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23年情暖孤殘老幼——追記湖北省公安縣麻豪口鎮福利院原院長劉德芬

2018年08月17日0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家是一種歸宿,是心靈停泊的港灣,可以給人溫暖的感覺,有愛的地方才叫家。她的“家”,上有偏癱的老人,下有殘疾的孤兒,在那個特殊的“家”裡,她是那抱團取暖的火,生火做飯的當家人——她就是湖北省公安縣麻豪口鎮福利院原院長劉德芬(見圖,左,資料照片)。

23年的堅守,她把這個“家”經營得有模有樣,讓孤寡老人衣食無憂,讓孤殘兒童幸福成長。她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胸懷,把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奉獻給了福利院。

“最美公安人”“感動荊州人物”“荊州市十大母親”“湖北省十大敬老楷模”“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劉德芬去世后,榮譽証書裝滿一個蛇皮袋。據粗略統計,23年來,福利院送走了65位老人,收養了45名孤兒和棄嬰。每位老人辭世,劉德芬都以孝女身份,披麻戴孝,徹夜守靈。每年,劉德芬都要給孩子們准備生日宴、壓歲錢。她是院長,更是服務員,常年為老人洗頭洗澡洗腳,為孤兒尋醫問藥,端屎端尿。

“隻要我還有口氣,就會保証大家的安全”

至今,78歲的薛銀珍老人清楚地記得:1998年8月6日,那是分洪大轉移的日子。一聽到要分洪,大伙都慌了神,劉德芬望著一院孤殘老小,噙著淚說:“隻要我還有口氣,就會保証大家的安全!”十萬火急時刻,汽車、農用車都到抗災一線去了,劉德芬就用一輛舊板車,一車一車地拖著孤殘老幼,運送到8公裡外的安全區。直到第二天早晨,劉德芬才把一院老小全部安全轉移。看到忙碌一夜的劉德芬雙腳打滿血泡,鮮血浸透襪子,院裡的老人們心痛地說:“丫頭,你歇會吧。”她微笑著擺擺手……

1991年初,時年40歲的公安縣裕公鄉趙家村婦女主任劉德芬,服從組織安排到沙場福利院擔任院長。

當年的福利院,除了老幼病殘的院民,就是幾間破舊的房子。

劉德芬看到“家”裡人那祈求的目光,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為了“家”裡人吃飽穿暖,她擼起袖子,換上粗衣,下地鋤草、喂豬養鴨﹔為了改善居“家”環境,她與院民一起改建教室、上房蓋瓦、添置家具,硬是把一個破破的農村福利院建成“明星院”。

2007年,沙場福利院與麻豪口福利院合並,組織決定由她擔任合並后的院長。

“福利院是一個特殊的大家庭,上有老下有小。部分老人性格怪僻,不適應福利院的管理。”現接替劉德芬擔任院長的常新,原本就是福利院老員工。常新講了這樣一個故事:2008年,74歲的老人鄒銀享喜歡開小灶,房間裡亂糟糟的,一次,劉德芬小心翼翼地說:“鄒爹,我來幫您收拾一下吧,干淨,才像個家的樣兒,您住著也舒服啊!”鄒爹發起了脾氣:“我這麼多年,都是這樣過的。”劉德芬走過去,扶著鄒爹說:“您小心,別摔著。您沒兒沒女,我就是您的女兒,為您盡點孝心。”鄒爹一聽更加激動了:“如果我有兒女,還會到這嗎?”劉德芬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扑通跪在了鄒爹面前。“鄒爹,您不認我這個女兒,我就不起來了……”看到院長給自己下跪,鄒爹蒙住了,心中的堅冰慢慢融化了……

麻豪口福利院雖然沒有一流的硬件設施,卻有著舒適的生活環境。

“我現在就是你的媽媽,你有家了……”

她把大孝給了每一位孤寡老人,生前給他們端茶遞水、死后為他們披麻戴孝。她把大愛給了每一個亟待撫育的孤兒,她含辛茹苦地拉扯孩子們長大,她嘔心瀝血地培養孩子們成長。

“2014年87歲去世的魏媽,和劉德芬有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母女情’。” 常新介紹說,魏媽是一個苦命的女人,做了5次母親卻沒能養活一個孩子,連抱養的兒子最后也離開了她。老伴去世的時候,魏媽已經60多歲。

2011年臘月,魏媽來到麻豪口福利院時,人瘦得脫了形,還拖著一條斷腿……劉德芬拉著魏媽的手說:“我也是個從小沒媽的孩子,您就收下我當干女兒吧……”

那一夜,魏媽幾乎沒合眼。第二天天不亮,劉德芬就把一碗熱騰騰的荷包蛋端到了魏媽床前,從此,魏媽便有了一個女兒、有了一個家。

兩年多的時間裡,劉德芬不僅治好了魏媽的殘腿,給她添置了衣物,還隔三差五地幫魏媽洗頭洗澡……在魏媽看來,遇到劉德芬,晚年的幸福該是持久的。

直到2013年6月11日,劉德芬住院前到福利院跟老人們告別,魏媽拉著劉德芬硬是不鬆手:“丫頭,你這是去哪兒?有什麼事兒可千萬別瞞我。” “丫頭,快告訴我,你要去多久?”魏媽急切地問著。

可是劉德芬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送別的時候,魏媽哭得肝腸寸斷:“丫頭啊,別看我吃不愁穿不愁,可我天天都提心吊膽,我怕你累,怕你病,怕你遲早會扛不住啊!”

