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高層動態
分享

走進梁家河——他是黃土地的兒子

記者  衛 庶  趙鵬飛

2018年05月17日09: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習近平住過的土窯洞。
  記者 趙鵬飛攝

鳥瞰梁家河村。
  記者 趙鵬飛攝

梁家河村民正在知青淤地壩田間勞作。
    記者 趙鵬飛攝

圖為習近平當年帶領梁家河村民建的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
  記者 趙鵬飛攝

來自甘肅的紅色教育團隊在梁家河村上黨課。
  張駿賀攝(新華社發)

梁家河,是黃土高原上一個小小的村落。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

5月2日,紀實文學《梁家河》一書首發。

4月以來,在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國家一級美術師張武昌和一干畫家展開了百米長卷《情系梁家河》美術作品的採風創作。

“這是為了讓更多人直觀了解總書記青年時期奮斗故事和梁家河村數十年來發展變化。”站在梁家河村知青窯洞門口,張武昌說。

從梁家河的山山水水中找到當代中國思想的源頭,這也是記者走訪梁家河的原因。

溫暖的土窯洞

初夏的暖陽梳理著靜靜的梁家河村。一條小河從村子中間蜿蜒而過,岸邊散落著依山而建的窯洞。窯洞外,昔日峭立的黃土山如今已被植被覆蓋,滿目蔥綠。

村民張青遠家,是習近平當年到梁家河的第一個住處。當時有15位知青分到梁家河大隊,其中習近平等6位分在二隊。

“最右邊的是插隊知青當年的住處。”張青遠的妻子劉金蓮指著院子裡一線三孔窯洞說。窯洞裡,面積不大的土炕上整齊擺放著六床被子。“炕的一邊連著灶台,炕下留有煙道與窯洞頂部的煙囪連接,燒火做飯的時候炕也就燒熱了。習近平他們6人就擠在一個炕上。”劉金蓮說,知青雷平生睡炕頭,習近平就睡在他的旁邊。

梁家河的土窯洞,成了年僅15歲的習近平在陝北溫暖的家。

習近平曾在一篇回憶文章《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中提到在農村要過“四大關”,就是“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

“近平以前在北京生活,沒被虱子咬過,剛來梁家河的時候,腿上經常被虱子咬得紅腫一大片,奇痒無比。在地裡勞動時,大家都把褲腿挽起來,我就看到他的小腿上到處都是被虱子咬的紅疙瘩,有的剛結痂,有的痂被撓掉,還往外滲著血。”村民石春陽說:“過了一段時間,近平就不怕虱子了,像我們農村人一樣,對虱子的毒素產生了抵抗力,就算被虱子咬了,紅腫也沒那麼嚴重了。”

“飲食關”,主要是粗糧多、蔬菜少。“我們不會粗糧細作,加上沒有油水,肚子裡總是感覺空空的。”據雷平生回憶說,梁家河后隊的老鄉都很同情和理解這些知青,也從沒有拒絕給他們“挖”一碗酸菜。

“近平干活不惜力,從掙6分,到掙7分、8分、9分、10分……10分是一個農村壯勞力一天的工分。”石春陽說,后來,知青們學會了說陝北話,干陝北農活也越來越拿手了。

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

在知青舊居三號院知青窯洞——習近平當年在梁家河的最后一個住處,陳列著《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中世紀史》《列寧論戰爭與和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國古代思想史》《華蓋集》《史記選注》等二三十本書。

“他每天下地干活回來,吃完飯就看書。到了晚上,他就點一盞煤油燈看書。那時的煤油燈很簡陋,是在用完的墨水瓶裡灌上煤油,瓶口插個鉛筒,再插上燈芯,點燃了照明。他拿本書,湊著那點兒亮光看,因為離得太近,煤油煙熏得他臉上、鼻子上都是黑的。就這樣,近平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覺。”村民王憲平說。

“炕沿上、鋪蓋上、枕頭邊上,全都是書。現在回憶起來,近平他們住的那個窯洞特別溫暖,也特別神奇,就像是知識的寶庫。”村民武暉回憶說。

“他讀書注重分析對比。”雷平生說,習近平會就一個觀點、一個史實找出很多相關的參考書籍來閱讀比較,從不同的側面去了解和分析這個問題。同時,他會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觀點,也跟別人進行討論。他看書經常是幾本書同時看,有對比,有分析,不但比較幾種說法的同異,也推敲作者為什麼這麼說,正所謂“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雷平生確信,“直到今天,近平依然保持著40多年前養成的學習習慣”。

