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2日16:09 來源:法制日報
圖為案件調解成功,調解員指導當事人在相關法律文書上簽字。 (資料圖片)
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對於法院這個重要的糾紛解決場所來說,面對社會治理涌現的新特點,訴訟已顯然不能作為解決糾紛的唯一途徑,更需要通過市場機制、發動社會力量、依靠人民群眾來廣泛化解紛繁復雜的社會矛盾。為此,北京法院同步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和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穩步推進“多元調解+速裁”工作,為打造具有時代特征、首都特色的“楓橋經驗”升級版齊心助力。其間,通州法院通過重塑民商事審判新格局,以簡案調解、類案快解,繁案精解,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糾紛解決需求,打造了獨具特色的工作品牌。
10月15日上午,北京京堯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健拿著一摞案件材料,來到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立案。李健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這些案件中的7件已經在網上立了案,其余幾件經過導訴台法官初審,証據材料齊全、案件事實清晰,直接給他發了調解速裁案件的立案號,“這樣一來,能節省很多時間。”作為律師,李健時常跟法院打交道,他口中的“節省時間”,來自於對通州法院改革成果的切身體會。
隨著非首都功能疏解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不斷推進,近年來,通州法院受案量大幅攀升,人案矛盾已成為制約和困擾法院發展的瓶頸問題。為破解這一困境,通州法院大力推進立案階段“多元調解+速裁”和繁簡案件分流機制改革,形成了前端分流化解大批普通糾紛、后端精細審理疑難復雜案件的全新審判格局,並以“強調解”助力案結事了,以10%的員額法官資源高效辦結了全院60%的民商事案件。
繁簡案件三番分流
何琳是通州法院立案庭的一名法官,除了日常立案窗口值班,從去年開始,她又多了一個新“工位”——訴訟服務大廳的導訴台。10月14日上午,記者走進大廳,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導訴台接待立案群眾的兩名工作人員,何琳就在其中。
“大爺,再跟您確認一下,您這是交通事故案件申請執行,立案材料已經齊了,我現在就給您發放立案號,您去裡面窗口馬上就能立案。”
“您好,您這是小額借貸糾紛,但是不同意調解,我們為您發放速裁立案號,請您拿號往左走……”
導訴台擠滿了咨詢的群眾,但何琳始終耐心作答。順著何琳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不同的立案窗口上分別標示著“L1”“L2”“L3”符號。對於這些“代號”的意義,通州法院立案庭庭長於俊平解釋說:“不同標識代表著繁簡不同的案件類型,立案分流是我院‘三番分流’工作模式的一部分。”
於俊平向記者解釋道,所謂“三番分流”指的是導訴分流、立案分流和甄別回流。對於當事人申請立案的民商事案件,凡是具備“可調解、能速裁”條件的,將不局限標的和案由,在導訴環節就導入多元調解程序。“何琳負責的就是這一關,即對法律關系相對簡單的糾紛,直接發放調解速裁立案號,引導當事人前往專門的調解速裁立案窗口立案,其余案件則引導至普通立案窗口立案。”
記者注意到,整整一個上午,何琳一直在忙著審核材料、判斷案件繁易、發放立案號。據了解,從2017年起,通州法院立案庭每天都要抽出兩名法官在導訴台值班,專門負責案件分流,把好案件進入法院的第一關,為糾紛解決尋找最便捷的渠道。當然,如果當事人不同意調解或者調解沒有成功的案件,法院會立即啟動速裁程序進行審理。而需要鑒定、評估、調查取証的復雜案件,則當日轉回審判庭,從而做到簡案快審、繁案精審。
據統計,借助對矛盾糾紛的梯次“濾化”,今年上半年,通州法院共分流導出案件15172件,佔同期民商事新收案件的66.19%。
調解與速裁無縫銜接
梁聯林是通州法院速裁庭副庭長,同時也是13人速裁團隊的帶隊人。在這個大團隊裡,除了梁聯林、法官助理及3名輔助人員外,還有7名人民調解員。“將人民調解員編入法官團隊,這是通州法院的首創。”通州法院速裁庭庭長杜鵬介紹說,經過立案庭把關進入速裁庭的案件,會先由帶隊的員額法官進行篩選,選出其中適宜調解的案件分發給團隊調解員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再轉速裁審理。