如今,已在上海找到新家的中華,在養父母的精心呵護下,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然而,每每回憶起人生經歷,想及劉媽媽對自己的關懷備至,中華總是感慨萬千:2005年4月21日,中華出生僅兩天就被父母遺棄,甚至沒來得及洗去身上的污垢。看著這個臍帶沾滿鮮血,體重才兩斤多,唇腭裂嚴重到連哭都不會哭的女嬰,劉德芬心疼極了,她迅速把孩子送到醫院檢查,得知因胃腸道發育不全,中華不會進食,醫生告訴她這個孩子根本養不活……

“無論多麼孱弱的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利。”劉德芬每天都要給中華滴食糖水、牛奶幾十次,一邊滴一邊輕輕地撫摸她的面頰、胸腹,還把臉貼在中華的耳邊悄悄地跟她說話:“孩子,不管你是誰家的孩子,我現在就是你的媽媽,你有家了,你一定活過來喲……”

漸漸地,中華能睜眼了,能吞咽了,每天的進食量從最初的1滴、2滴增加到10毫升20毫升。滿月的時候,中華的臉上出現了少見的嬰兒紅,體重長到了3斤多,眼瞅著那個瘦弱的孩子奇跡般地存活,劉德芬別提有多高興了……

中華活過來了,但唇腭裂依然是孩子命運中一道嶙峋的坎。她5歲那年,劉德芬從國家給予殘疾孩子醫療救助的“明天工程”中,爭取到了一筆手術費。

唇腭裂修復需要做3次大手術,第一次從住院到出院共用了13天。術后的中華好哭,一哭就要劉德芬抱。為了不讓中華哭裂傷口,劉德芬便整天把中華抱在懷裡不停地給她講故事、唱歌……好不容易等到中華睡著了,劉德芬又要打飯洗衣交費拿藥……不眠的13天,劉德芬的體重減了11斤!

“他們來到福利院,我就要善待他們”

23年,為福利事業操碎了心的她終於可以歇歇了﹔23年,沒有回過幾趟家的她終於回家了……

如果不是這場突來的病災,如果不是母親匆匆地離去,也許,兒女們至今也難以深切地理解母親和她這輩子的選擇。

在兒子張軍的記憶中,過年總是一件讓他們有著復雜情感的事。記得有一年春節,劉德芬第一次將唇腭裂女嬰中華和無臂女嬰三華帶回家,這兩個孩子一進門,嚇得孫子大哭起來,原本喜氣歡樂的春節氣氛變得些許沉悶。丈夫說過年就應該一家人團聚,要講點禁忌。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劉德芬較起真兒,初一凌晨便賭氣帶著兩個孩子回到了福利院。

劉德芬說:“人在一起是要有緣分的,夫妻是緣分,母子是緣分,兄弟姐妹是緣分,我和福利院的老小也是緣分。他們來到福利院,我就要善待他們。”是啊,在劉德芬心裡,家與院,親人與院民,不分你我,水乳交融。小家與大家,都是一個家。

天不假年,人生無常。為福利院老小苦心操勞的劉德芬終於心力交瘁,一病不起,后被確診為肺癌晚期。2013年10月8日,劉德芬還是走了……

劉德芬在去世前一個月,把女兒張潔叫到床前,“逼”著女兒接下自己的班。她心中裝著太多福利院的藍圖,今年的,明年的,近期的,遠期的。女兒看著消瘦得沒了人形的母親,流著淚聽著……

張潔原本經營著一家廣告公司,母親央求自己去照管福利院,原以為只是代幾天班,不承想卻是母親最終的安排!

直到今天,張潔的耳邊依然回蕩著母親的再三叮囑:“娃呀,你要是把我福利院的這面紅旗弄倒了,沒把院裡老小照顧好,你就是罪人。不管你累也好,苦也罷,一定要記住,那些老人就是你的爹媽,那些孩子就是你的兒女……”張潔的心中始終牢記著她在媽媽臨終前的承諾:“您放心,我會像您一樣照顧好他們的。”

劉德芬走了,魏媽在哭,袁婆在哭,福利院的老老小小都在哭﹔她這一走,好多人老年喪子﹔她這一走,好多人幼年喪母﹔她這一走,好多人內心沒了依靠。

劉德芬“德耀荊楚,芬芳人間”。23年的堅守讓麻豪口鎮農村福利院,成為上百位孤寡老人安享晚年的“家”。以她的故事為原型創編的歌劇《有愛才有家》,登上全國優秀民族歌劇展演舞台,並獲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滾動扶持劇目。

5年來,公安縣年年加強對農村福利院建設投入,全縣建成“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庭院式農村福利院16所。全縣各級在學習宣傳劉德芬先進事跡過程中,又涌現出“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劉秀蘭等一批先進典型。通過在民政系統評選“劉德芬式先進個人”,全縣基層民政工作者“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進一步明確。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17日 06 版)

(責編:陳彥彥、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