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揮寫中國與世界交融發展新畫卷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中國深層次全方位開放紀實

2018年11月04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長江龍頭,俯瞰四海。隨著來自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展品陸續抵達上海,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大門將啟,中國向世界敞開懷抱。

這是合作之門、友誼之門,更是開放之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深謀遠慮的戰略眼光,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勇立潮頭的非凡勇氣,層層推進的扎實作為,引領中國向世界敞開懷抱,同各國攜手並肩,與全球同頻共振,開辟深層次全方位開放的嶄新局面。

謀劃新格局——把握發展大勢,立足強國目標,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

海南博鰲,中國最南端省份的新興小鎮。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深情回顧中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深刻總結巨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向世界宣布中國繼續擴大開放的一系列重大舉措。

瑞士達沃斯,阿爾卑斯山系海拔最高小鎮。

“這是一條在開放中謀求共同發展的道路。”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從全局和全球視角把脈世界經濟,闡釋中國的經濟全球化主張和擴大開放的堅定承諾。

兩座小鎮,跨越半球的兩次歷史性演講,穿越歷史迷霧,點亮光明前景,彰顯中國敞開胸懷、擁抱世界的決心和信心。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歷史一再表明,開放是一個國家和民族保持生命活力的源泉。從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到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以自身成功實踐証明,開放是不斷發展進步的一大法寶。

當今世界,開放融通的潮流滾滾向前,但逆全球化趨勢依然暗流涌動。開放還是封閉?合作還是對立?前進還是后退?人類社會面臨新的重大抉擇。

當今中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一系列問題無法回避:擴大開放是重大機遇還是風險挑戰?持續幾十年的開放“紅利”是否還在?

這是時代之問、世界之問。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深刻洞察國內外發展大勢。

“要充分估計世界經濟調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會改變。”

“實踐告訴我們,要發展壯大,必須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堅持對外開放,充分運用人類社會創造的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和有益管理經驗。”

“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主場外交活動到出席多邊峰會,從中央有關會議到地方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以戰略思維和全球視野,站在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相互聯系的高度,系統提出深入實施新一輪對外開放戰略的目標、方向、路徑,這是新時代引領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方向的指導思想。

這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曾用生動的比喻揭示中國與世界的關系:融入世界經濟是歷史大方向,中國經濟要發展,就要敢於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

今天的全球化圖景早已超出前人的預想,一部汽車的組裝需要四大洲20多個國家提供部件,一架客機的零部件來自1500個大公司和1.5萬家中小企業。如果不進入國際分工體系,不佔據產業鏈中高端,一個大國也可能淪為全球化“被遺忘的角落”。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蓄勢待發,機遇前所未有、稍縱即逝。隻有搶佔競爭制高點,贏得發展主動權,不斷提升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才能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中國要發展,必須順應世界發展潮流。”

理念引領行動,方向決定出路。

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被確定為我國五大新發展理念。

不畏浮雲遮眼,不懼逆風亂舞。

當前,由美國挑起的中美經貿摩擦仍在演化,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不斷抬頭,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有增無減。

強國之路,注定要風雨兼程,需要的是智慧與眼光,考驗的是定力與耐心。

習近平總書記態度鮮明:“面對時代命題,中國堅定不移堅持對外開放。”

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器”——

對大國經濟而言,轉型如同破繭成蝶,雖會經歷一時陣痛,但將換來新生。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開放是不可或缺的“推動器”。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外國專家座談時說:“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優秀文明成果。”

中國作為后發國家,處於轉型關鍵階段,隻有積極主動開放,在全球配置資金、技術、資源、市場、人才,才能為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27次提及開放,明確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規劃了新時代對外開放的路線圖,彰顯了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決心,這是我們黨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事業開啟了新征程。

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推進服務業開放和制造業全面開放,金融、教育、醫療等開放提速,開放領域得以拓寬﹔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大西部開放力度,努力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格局,開放布局得以優化﹔高質量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打造高水平開放新標杆,開放方式得以創新﹔推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開放質量得以提升。

“實踐証明,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鏗鏘有力。

這是與世界共贏發展的不懈追求——

如何解決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增長和分配、資本和勞動、效率和公平等矛盾?如何讓各國人民共享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好處?

“我們要堅定不移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在開放中分享機會和利益、實現互利共贏”“中國人民張開雙臂歡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向世界傳遞開放共享的鮮明信號。

中國主張,越來越成為全球共識:經濟全球化的利益不應由部分國家享有,而應由世界各國共享﹔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不應是部分國家的獨角戲,而應是世界各國的協奏曲。

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向世界開放,中國的開放也為世界提供巨大機遇: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制造”深化了全球產業分工,開放的中國市場成為各國企業利潤增長的重要源泉﹔

——2013年至2017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

——近年來,中國著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有力支撐,提出並積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評價說,中國擴大開放“為當今世界增加了確定性和希望”。

共享呼喚共擔,共擔才能共享。

中國以負責任大國姿態參與國際事務,致力於提供更多全球性公共產品,促進經濟全球化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鋪展新畫卷——創新開放體制,釋放開放紅利,建設面向世界的開放大國

