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2日16:13 來源:法制日報
近日,重慶市渝北區公安人民調解委員會駐仙桃派出所調解室成功調解一起家庭糾紛。圖為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的情景。
“你為了9000塊錢,起訴幾百戶人家顯然不現實,就算能夠起訴,訴訟就需要半年時間。”重慶信豪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瓊耐心地向面前的群眾講解法律知識。
近日,在重慶市渝北區公安分局悅來派出所,代瓊正在處理這樣一起糾紛:當事人羅某因被高空不明墜物砸傷,多次到派出所討要說法。經過代瓊幾個小時的調解,他心服口服地接受了調解結果。
律師在派出所調解矛盾?原來這是渝北分局為推進矛盾糾紛調解專業化、解放警力,創新建立被稱為“365律警在線”的律師駐派出所服務機制。這一機制已讓數千起基層糾紛在律師駐所調解室得到化解,切實做到了基層糾紛不出鎮街,在實時動態分析全區矛盾糾紛構成、引導社區排查掌控風險隱患的同時,有效預警群體性事件和刑事案件,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建立起專業化調解、信息化處理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工作模式。
律師主調化解民事糾紛
渝北,重慶主城北大門,兩江新區開發的主戰場,是全市經濟體量最大、開發平台最多、區位優勢最明顯的地區。同時,人流、物流聚集,使轄區公安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挑戰主要來自兩方面,首先是矛盾糾紛多元化,近兩年高居全市前列的110警情中,矛盾糾紛類佔比35%,呈現出涵蓋范圍廣、涉及對象多、觸及層次深、內容相互交織、表現形式復雜等特點,而民警因為民商法專業知識相對欠缺,在解決此類糾紛上時常感到無力。
其次是警力明顯不足,渝北區警力與人口比不到萬分之十,眾多民事糾紛及其引發的“民轉刑”、涉眾型經濟犯罪等案事件,讓民警不堪重負。
“有事找民警,這是大家根深蒂固的觀點。每年派出所都會接到佔比達30%至40%的民事訴求,但這本不屬於派出所的管轄范疇。”渝北分局警令處譚曉蔚主任告訴《法制日報》記者。
為減輕民警壓力,給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的民事調解,更好地服務轄區經濟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平安和諧美好生活需要,渝北分局在深化大數據新時代有效社會治理實踐中,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創新建立“365律警在線”,通過充分發揮律師在民商事法律知識等方面的優勢答疑解惑,使當事人免費得到更專業的法律服務,在合法框架內博弈,加快了糾紛化解進程,更好實現矛盾糾紛及時、就地化解在萌芽狀態。
機制明確民事類“律師主調、民警協調”和治安類“民警主調、律師協調”,既確保調解主體身份的合法性,又避免民警不作為,更好地將無法調解的糾紛導入訴訟程序。同時由律師出具的調解協議經司法確認后,可直接作為法院強制執行依據,保障了這一機制的可靠、高效運行。
為此,新機制依法設立公安人民調解委員會和11個派出所調解室,政府與律師事務所簽訂合同,聘請擁有從業資格的律師作為人民調解員常駐派出所,並在區法院備案。全年365天坐班,與派出所工作時間一致。
全區駐派出所的近50名律師來自公開選聘的7家律師事務所。律所會向服務的每個派出所委派不少於3人的專業律師團隊。“團隊基本都由副主任級別以上律師帶隊。”代瓊補充道。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共同承擔相關責任。
駐派出所律師的費用實行分級包干和案件補助結合制,根據派出所日均接警量,80件以上補助18萬元,60件至80件16萬元,60件以下14萬元;以出勤,處理的糾紛量、工作質量以及律師內部考核制度為考核依據。
“這個費用相對於律師的收入來說不高。”代瓊說,“但是律師要有社會責任感,不能什麼都向錢看,也算是在為社會作貢獻吧!”
