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堅持發展“楓橋經驗”

鄉土調解明星成為化解糾紛領頭雁

福建打造個人人民調解品牌提升調解工作實效

2018年11月12日16:16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鄉土調解明星成為化解糾紛領頭雁

圖為廈門市“彩紅調解工作室”與“楊建偉法官調解工作室”強強聯手,合力化解矛盾糾紛。(資料圖片)

每天一大早,老庄都會提前准備好自己的“老三樣”,等在“庄春鬆調解室”候著慕名而來的村民尋求幫助﹔

每個周三,彭彩紅都要早早離開她的“彩紅調解工作室”,前往法院駐點參與案件糾紛調解﹔

每隔一段時間,陳柏潮都要召集他的調解團隊,一起在“陳柏潮調解工作室”對近期遇到的重大疑難和復雜糾紛進行“會診”……

“一名優秀的人民調解員、一個優秀的調解團隊,可以帶動影響一整片的調解工作。”廈門市思明區司法局局長韓少閩說,人民調解的成效如何、百姓認不認可,“頭雁”示范效應不可或缺。

在實現人民調解組織縣、鄉、村三級覆蓋的基礎上,近年來,福建更加注重提升人民調解工作的實效。福建省司法廳廳長鄔勇雷說,結合“楓橋經驗”的創新發展,借助強化基層司法所建設契機,通過挖掘“明星調解員”、成立“金牌調解室”,開展一系列品牌調解創建活動,使人民調解“領頭雁”在化解基層矛盾糾紛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大提升人民調解的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

草根調解員成明星

一本泛黃的筆記本,一個茶杯,外加一副老花鏡,這就是老庄7年來每天開工必備的“老三樣”。

2011年,福建省福清市的各個鎮(街)調委會正式聘用專職調解員,因鹽場改制下崗多年的老場長庄春鬆成為江陰鎮司法所的一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同時也是當時江陰鎮裡唯一一名專職調解員,來找他調解的村民絡繹不絕。

見到老庄時,他正在接待幾位村民。他用當地方言大概詢問一下事情原委后,又切換到口音很重的普通話來招呼記者:“每天都是這樣,有時忙起來連喝口水的工夫都沒有。”

大家之所以如此青睞老庄,是因為他不僅是個知心人,還是個法律通,從婆媳、鄰裡糾紛到勞資糾紛,再到工傷事故、拆遷糾紛,其中涉及的情理法都難不倒他。

“別看我63歲了,但我很愛學習,跟老百姓有關的法律、法規,我沒事就翻翻,特別是2014年我被選上人民陪審員后,法制類報刊我每天都看。”老庄說。

7年來,庄春鬆調解成功各類糾紛超過300件,獲得“福建省優秀人民調解員”和“金牌調解員”等榮譽稱號。2016年8月,以老庄個人名字命名的“庄春鬆調解室”正式挂牌成立。

像庄春鬆這樣以金牌調解員名字命名的個人調解室有很多。這些來自草根又回歸草根的調解明星用自己的公信力和影響力,為福建人民調解畫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福建省司法廳副廳長俞建春說,為充分調動和培養人民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強社會各界對人民調解員的認可度,提高化解矛盾糾紛的及時性和實效性,從2015年起,福建省人民調解員協會開始組織各地開展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並將其和個人調解室創建工作結合起來,挖掘了一大批深受群眾信賴喜愛的明星調解員。

品牌效應一站服務

“調解,關鍵在調,目的在解。”龍岩市首家以調解員個人名字命名的調解工作室的負責人陳柏潮說,如何調沒有固定模式,每個案件當事人、事由、訴求不同,調解的成敗與成效,完全在於法理堅守、情理把握。

2014年4月,“陳柏潮調解工作室”在龍岩市新羅區東城街道正式成立。4年多來,陳柏潮還先后挖掘培養了6位調解能手,吸收了法院、基層司法所和新羅區各村(社區)基層調委會、法律服務所等調解能人29人,打造了一支以陳柏潮為首的精通法律、調解能力強、業務過硬、作風正派、善於應戰的專業調解隊伍。調解各類矛盾糾紛895件,其中重大、疑難、復雜糾紛226件,接受群眾電話咨詢和來訪600多人次,提供法律援助案件36件,調解涉及的金額超過5000萬元。