時間的巧合,恰似歷史的接續。

11月4日,第124屆廣交會閉幕﹔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

“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宣布這一重磅消息。

這是全球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被外界稱作中國開放的一大“創舉”。

一甲子光陰,從廣交會創辦到進博會啟航,中國實現了從“賣遍世界”到“買遍全球”的跨越,也見証了對外開放的“接力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以堅持擴大開放的戰略定力,以務實高效的實際行動,引領一個開放大國闊步走向世界。

打造開放新高地,為推動全面開放裝上更多強勁引擎——

2013年9月,中國首個自貿試驗區在上海挂牌。

2018年10月,海南自貿試驗區正式批准設立。

5年間,廣東、天津、福建、重慶、四川自貿試驗區紛紛設立……從北到南,從沿海到內陸,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12個自貿試驗區組成中國對外開放的新“雁陣”。

昔日的試驗田,如今的新高地。5年間,上海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長度從190條縮短到45條﹔深入開展通關便利化改革,近百項措施推動保稅區進出境時間較全關水平縮短78.5%和31.7%,已有127項制度創新成果向全國復制推廣。

制度創新是核心。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之初,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盡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制度,加快在促進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等方面先試出首批管用、有效的成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有效利用人口、資源等稟賦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隨著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8000美元,勞動力成本持續攀升,資源約束日益趨緊,環境承載能力接近上限,以往的比較優勢正在發生變化。

近年來,“外資撤離”“營商環境不佳”等論調不時出現。中國對外資沒有吸引力了嗎?中國開放的“新紅利”何在?

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菲律賓馬尼拉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時重申:“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

當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文件,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作為新時代對外開放工作的主攻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提出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開放促進我們自身加快制度建設、法規建設,改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降低市場運行成本,提高運行效率,提升國際競爭力。”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開放指導思想上的一次重大創新。

新時代的對外開放,不僅著眼於更多的進出口貿易、引進更多的外資、擴大對外投資,更重要的是打造全局性、體制性開放,為中國深入參與全球化提供制度支撐。

創造更好營商環境,形成吸引外資“磁效應”——

2018年10月11日,東北沈陽秋意漸濃,寶馬集團與華晨汽車集團簽署新的合資協議,雙方正式啟動合資企業華晨寶馬鐵西新工廠項目,寶馬成為中國放寬汽車行業合資股比限制后的首個受益者。

“寶馬在中國投資發展掀開了新篇章。”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在開工儀式上說,將對華增加投資30億歐元,對現有生產設施和項目進行大規模改造。未來3至5年,華晨寶馬整車年產能將在目前52萬輛基礎上增至65萬輛,創造5000個新工作崗位。

“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的比喻生動闡釋了優化營商環境對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要性。

強化市場導向、創新管理模式,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中國從未停止努力:

——2016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外資企業法等4部法律進行修改,將外商投資“逐案審批”改為備案制﹔

——2017年底,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已與11個口岸管理部門對接,進一步壓縮進出口環節和成本﹔

——2018年6月,國務院下發通知,推進外資領域“放管服”改革,提高外資企業資金運用便利度,提升外國人才來華工作和出入境便利度﹔

——2018年7月,新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實施,長度由63條減至48條,取消外資進入銀行、証券、電網建設、鐵路干線路網建設等一系列限制。

與國際高標准投資和貿易規劃相適應,推動政府行為法治化、經濟行為市場化,實現對我國境內注冊的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中國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上邁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步伐。

近期,特斯拉在美國之外首個超級工廠正式簽約落戶上海,埃克森美孚將在廣東建設大型獨資石化項目,橋水等知名對沖基金加速布局中國資本市場……

從第78位躍升至第46位——2018年10月31日晚,世界銀行發布最新一期營商環境報告,把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的排名一次性提升32位,稱贊中國相關領域改革“令人驚嘆地快速且有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萬多家,比去年同期翻了近一番,吸引外資6367億元。

良好營商環境帶來的中國引資“磁效應”在全球有目共睹。聯合國貿發會議10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同比驟降41%的背景下,中國吸引外資實現逆勢增長6%,一舉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國。

奏響東中西開放“大合唱”,為區域協調發展注入更多“催化劑”——

10月,陝北高原,漫山遍野的蘋果園進入採摘季,一樹樹紅彤彤的蘋果壓彎了枝頭。一輛滿載蘋果的貨車從陝西洛川出發,經霍爾果斯口岸,進入哈薩克斯坦。

產量佔全球七分之一的陝西蘋果,目前已出口到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前8個月蘋果汁出口同比增長達30.4%。

開放,讓大量像洛川這樣的中西部貧困地區獲得了新的生機活力,為偏遠落后的村庄打開了一扇聯通世界的窗,也幫助當地農民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

曾幾何時,我國對外開放呈現“海強陸弱、東快西慢”的特征。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目標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開放是“催化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促進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優勢互補,形成引領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開放區域,培育帶動區域發展的開放高地。

