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新加坡)
2018年11月15日07: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李顯龍總理,
各位同事:
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新加坡,共同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暨慶祝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5周年紀念峰會。感謝新加坡政府為會議所作的精心准備和周到安排。
回首過去15年,國際和地區形勢發生了深刻復雜變化,亞洲國家保持了總體和平穩定的良好局面,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和考驗,呈現出快速發展的上升勢頭,成為世界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國—東盟關系也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2003年,中國率先與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1國領導人在巴厘島簽署《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系聯合宣言》,標志著雙方關系邁入了快速發展的歷史新階段。15年來,中國和東盟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合作,將“2+7合作框架”升級為“3+X合作框架”,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與東盟關系實現了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展示出巨大活力和光明前景。
我們豐富了戰略合作內涵。我們加強戰略溝通,搭建安全對話平台,致力於建設以國際法和規則為基礎、開放包容的亞太區域合作架構,維護了地區和平穩定的大環境。我們打造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致力於東亞經濟共同體建設,引領了區域一體化潮流,促進了地區發展繁榮。我們在亞太經合組織、聯合國等框架下密切溝通協調,共同推動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和平解決國際地區熱點問題,開創了南南合作新局面。中國—東盟關系已超越雙邊范疇,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區和全球意義。
我們開創了互利共贏格局。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以來,我們就共建“一帶一路”達成廣泛共識,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發展規劃對接走深走實,目前已有9個東盟國家同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協議,帶動了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產能合作大項目落地。我們建成並升級了發展中國家間最大的自貿區,九成以上商品實現零關稅。雙方貿易額從2003年的780億美元躍升至2017年的5100億美元。中國連續9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連續7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東盟雙向投資額累計超過2000億美元。雙方人員往來從每年390萬人次增加到近5000萬人次,每周有3800多個航班往返於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中國—東盟務實合作基於優勢互補、著眼利益共享、促進融合發展,惠及了11國20億人民。
我們樹立了妥處分歧的典范。南海問題影響到中國與一些東盟國家關系順利發展,各方都為排除這一干擾因素作出了積極努力。2002年,中國與東盟國家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為各方管控分歧、加強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16年來,我們不斷積累政治互信,牢牢把握睦鄰友好大方向,全面有效落實《宣言》,深化海上務實合作,啟動並推進“南海行為准則”磋商,有效管控爭議,保持了南海局勢的穩定。今年以來,“准則”磋商取得重要進展,各方共同形成了單一磋商文本草案,並一致同意在2019年內完成第一輪審讀。在此基礎上,中方願同東盟國家共同努力,在協商一致基礎上,爭取未來3年完成“准則”磋商。南海局勢趨穩趨緩,將進一步助力東亞和平與發展。
中國和東盟國家山水相接、人文相通、發展相聯,是天然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國堅定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堅定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中國—東盟關系之所以能夠行穩致遠,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始終堅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中國和東盟友好關系根基深厚,和平穩定是地區國家的最大公約數,也是實現發展繁榮的大前提。我們恪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東盟方式”,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不斷增進互信,保持了東亞和平穩定。
二是始終堅持開放合作、共同發展。東亞國家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已結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紐帶。我們密切產業鏈、價值鏈合作,共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深化東亞一體化進程,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實現了互利共贏。
三是始終堅持相互包容、互學互鑒。東亞文明獨具特色,不同民族、宗教、文化長期多樣並存,形成了本地區“和而不同”的歷史文化傳統。我們尊重文明多樣性,尊重各自國情和發展道路,在對話交流中取長補短,有效激發了不同文明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為人類社會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
各位同事,