為群眾提供糾紛調解、法律咨詢、法治宣傳和協處警情等服務,並為偏遠地區提供網上調解,開展矛盾糾紛大數據分析研判,“365律警在線”的不斷完善,其作用和價值日益凸顯。
大數據提示潛在風險
緊跟時代發展,渝北分局還建立起信息管理系統和網上調解系統,與“365律警在線”相輔相成。
其中信息管理系統包括數據層、管理層、應用層等3個層級和表單管理、流程控制、案件研判等8大功能模塊,並建立中心機房連接11個調解室的專線網絡,對律師工作信息實時錄入、兩級審批、跟蹤管理,並由后台數據庫全面匯總梳理。
為直觀了解信息管理系統的運轉,民警登錄該信息管理系統后台,進行了簡單操作演示與介紹。
“律師的界面隻有遠程案情管理和一般案情管理兩部分。”民警介紹道:“律師每處理一個案件都要將案件涉及的當事人的名字、事件發生的地點、具體內容、案件類型以及出具的調解協議等通過案情管理錄入系統。隨后信息進入管理層,由主任律師、民警審核,最終才是進入應用層。”
通過特別設計的當事人、案由類(項)及自選標簽等標准化條目,系統全面量化信息並自動歸類,著重通過特定周期內對象信息異常重復自動預警和風險信息自主研判提示預警功能,將大數據分析及風險預警信息同步推送落地,促使及時掌控事態、提早應對處置。
“這個人在10天內與多人發生合同糾紛,這就需要注意。”民警指著最新接收的一條預警信息說。
“有一對夫婦兩個月內多次至調解室調解糾紛,其中一方有家暴史,這就觸發了系統預警,管理人員隨即向轄區派出所通報,通過多方協調成功化解糾紛,避免了‘民轉刑’。”譚曉蔚說。
基於信息管理系統平台,渝北分局還打造了“網上調解系統”。他們通過研發網絡視頻模塊,將視頻會議系統融合其中,陸續在12個偏遠派出所建設“網絡調解室”,打造覆蓋轄區全域的視頻調解網絡。
網上調解系統由調委會在庫駐所律師分批分次“網絡坐班”,對偏遠地區群眾請求派出所調處的疑難矛盾糾紛,採取實時、預約等方式,實施遠程視頻調解。
推動人民調解新型探索
自2016年2月開始運行以來,兩年多時間裡,駐所律師累計提供免費服務1.8萬余件,其中調處糾紛3168件、結案率達98%,其中勞資、債務、賠償糾紛當場兌現化解率達到40%,節約了大量的司法成本。
“雖然同其他地方公安局的糾紛處理量相比,這個數據雖然小,但質量卻高了不少,基本上都是一次性調解徹底。我們還從來沒有出現過‘炒回鍋肉’的情況,當事人對我們駐派出所的律師相當信服。”譚曉蔚告訴記者:“我們的目的就是實現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
渝北分局提供的相關資料反映出,新機制也促成了基層減負,解放警力投入到社會治安防控中。2017年,全區110刑事警情、刑事案件立案同比分別下降32%、33%。尤其新機制的大數據分析研判,預防並減少了大量案件發生。
採訪中,派出所民警深有感觸地說,律師駐所后,極大減輕了他們的工作負荷,使他們有更多精力專注公安主業,轄區治安也得到了極大改善﹔學習律師更專業的調解,讓他們也很有收獲。
“法律知識在人民調解中的運用,使律師能夠參與到法治建設之中,既為熱心公益的年輕律師提供鍛煉機會,同時也給我們律師一個更直觀的窗口去了解社會的人情冷暖。”代瓊向記者坦言:“新機制讓我們明白了公安的難處,消除了對他們的誤解,他們也明白了律師的辛苦。”
2017年以來,新機制先后入選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典范案例(2017)》,被公安部改革辦專題推介,也得到專家肯定,吸引多省同行考察借鑒。
近日,重慶市公安局、市司法局正式發布實施意見,要求推進人民調解與公安機關行政調解銜接工作。根據實施意見,今年底,各區縣將選擇1個至2個派出所開展“駐所調解”試點﹔2020年底,符合條件的派出所將全面推行“駐所調解”。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肖暉從新機制創建伊始便頗為關注,多次主動前往渝北分局調研。
“這一服務機制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有益探索和嘗試,通過律師進駐派出所設立的人民調解室,參與派出所接警的‘非警務類糾紛’的調處,建立起了警民結合的新形式,在充分發揮公安機關的骨干作用的同時,運用大數據信息化及政治、經濟、行政、法律等多種手段進行綜合治理,呈現出隨調隨了的好效果。”肖暉說。
記者手記
在新時代深化運用大數據有效進行社會治理實踐中,重慶市渝北分局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創新建立律師駐派出所服務機制,為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平安和諧美好生活需求注入新活力。
入選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公安部改革辦專題推介、全市推廣,標志著這一機制將不斷在更高層次上獲得推廣應用,也將更有力地推動完善公調對接機制,真正形成矛盾糾紛大數據資源庫研判預警,更好實現源頭預防化解社會矛盾,在深入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平安穩定和諧社會的新征程中實現新作為。(記者 吳曉鋒 文/圖)
相關專題 |
· 堅持發展“楓橋經驗”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