從重要窗口到重要門戶,從大通道到橋頭堡,從昔日的開放末梢到如今的開放新前沿,中西部地區在新一輪對外開放中迎頭趕上,漸入佳境。

今年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區出口額達1.95萬億元,增長13%,高於整體增速6.5個百分點。

10月12日午后,突尼斯海濱城市蘇塞的一個工業園內,一輛挂著中國品牌“吉利”標志的轎車從生產線緩緩駛下。

一年前,吉利與突尼斯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合作組裝汽車。早在2010年,吉利完成對沃爾沃轎車100%股權的收購,成為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標志性事件。

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是開放型經濟發展到較高階段的重要特征。新時代的中國對外開放,引進來重在倒逼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走出去重在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2017年末,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超過1.8萬億美元,躍升至全球第二位,分布在189個國家和地區。

激流勇進,潮起東方。

從區域協調,到進出口平衡,再到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從主動開放,到雙向開放,再到全面開放,中國正揮寫一幅壯闊、立體的開放全景圖。

引領新潮流——勇擔自身責任,推動全球治理,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廣西欽州,中國與馬來西亞合作建設的中馬欽州產業園內廠房林立,中外企業在此投資的項目超過90個,協議投資額近900億元,重點投向傳統制造業、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行業。

馬來西亞關丹,同樣由兩國合作建設的馬中關丹產業園內,中國企業投資設立的聯合鋼鐵廠僅用一年多時間就實現了試生產,具備了年產350萬噸鋼鐵的能力,為當地提供大量就業崗位。

兩國雙園,以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開拓國際市場,正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生動寫照。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國之間的聯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人類戰勝困難的手段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豐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多重角度深入思考“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一根本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5年前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遠遠超越一般意義上的國際經濟合作,而是以更高站位、更廣視野,與沿線各國共同打造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5年間,共建“一帶一路”從理念到行動,從願景到現實,從夯基壘台到落地生根,從“大寫意”到“工筆畫”,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最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

目前,13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82個,累計投資289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24.4萬個就業崗位。

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中國致力於推動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願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

不是獨行,而是眾行﹔不是獨奏,而是合唱﹔不是營造自己的后花園,而是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

從發起創辦亞投行到設立絲路基金,中國開創了發展中國家組建多邊金融機構的先河。從出資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到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國不斷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注入新活力。

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世界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8.02億網民,共享經濟規模達3.5萬億元人民幣……廣闊的市場空間,不僅讓中國經濟發展后勁十足,也為世界各國發展創造了廣闊空間。

“未來15年,中國市場將進一步擴大,發展將更加全面。預計將進口24萬億美元商品,吸收2萬億美元境外直接投資,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2萬億美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

西班牙《對外政策》雙月刊載文說:“中國政府提出的將國家利益與地區和全球利益相對接從而構建一個更包容、民主、開放、創新和高效的多邊世界的理念,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響應。”

以捍衛多邊貿易體制為原則,中國致力於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

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不僅宣示理念,而且拿出中國方案,作出中國貢獻。

2015年,中國成為接受《貿易便利化協定》議定書的第16個世貿組織成員。2016年中國擔任二十國集團主席國期間,推動多國完成《貿易便利化協定》的國內批准程序,為協定早日生效作出了積極貢獻。

以減單証、優流程、提時效、降成本為發力點,海關總署於今年9月宣布一攬子促進跨境貿易的舉措並列出落地時間表。同月,我國與毛裡求斯簽署自貿協定,此前已與24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6個自貿協定。

既遵從規則,也注重實踐,中國以實行高水平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的有力行動,發揮著經濟全球化重要推手的作用。

“中國已經成了多邊世界的一個支柱,對推動多邊主義作出了積極貢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推動開放的全球化,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開放型世界經濟﹔

推動包容的全球化,中國強調讓更多國家和企業參與到全球分工體系中﹔

推動普惠的全球化,中國提出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全球化成果﹔

推動平衡的全球化,中國主張各國都應成為全球發展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

推動共贏的全球化,中國提出合作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

“中國願同世界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拓展友好合作,走出一條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國與國交往新路,讓世界更加和平安寧,讓人類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今年以來,從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到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再到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主場外交活動中就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智慧。

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追求,中國致力於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全球性時刻”的地球村並不總是祥和,安全、人口、資源、環境等全球性問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發展,文明沖突依然難以消解。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事關全世界70多億人榮辱興衰、前途命運的重要思想理念,體現了中國將自身發展和世界發展相統一的胸懷與擔當。

中國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倡導合作共贏理念、新型大國關系、正確義利觀,為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指明了方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被寫進聯合國多項重要文件,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廣泛認可。

中國不斷將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付諸行動,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為契機促進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改革,堅定維護世界貿易組織在全球貿易投資中的主渠道地位,推動制定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並率先發布國別方案,探索“金磚+”等合作模式打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治理的平台,互利共贏的朋友圈越拓越大。

從開放中走來,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因開放而進步,中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宏偉目標。

站在改革開放的新起點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中國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與世界攜手,謀全球共贏,創造屬於全人類的美好未來。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陳二厚、趙超、安蓓、何雨欣、姜琳、於佳欣、劉紅霞)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04日 01 版)

(責編:孫爽、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