信中國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未來肯定可以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這也將給菲律賓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2015年9月,我應邀到北京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並有幸和習近平主席見面。習近平主席極富智慧,沉著冷靜,是大國政治家的典范。

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5周年,菲中兩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建設促進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是各國共同發展的重要機遇,菲律賓當然不能錯過。“一帶一路”倡議和菲律賓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可以進一步深化對接。不只是我所在的馬尼拉市,菲律賓各地都期待在各領域與中國開展合作。

(作者為菲律賓馬尼拉市市長、前總統,本報記者張志文、趙益普採訪整理)

這一刻,定格在腦海中

弗朗西斯科·裡維拉斯

今年,我和許多西班牙人一樣迎來了一件喜事:習近平主席訪問西班牙。

11月底,在兩國領導人的共同見証下,中西企業顧問委員會正式成立。作為該委員會的西方主席,我感觸良多。

習近平主席親切會見了中西企業顧問委員會雙方代表,並同大家合影留念。他鼓勵我們為深化兩國經貿合作繼續努力。這一刻,定格在了我的腦海中。

透過習主席的講話,我感受到他極富個人魅力的領導力和堅強的意志力。在這樣一位領導人的帶領下,中國發展前景必定更加光明。相信將有更多國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造福當地人民。

目前,已有15家中國企業和17家西班牙企業加入中西企業顧問委員會。該委員會為兩國企業擴大交流構建了一個重要平台,推動雙方擁有合作興趣和潛力的企業共享經驗,助推西中經貿合作深入發展。

海斯坦普集團是2008年進入中國市場的。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我們公司仍然保持快速發展。如今,海斯坦普在中國建有11座工廠。至2017年,在中國的營收達到7.36億歐元,雇用員工超過5100人。

中國是海斯坦普集團戰略發展規劃中的優先區域。重視中國、期待與中國共同發展,是我們也是西班牙企業界的共識。

(作者為西班牙海斯坦普集團執行總裁、中西企業顧問委員會西方主席,本報記者姜波採訪整理)

拉美與中國有天然聯系

米格爾·佩雷拉

未曾想到,我與中國竟有著如此緣分。

30年前,我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債務》與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共同角逐1988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但看完《紅高粱》,我就明白自己已無緣“金熊獎”。最終,評委頒給了我“銀熊獎”。

今年11月底,習近平主席訪問阿根廷前夕,我與中國同行共同制作的紀錄片《魅力中國》與《魅力阿根廷》,在兩國國家電視台同步播出。

2016年我參加在智利舉行的中拉媒體領袖峰會時,曾幸運地見到了習近平主席。當時習主席出席了峰會開幕式並致辭。

雖然隻有“一面之緣”,但我密切關注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與著作,密切關注著中國的發展變化。習近平主席始終挂念著貧困百姓的疾苦,決心帶領全體中國人民消除絕對貧困,這深深觸動了我。在國際舞台上,習近平主席認為“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使命”,主張“天下為公”。

我的家鄉在阿根廷最北部的胡胡伊省,那裡居住著許多印第安土著人。過去3年,我4次訪問中國。在中國貴州拍攝時,我發現那裡少數民族的習俗、服飾、舞蹈動作等,都與我們這裡的印第安人有許多相似之處。

我不禁聯想,拉美與中國在文化歷史上有著天然的聯系。更進一步說,全人類都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命運。由此,我深深認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作者為阿根廷國家公共廣播電視總局局長、國家廣播電視台董事長,本報記者裴廣江、王迪採訪整理)

新的一年,一起加油干

埃迪·塔皮爾羅

常常有人問我撰寫《絲綢之路與巴拿馬》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最開始我只是想弄明白究竟什麼是絲綢之路。

我對絲綢之路的研究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下班就鑽進資料堆裡,看各種書籍。

“一帶一路”倡議繼承了古絲綢之路的精神實質,倡導和平,強調通過對話與合作謀求共同發展。曾有朋友問:“你研究這個有什麼用?”我總是回答:“那將是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12月2日至3日,習近平主席訪問巴拿馬。這是巴拿馬歷史上值得紀念和慶賀的日子。

那段時間,我也跟著忙碌起來。因為大家都十分關心兩國關系的發展,我一天要上好幾檔電視節目,還接受了很多媒體的電話採訪。

我告訴人們,僅從一點就可以看出兩國關系的前景——中國和巴拿馬的國土面積、經濟體量和社會制度不同,但中國在同巴拿馬交往的過程中,總是保持著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態度。

習近平主席的訪問取得了圓滿成功。兩國簽署了多項雙邊合作文件。巴雷拉總統表示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希望巴拿馬成為連接中國與中美洲及拉美地區的門戶和紐帶。巴中共建“一帶一路”,將給巴拿馬帶來更多機會和更大希望。新的一年,巴拿馬和中國,我們一起加油干!

(作者為巴拿馬國際問題研究專家,本報記者李曉驍採訪整理)

多年夢想得到了實現

保羅·杜阿爾特

習近平主席12月初訪問葡萄牙,葡萄牙電視台滾動直播了訪問過程。習主席始終保持著謙遜的微笑,展現出一位大國領導人的風范。從習主席的言談舉止中,我感受到了開放和睿智。

我熟讀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主席從中國古代思想中汲取智慧,從時代潮流中把握大勢,表達了中國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和發展成果的良好願望。習主席向世界表明,中國是一個良好的合作伙伴,中國希望促進人類和平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是否需要擔心這個經濟大國的崛起?”我的答案是“完全不需要”。我很高興,葡萄牙政府和人民有著相同的答案。訪問期間,葡中兩國領導人共同見証了葡中政府間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署,葡萄牙成為較早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之一。

在古絲綢之路的輝煌中,中國抱著“貿易是和平之源”的善意,促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和平與發展。習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基於繼續推進和平貿易和交流合作的願景。作為連接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葡萄牙在“一帶一路”合作中有著天然的優勢。習主席讓“一帶一路”倡議在我的國家落地生根,我感到自己多年來的夢想得到了實現。

習主席的訪問給我們的最大啟發,就是始終要通過和平方式,尋求合作發展的最大公約數。

(作者為葡萄牙米紐大學政治學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本報記者馮雪珺採訪整理)

本版統籌:裴廣江 李偉紅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26日 22 版)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