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31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家子就靠他生活,一住院就是60天,你們至少賠10萬元!”最近,在湖北十堰公安交管事故處理訴前調解中心,因交通事故受傷的賀某家屬和肇事駕駛員李某劍拔弩張。
“先消消氣,我們對交通事故的賠償標准都是統一的,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傷殘補助費不論在這裡調解還是到法院訴訟結果都差不多,我來算下賬……”人民調解員李菊花耐心解釋,雙方最終經過調解達成協議,賠償2.5萬元,李某當場支付了賠償費。
執法規范化,已成為十堰市公安機關的一張名片。
法律考試不及格,取消提拔候選資格
近日,十堰公安局某部門工作人員老張有點郁悶,今年51歲,好不容易盼到了一次提拔機會,沒想到因為沒通過法律考試,被取消了候選資格。
執法者首先要學法懂法,方能正確用法。近年來,湖北省公安廳連續開展領導干部“通讀法條、感悟法理、恪守法律、弘揚法治”主題學習,每年抽調330人開展學法比武考試。被抽中的領導干部當場在計算機上答題,題目由計算機隨機抽取,互不相同。答案一旦提交,成績立刻生成,當場公布。2017年,十堰市公安局領導取得全省第一。
成績的背后,是十堰市公安機關濃厚的學法氛圍。對於“關鍵少數”,實行“第一綜合黨支部”每天學法練習20題、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等制度,倒逼領導帶頭學法。
針對基層民警工作繁忙的實際,實施網上學法考試積分制度,每位民警年度積分必須達到2000分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民警參加網上學法考試達89萬余人次,98%的在編在崗民警通過基本級、中級執法資格考試,79人通過高級考試,39人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
証據必須立得住,嚴防冤假錯案
冤假錯案無疑影響司法公信力。通過刑訊逼供、連續審訊等其他非法手段獲得的口供或証據,將被司法機關作為“非法証據”予以排除。對此,十堰市公安局上過“難忘的一課”。
2013年,當地破獲一起以鄖西縣楊某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該團伙開設賭場、強迫賣淫、聚眾斗毆等,甚至沖擊當地派出所。民警連續奮戰,終於抓獲30余名犯罪嫌疑人,包括團伙頭目楊某。然而,當辦案民警將查獲和審訊而得的大量証據提交法院時,卻因關押、審訊楊某的地點不合法等原因,法庭將起訴楊某的許多關鍵証據視為“非法証據”排除了。
“對我們的教訓非常深刻。”參與此案的十堰市公安局副局長黃曉濱記憶猶新。辦案民警再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奮戰多月才重新搜集到足夠証據,讓楊某在“零口供”前提下定罪量刑。
如今,十堰市公安機關已經全面落實刑事案件“統一審核、統一出口”工作機制,法制部門成為辦案部門辦案質量的把關人。2017年,全市公安機關法制部門共審核案件7429件,提出案件補充完善審核意見8萬余條。按照省公安廳改革部署,在法制部門增設專業案審隊,落實對重點刑事案件見面提審犯罪嫌疑人、全面復核証據、排除非法証據、防范冤假錯案的案審機制改革要求。
人、案、物、場、証,都有制度管
“真沒想到4年后還能找回這些物品,真是太感謝了!”今年1月,某合同詐騙案犯罪人鮑某的家屬激動地說。2014年6月,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區分局民警將鮑某抓獲歸案。鮑某隨身攜帶的公文包等不屬於涉案物品無法扣押,可當時民警聯系不上鮑某家屬,隻能暫時將物品登記保管起來。直到鮑某刑滿釋放,才請家人來尋找。沒想到,4年后物品無任何遺失損壞。
執法公信力,正體現在這樣的細節中。十堰市公安局緊盯重點警種、重點執法問題、重點執法環節,就行政審批服務管理、涉案財物管理、非正常死亡處置等工作出台執法制度規范40余件。其中,《涉案財物管理實施細則》被公安部法制局評為優秀執法制度。
執法場所標准化和執法流程信息化是公正執法的基礎保障。近年來,十堰市公安機關按照省公安廳統一部署,圍繞人、案、物、場、証等關鍵執法要素,堅持硬件打底、科技支撐,大力推進執法辦案場所規范化建設改造工程。12個縣級公安機關均建設了高標准的案管中心、涉案財物管理中心和辦案中心,應用專門信息系統,出台專門管理規范,配備專兼職管理人員,實行執法全流程可溯式管理。
証據的管理在體現執法公信力上尤為重要。去年,十堰市公安機關為城區民警配備新式執法記錄儀,解決了以往處理案件現場視頻重要証據缺失問題。
十堰市公安機關是湖北省公安機關以執法規范化建設提升執法公信力的一個縮影。去年,湖北省出台實施意見深化全省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確定了為期3年的執法規范化建設40項目標任務。全省公安機關執法辦案場所不斷升級、各級公安機關執法監督管理更加嚴格,辦案信息化、精細化水平穩步提升。(記者 田豆豆)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31日 02 版)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