后來成為總書記的習近平說:“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陝北高原是根

40多年前的陝北黃土高原自然環境惡劣,勞動十分辛苦。“最初,北京知青們不適應這裡的環境,不少人都想離開,很多知青也確實早早地就離開了。”王憲平說。

從1969年到1975年,習近平一共在梁家河待了7年時間,是15個知青中插隊時間最長的。

后來,習近平多次強調,“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對於我們那一代人來說,可以說插隊就是我們‘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陝北老鄉都是善良的,他們沒有因為我們是‘黑幫子弟’而另眼相看。”知青孔丹認為。

“在這7年時間內,他靠自己的苦干實干做出了一番成績。”曾與習近平住同一孔窯洞的知青王燕生說,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發展過程,每個人也都有一個礪練和成長過程,沒有“天生偉大”。后來,習近平在接受採訪時,也講到過剛插隊時的迷茫和后來的轉變。這應該就是所謂的“思想關”。

“1972年到1973年這兩年,是近平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武暉說,“我記得近平跟我聊過:‘我為什麼就不能在梁家河扎根呢?我為什麼就不能留在這裡為老百姓干好事呢?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可以說,近平那個時候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就開始奠定了。”

“當年在窯洞裡,近平有一次跟我拉話時說:‘我餓了,鄉親們給我做飯吃﹔我的衣服臟了,鄉親們給我洗﹔褲子破了,鄉親們給我縫。咱梁家河人對我好,我永遠都記著。’他真的是把老百姓當成自己的親人。”王憲平說。

習近平曾深情地回憶說:“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裡,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

心一直留在的地方

“辦沼氣,辦鐵業社、代銷點、縫紉社、磨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和《梁家河》兩本書介紹了總書記當年插隊期間為百姓做了很多實事,感人至深。”深受感動的張武昌對記者說,“兩個月來,我們吃住在村裡,就是為了更好地搜集素材,努力創作一幅再現歷史、群眾滿意的美術作品,要讓梁家河老百姓看后覺得這就是當年的場景。”

“近平沒過多久就適應了陝北農村的生活。”石春陽繼續回憶說,因為勞動突出,跟群眾關系好,習近平被延川縣委抽調參加農村社會主義教育工作隊,到馮家坪公社趙家河大隊駐點。

在趙家河,有個修廁所的故事至今被人稱道。一次,知青陶海粟到趙家河,看見習近平自己一個人正在翻修一個舊廁所。農村的廁所,不分男女,又臟又臭,陶海粟說:“近平,這個活兒你干不了。”習近平說:“總得有人修!”這樣,習近平把這個舊廁所翻修一新,而且建成了趙家河村有史以來第一個男女分開的廁所。

后來,馮家坪公社對趙家河的整隊工作很滿意,要留習近平繼續工作,但文安驛公社不同意,硬把他要了回去,當梁家河大隊的支部書記。

“近平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辦沼氣。他到四川去考察學習建設沼氣池的技術,回來以后結合我們延川當地的氣候進行研究、施工,在知青住的院子旁邊挖了一個沼氣坑,用水泥打成池子。”石春陽說,梁家河點燃了陝北第一盞沼氣燈。

當時的梁家河,山多地少,老百姓吃不飽飯,修建壩田和梯田能增加土地面積,多打糧食。“近平當了支書以后,帶領社員們在村裡的溝口打了一個淤地壩。”王憲平說,計劃這個事情之初,大家並不支持。因為這個壩的位置在正溝——也就是通往村裡一條必經之路上,在下大雨的時候,這裡的水勢是最大的。“幾百年來,這個位置都沒修過淤地壩。村裡人多數思想比較保守,認為老祖宗沒干成的事,咱肯定也干不成。”

為了打消大家的擔憂,習近平一直給村裡人做工作:這裡打上壩,增加這麼大面積的水澆地,以后梁家河的子子孫孫都會受益。咱說啥也得干成這個事!

打壩期間,習近平起早貪黑,不僅一直在第一線指揮,也一直在第一線勞動,鏟土、打夯、搬大塊石頭砌堤圍,把精力都放在這個工程上了。淤地壩建好以后,確實很堅固,夏季的洪水能夠順利地從泄洪溝流走。

“這塊地至今仍是村裡面積最大、最好的一塊地。”王憲平說。記者在梁家河溝口的淤地壩看到,五六十畝土地被劃分成若干個細分區域,每個區域種植不同的農作物,包括紅薯、豇豆、花生等﹔一旁石砌的泄洪溝靜靜地躺著,仿佛述說著當年的故事。

“1973年至1974年,我參加了這兒的打壩,周圍好幾個村子的村民都參加了,大家干得熱火朝天。如今,40多年過去,這一大片地仍在生產糧食,造福村民。”正在地裡種花生的69歲村民王毅動情地說。

“近平在當梁家河村支書短短一年多時間裡,就讓這個貧窮落后的村子面貌有了很大變化。村裡人不僅能吃飽穿暖,還可以用沼氣做飯和照明,有灌溉井,有鐵業社,有縫紉社,有代銷點,有磨坊……原來一到青黃不接時就全村出動出去乞討的貧困村庄,在近平一年多的帶領下,變得紅紅火火,一片生機。”當年曾與習近平住同一孔窯洞的知青戴明說。