去年10月,通過某商會介紹,在京經商的王某向李某借款2000萬元用於經營工廠。借款合同到期,王某遲遲不還錢,李某無奈將王某告上法院。這一案件事實清晰、証據充分,直接被分流到了梁聯林帶領的速裁團隊。梁聯林查看過案情后,認為案件具有訴前調解可能,便交給了團隊調解員開展工作。
果不其然,原被告雙方對於事實並無太大爭議,可王某卻稱,自己的工廠因環保不達標被關閉,沒有錢還款。這樣一來,調解陷入僵局。調解員見狀立即聯系梁聯林,溝通了情況,梁聯林當即決定馬上開庭。當天,該案便經速裁審理並當庭判決。3天后,李某拿到了勝訴判決書。
記者了解到,在通州法院速裁庭,一半以上的案件最終都通過訴前調解順利解決,還有部分在速裁審理過程中調解成功,最終隻有約30%的案件是真正經速裁裁決的。對於經法官甄別,不適合調解或速裁的案件,速裁庭還會在整理完案件基本要素之后,將其回流到普通民商事審判庭精細化審理。
借助速裁法官與調解員的統一“編隊”,調解與速裁的緊密銜接,2017年,通州法院立案速裁庭有效化解案件27452件,佔全院民商事結案數的60%,案件平均審理時間僅有14.28天,一審服判息訴率達到99.53%。今年上半年,梁聯林審判團隊又結案2275件,在全市法院民商事審判中排名第二。
“強調解”助案結事了
現年46歲的王蔚是通州法院駐院專職人民調解員,曾當過十多年法官的她,對法院工作非常熟悉,如今對調解工作更是全情投入。王蔚說,“在通州法院做調解工作,心裡總是特別有底。”
不久前,一起家庭糾紛又被分到了王蔚的手中。原告張先生將父親張大爺告到法院,要求自己一個人繼承因病去世的母親的房產份額,理由是他在建房時出過資。由於案件事實比較清晰,經工作人員引導,當事人主動選擇了訴前調解。
王蔚簡單翻閱卷宗就對案情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電話和當事人進行了溝通。電話中,王蔚向張先生釋明了相關法律規定,告知其這個案子需要讓其他的兄弟姐妹們共同到場,聽取大家的意見。在張先生的配合下,一家人終於坐到了法院的調解室裡。
“來到法院的一家幾口,剛開始火氣都很大,尤其是張大爺,被親生兒子告了,可以說是怒不可遏。”王蔚說,這樣的氣氛在處理家庭糾紛中,她經歷過太多,對於如何化解頗有心得。她先是春風化雨般的勸解,等當事人情緒平復,在逐條地解釋法律規定。“其實很多當事人打官司,對於法律規定都不十分清楚,調解員把事實和法律一擺,當事人心裡也就明白了。”經過王蔚的一番努力,張先生的兄弟姐妹們一致同意,由張先生與張大爺共同居住在涉案院落,自願放棄了母親遺產的繼承。
王蔚告訴記者,這樣的“成功”是通州法院“通和”人民調解工作室的調解員們常常能遇到的。記者了解到,“通和”人民調解工作室是通州法院打造的一個多元化調解組織,開展人民調解和律師調解工作,成立至今其調解成功率高達82%,而取得這樣的成績,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通州法院對於調解員業務能力的培養。
“通和”人民調解工作室現在已有專職調解員32名,他們都被分別編入到不同的速裁法官團隊,隨時接受法官指導,遇到任何疑問或困難,可以隨時向團隊尋求幫助。不僅如此,通州法院還建立了“五微”人民調解員培育的新模式,通過微黨建、微課堂、微警示、微團隊、微典型,打造專業化、規范化、高效化的人民調解員培育路徑,力促多元調解工作取得實效。
“我們把調解員的調解結案數也計入團隊,對法官和人民調解員實行雙考評,審判團隊對調解員的評優評先有一票否決權,調解員的評價也佔到法官年底考評的30%。”杜鵬說,法院設置包括考評、保障、培訓等在內的人民調解員履職機制保障,今年上半年,調解員與團隊配合已經成功調解案件4036件,人均結案288件,為成功化解糾紛發揮了重要作用。
記者手記
身處北京行政副中心,面臨新型矛盾糾紛,通州法院將推進民商事速裁和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擺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多元調解+速裁”工作機制,探索訴前分流化解大批普通糾紛,引導民商事糾紛依法、依規、高效、便民開展。
作為“楓橋經驗”的積極踐行者,通州法院以實際行動重塑民商事審判繁簡分流新格局,打造“強調解”團隊,就地化解矛盾糾紛,讓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糾紛解決方式始終,努力為北京副中心建設提供和諧、穩定的法治環境。(記者 黃潔 張雪泓)
相關專題 |
· 堅持發展“楓橋經驗”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