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
分享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弄騰村黨總支帶領村民闖出致富路—— 貧瘠土地上的脫貧奇跡

2018年07月13日08: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尺平,神仙莫奈何。”這個順口溜道出了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鄉弄騰村的地理環境。

但就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弄騰村黨總支積極發揚“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開拓精神,帶領全村百姓闖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如今,別墅般的住宅樓掩映在“弄場”樹林間,核桃、葡萄產業裝點在深山弄裡,以農家樂、鄉村旅館為特色的瑤族鄉村旅游也正火熱……

從貧困山區到美麗的生態村,46歲的弄騰村黨總支書記黃樹全道出的秘訣是:無悔奉獻、黨群聯動、黨員帶頭。

石漠化治理

荒山禿嶺變生態家園

脫貧致富,改善石漠化的環境是關鍵。當地通過發展種植把石漠化治理和發展經濟結合起來。2008年,黃樹全上下協調,為村裡爭取到全鄉的核桃種植試點。為了帶動群眾種植,他還自籌資金,帶村裡的10名群眾代表到鳳山進行實地考察。核桃苗到位后,他更是三番五次向縣鄉技術人員請教種植技術,又親自跑去指導農戶種植,僅用3個月時間,就在弄結屯試點種植核桃150畝。

2009年,七百弄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借此契機,黃樹全把全村6個黨支部50多名黨員發動起來,建立村屯兩級黨群理事會,通過黨群活動,積極宣傳石漠化成因、危害,號召大家著眼長遠,把石漠化綜合治理與生態建設結合起來,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人工造林工程。

在黨群理事會的號召下,弄結屯農戶蒙桂英主動承包了荒山,先后種植核桃300株、毛葡萄20多畝。2017年,毛葡萄開始挂果,僅這一項蒙桂英就收入4000多元。今年,蒙桂英計劃擴大種植毛葡萄100畝,示范帶動全村發展毛葡萄產業。

目前,弄騰村全村群眾因地制宜,利用荒山野嶺、房前屋后,種植核桃3200多畝、毛葡萄800多畝,並種植柿子、珍珠李、四月紅桃等特色水果及黃花梨等珍貴樹種。

在石漠化地區營造青山綠水,既美化了村庄、富裕了村民,還促進了經濟轉型升級。2013年9月,弄騰村榮獲“河池市核桃產業發展先進集體”的稱號﹔2014年,弄騰村還被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評為“自治區級生態村”。

黨群聯建

特色民居成鄉村美景

2011年以前,弄歪屯瑤族同胞居住的都是茅草房。為了對弄歪屯茅草房進行改造,弄騰村黨總支抓住廣西大化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旅游項目開發建設契機,黨群聯建真抓實干,村黨員干部帶頭,大戶帶小戶,先建帶后建,並在弄歪屯茅草房改造項目中,注入瑤族建筑特點,使新房富有濃郁的瑤族民居特色,形成“天街別墅”景點。

要讓屯裡的美景真正“活起來”,今年,在大化縣委縣政府支持下,弄歪屯開始修筑通屯道路。“男女老少齊上陣!”村委會副主任蒙桂德說,為了早日修好路,隻要有空,大家都會來幫忙。“黨群互信共識,大家一條心、一股勁共謀發展。”黃樹全介紹,修路佔用的土地、菜園等都是群眾無償提供的。

黨群聯建,助力脫貧攻堅。很快,全村便完成了20戶以上屯級道路22條。一條條盤山公路,如美麗的飄帶,定格在重巒疊嶂的峰叢間。

與此同時,通過“村黨員干部帶頭,大戶帶小戶,先建帶后建”的模式,弄騰村黨總支還推動了危房改造和家庭水櫃建設。幾年來,全村已實施危房改造300多戶,建成家庭水櫃47個、集中供水工程6個。彎彎曲曲的山間公路旁,一座座樓房拔地而起,這些被稱為“懸崖邊上的別墅”,已然成為大山裡獨具特色的風景。

黨員帶頭

產業發展促群眾脫貧

探索產業發展,增強“造血”能力。隨著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項目建設的不斷推進,弄騰村千山萬弄觀景台、天街別墅等旅游項目相繼建成,村黨總支也不斷強化旅游扶貧開發工作,更是爭取來了127.9萬元資金對橋圩屯進行村容村貌改造,打造生態文明新村和“農家樂”示范點。

2013年3月,圍繞布努瑤民族風情體驗和生態觀光休閑旅游主題,村黨總支副書記藍芳靈創建了布努人家農家樂,改善了旅游接待條件,成為大化瑤山鄉村旅游示范點。

為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在她的帶動和扶助下,弄騰村橋圩屯相繼建成5家農家樂。通過農家樂銷售生態土特產,還通過“黨員能人+農家樂+電商+旅游+扶貧”模式帶動周邊貧困戶和群眾發展特色種養業。農家樂建設,推動了餐飲業、生態食材產業融合發展,成為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有效平台。如今,弄騰村全村年接待游客已突破20萬人次,年旅游收入達120多萬元,瑤族同胞在家門口就吃上了“生態旅游飯”。

此外,村黨總支還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共同推進精准脫貧。當了20多年隊長的坡社屯黨員吳守明,不僅率先利用大山豐富的牧草資源養殖山羊,更發動屯裡其他群眾一起養殖。“山羊養殖得好,年收入可達幾萬元呢!”吳守明說,去年僅賣掉10多隻羊就給他帶來了1萬多元的收入。2014年,吳守明率先退出貧困戶行列。如今在他的帶領下,坡社屯有7戶人家養殖山羊,家庭收入不斷提高,其中6戶建起了樓房,也實現了脫貧致富的夢想。(人民網記者 龐革平)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13日 06 版)

(責編:宋晨、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