“近平說:‘當年我人離開了梁家河,但是我的心一直留在這裡。’其實我所理解的‘這裡’,並不是單指我們梁家河,而是指我們中國每一個普通的小村庄,每一個平凡的老百姓。”王憲平這樣認為。

關鍵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從《共產黨宣言》發表到今天,170年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馬克思主義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來說仍然是完全正確的。

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梁家河時期的青年習近平就注意熟讀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在20世紀70年代,馬克思列寧主義一些經典著作,如《共產黨宣言》《法蘭西內戰》《哥達綱領批判》《反杜林論》《國家與革命》等,是要求和鼓勵學習的,也是近平反復閱讀學習過的。”雷平生回憶說,習近平每次去“五七”干校探親或外出,總能帶回來一些新書。有一次,他帶回來厚厚一本郭大力和王亞南翻譯的《資本論》,躺在炕上專注地閱讀。過后,他對我議論起這部著作,談了很多關於《資本論》不同版本沿革的知識,說《資本論》的翻譯版本研究很重要,並特別推崇郭大力和王亞南這個譯本。他說,這兩位翻譯家同時也是社會學者,一生矢志不渝翻譯和介紹馬克思主義著作到中國來,他們一生都在做這件事。習近平講到他們的執著和毅力,即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矢志以恆,一以貫之,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夙願。

雷平生說,習近平讀哲學書籍,主要還是讀馬列主義哲學。他下了很大功夫去閱讀研究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証唯物主義。

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與青年學生分享自己的讀書經歷和心得:“那時候我讀了一些馬列著作,15歲的我已經有了獨立思考能力,在讀書過程中通過不斷重新審視,達到否定之否定、溫故而知新,慢慢覺得馬克思主義確實是真理,中國共產黨領導確實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選擇,我們走的社會主義道路確實是一條必由之路。這種通過自己思考、認識得出的結論,就會堅定不移。”

插隊期間,習近平多次寫了入黨申請書,積極要求進步。“他反反復復寫入黨申請書,交到組織上很多次,但是每一次都遭到冷遇,主要原因就是他父親習仲勛的所謂‘問題’。”王憲平說,但是習近平沒有放棄,他一次又一次地寫入黨申請書。而且,他工作努力,群眾反映很好,完全符合一個共產黨員的標准。習近平終於入了黨。

習近平說過,上山下鄉的經歷對我們影響是相當深的,形成了一種情結叫“黃土情結”。在遇到困難時想到這些,就會感到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來選擇,如何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關鍵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思想和實踐的起點

回望梁家河,習近平曾經講道:“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最大的收獲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這是我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

“梁家河是探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想起點、實踐起點和情感起點的地方。”張武昌以藝術家的敏感這樣說。

“我們讀了很多書,但書裡有很多水分,隻有和群眾結合,才能把水分蒸發掉,得到真正的知識。”習近平這樣說過。

“近平離開中學走上社會的第一步就是在梁家河,雖然艱難困苦,但這段經歷磨練了他的意志,也讓他從走上社會之初就與最底層的中國農民同甘苦共患難,榮辱與共,由此培養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斷的深厚感情——從心底裡熱愛人民,把老百姓擱在心裡——這可是哪一所高等學府、哪一座象牙塔裡都學不到的真東西。”王憲平認為。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回延川縣梁家河村看望父老鄉親時深情地說:“當時我離開梁家河,人雖然走了,但是心還留在這裡。那時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條件、有機會,我要從政,做一些為老百姓辦好事的工作。”

“為群眾做實事是他始終不渝的信念。”陶海粟認為,對於習近平來說,這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也不是什麼被灌輸的教導,而是早在陝北7年裡,在和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掙扎著生存的普通老百姓牽手共度時艱中,就油然而生的、鑄入血液中的信念。對他來說,這不是自己升遷業績的籌碼,而是沒有其他任何興趣能夠替代的人生樂事。

1969年1月曾與習近平坐同一趟知青專列到延川縣插隊的知青艾平認為,梁家河的經歷讓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和實踐的根基深深扎在中國最廣闊的土地上,扎在最廣闊的人民群眾基礎上。習近平在農村扎根7年,深深了解中國的實際情況。因此,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一系列舉措都非常務實,著眼於解決一系列民生問題和發展問題。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今天的梁家河人已經闊步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17年梁家河村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820萬元,比上年增加152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20826元,比上年增長15.7%。

“變化一天一個樣,過上了祖祖輩輩夢想的生活。”一位村民對記者說。

(本文部分資料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中央黨校採訪實錄編輯室著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

(責編:謝倩、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