當前,世界形勢中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增加,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多邊規則、國際秩序受到沖擊,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給東亞地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中國和東盟應深化全面合作,做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的堅定守護者,做國際秩序、多邊體制的堅定支持者,做地區一體化、世界多極化的堅定推動者,攜手打造更高水平的戰略伙伴關系,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在此,我願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加強戰略規劃。做好頂層設計,抓好政策落實,合作才有后勁。本次會議將發表《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2030年願景》,這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5周年紀念峰會的重要成果,為雙方關系長遠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我們要在《願景》指導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願景2025》深入對接,鞏固“3+X合作框架”,加強政治安全、經貿、人文交流三大支柱建設,推動中國—東盟關系進一步提質升級。
第二,深化經貿合作。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特定產品原產地規則談判順利完成,將進一步提升雙方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我們期待盡早實質性結束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增強和完善區域供應鏈、價值鏈。幾天前,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這是中方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又一重大行動。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這將為包括東盟在內的世界各國帶來更大發展機遇。中方願與東盟落實好《中國—東盟產能合作聯合聲明》《中國—東盟關於進一步深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的聯合聲明》,優先開展電力、汽車、信息通信、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等領域產能合作,穩步推進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雅萬高鐵等大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促進地區各國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第三,培育創新亮點。面對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國和東盟都將創新列入各自發展的重要議程,創新已成為雙方合作新的增長點。今年是中國—東盟創新年,雙方將發表科技創新合作聯合聲明,探討建立科技創新合作新機制,共建科技園區,深化落實中國—東盟科技伙伴計劃。中方支持東盟智慧城市網絡建設,參加了本次智慧城市展,願與東盟研究商簽中國—東盟智慧城市合作文件,推動在政策研究、標准制定、技術創新、市場共享、人才培訓等領域加強合作,依托中國—東盟信息港為東盟智慧城市網絡打造合作平台。中國南寧、廈門、杭州、濟南、昆明與東盟城市建立伙伴城市關系。中方支持“構建東盟旅游數字平台”,願與東盟建設環境信息共享平台,打造生態友好城市發展伙伴關系,共建地學合作中心,助力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
第四,夯實人文支柱。中國—東盟合作取得驕人成績,人文交流功不可沒。明年是中國—東盟媒體交流年,為加強民眾對雙方合作的了解和參與,支持開展更多人文交流項目,中方明年將向中國—東盟合作基金增資。東盟秘書處的基金管理團隊也將很快開始運作。中方將設立中國—東盟菁英獎學金,開展“未來之橋”中國—東盟青年領導人千人研修計劃,未來5年邀請1000名東盟優秀青年來華培訓,播撒友誼的種子。
第五,拓展安全合作。加強安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符合各國利益需求。今年以來,中國—東盟安全合作取得重要進展。上個月,中國和東盟國家在湛江成功舉行首次海上聯合演習,對於雙方增進互信、共同應對安全風險、維護地區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演習能夠機制化。中方願與東盟盡快開通防務部門直通熱線,開展防務智庫、中青年軍官友好交流,深化防災減災、人道救援、軍事醫學、反恐等領域的合作,探討在東盟建立救災物資儲備庫,使雙方合作形式更加多樣、成果更加豐富。
各位同事,
南海保持和平穩定是地區國家的共同期盼,符合地區國家共同利益。在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形勢總體趨穩趨緩,“南海行為准則”磋商順利推進,充分展現了地區國家建設性處理南海問題、攜手構建地區規則的決心。事實証明,全面有效落實《宣言》和推進“准則”磋商,是實現上述目標的有效途徑。
南海是重要的國際海運通道。中國是世界貿易大國,60%以上的海上貨物貿易需通過南海海域。中方堅定維護各國依據國際法享有的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域外國家應當尊重和支持中國和東盟國家為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所作的努力。
中國與東盟國家互為發展機遇,互不構成威脅。我們要將處理南海問題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中,排除外部干擾,在穩步推進“准則”磋商的同時,積極開展海上務實合作,深挖搜救、環保、漁業資源養護、海警等領域合作潛力。中方正不斷完善南海島礁民用功能,除增強南海中南部搜救力量外,還部署了海洋觀測、氣象預報、環境監測、防災減災等設施,為本地區提供更多公益服務。
各位同事,
隻要我們堅定對彼此發展的信心,堅定對雙方合作的信心,堅定對東亞未來的信心,緊密團結、砥礪前行,中國—東盟關系一定能在下一個15年取得更大成就、邁上更高台階,更好造福地區各國人民!
謝謝大家。
(新華社新加坡11月14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15日 04 版)
相關專題 |
· 李克強活動報道專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