“我們十分注重發揮陳柏潮個人優勢和品牌效應。”龍岩市新羅區東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謝麗珍說,工作室面向全區開展免費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已成為化解矛盾、宣傳法治、服務群眾的“一站式”法律服務不可缺少的綜合服務平台。

福建省司法廳基層處處長楊波說,早在2013年,福建就在總結基層探索經驗基礎上,明確提出支持、鼓勵公信力較強的法律專家、法律服務工作者、優秀人民調解能手建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人民調解室。從2015年起,福建省連續三年把個人調解室規范建設列入省、市、縣三級人民調解工作綜治考評內容予以推動。全省9個設區市先后出台規范個人調解室的規范性文件,廈門市更是率先把個人調解室建設列入《廈門經濟特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促進條例》地方立法項目中。

據統計,目前,福建有509個個人調解室,已形成品牌效應,成功引導群眾主動上門請求調解矛盾糾紛,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規范推動多元創新

福建省優秀人民調解員彭彩紅是廈門市思明區嘉蓮街道“彩紅調解工作室”的掌門人。

與記者說起調解的事,她笑著說:“最近,我可是被一個外地來廈門打工的外賣小哥給粘上了。”

今年1月,外賣小哥龔某在送餐途中摔傷,要求所在公司賠償醫療費用和工傷補助。這本是一件很簡單的糾紛,可龔某卻有著自己的堅持。他聽說過“彩紅工作室”在“調解圈兒”的名氣,非要找“彩紅姐”調解才放心。

可是,龔某摔傷的地方和他所在公司辦事機構所在地都不在嘉蓮街道。為了沾上邊兒,龔某沒少費心思,最后發現公司的注冊地在嘉蓮街道,便如願找到彭彩紅主持調解。最后,彭彩紅與“楊建偉法官調解工作室”聯袂,成功調解了這起糾紛,並對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

“我們在福建首創人民調解工作室與法官個人工作室的共建模式,充分運用訴調對接平台,加強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實現尖銳矛盾軟著陸,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多元調解的迅捷、優化與雙贏。”廈門市思明區嘉蓮司法所所長李樂樂說,“彩紅調解室”與“楊建偉法官調解工作室”的強強聯手,就是共建模式的生動示范。

近年來,福建各地不斷創新形式,把開展品牌調解創建活動作為服務大局、服務群眾的有效抓手,有力帶動了各地人民調解工作。

“福建509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品牌調解工作室、1482名調解員,以僅佔全省1%的人民調解員數,調解了全省近13%的案件,其中重大疑難復雜糾紛佔20%以上。”俞建春說,為從政策層面推動品牌調解創建工作不斷完善,2017年年底,福建省司法廳、省綜治辦等七家單位聯合出台《福建省推進品牌調解工作室建設暫行辦法》,這份全國首個品牌調解室建設的規范性文件,對以個人名字命名或起字號的品牌調解工作室產生條件、申報程序,以及省、市、縣三級“金牌調解工作室”創評工作進行了規范,已成為福建傳承發展“楓橋經驗”重要抓手。

記者手記

止糾紛於萌芽、化干戈為玉帛、予百姓以祥和……記者在採訪中見到了一批又一批被稱為來自草根的“調解明星”,他們用自己的真情付出贏得了百姓的認可和信任。而在來之不易的明星光環下,他們也依舊不忘初心,深刻明白在光環榮譽的背后,更多了份沉甸甸的責任。

在這份責任面前,福建各地充分發揮品牌效應,精心篩選公信力強、專業技能高、影響力大的人民調解能手建立金牌調解室,讓這些“調解明星”來自於草根又回歸民間,更好地為百姓服務。(記者 吳亞東 王瑩 劉子陽)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