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要聞聯播
分享

(深閱讀·防止扶貧形式主義①)

向“數字脫貧”“拍腦袋規劃”說不

脫貧賬目不取巧,項目規劃不脫節 

記者 楊文明

2018年05月16日10: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防止形式主義,扶真貧、真扶貧,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扎實,脫貧結果必須真實。他還深刻指出了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的主要表現。

  2018年是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黨員領導干部有哪些好方法、硬舉措來防止和解決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等傾向性、苗頭性問題?記者日前深入雲南、安徽、貴州等多個脫貧攻堅重點地區進行調研。

  ——編 者 

        

  發展產業、提高收入,對貧困地區群眾而言尤為重要。但在一些地方,“通過‘巧算’收入賬”,“以拔高收入的方式實現假脫貧”﹔“有的發展產業不進行調查研究,靠拍腦袋決策”,“扶貧項目和貧困戶產業需求嚴重脫節”。

  如何防止“巧算賬”式的數字脫貧?如何避免“拍腦袋”式的產業規劃,從而實現穩定脫貧?記者在雲南省大理、昭通兩地的多個縣鄉村進行了採訪。

  摸清貧困群眾生活狀況

  做扎實調查,講明白政策

  從滇西北的大理,到滇東北的昭通,記者採訪過的10多戶貧困戶,沒有一家說得清家裡的收入。很多貧困戶倒不是刻意隱瞞,而是自己也不知道家裡到底有多少收入。昭通市永善縣馬楠鄉黨委委員楊友澤坦言,要想摸清貧困群眾生活狀況,得比貧困群眾更了解群眾的家底才行。

  除了對自己家底不甚清楚的以外,刻意隱瞞自家收入的也有。有基層干部表示,“有的村裡全村幾乎都說自家沒存款,可是一家金融機構統計顯示,這個村組光在這一家機構就有五六百萬元的存款。”

  一些基層干部表示,要客觀看待、充分理解農戶少報收入這一現象,“一來農村有不願意露富的傳統民風﹔二來部分農戶害怕自己收入超過脫貧標准后就沒了相應政策扶持。實際上現在脫貧不脫政策,扶貧政策已經逐步穩定,貧困戶沒有必要隱瞞收入。”

  針對一些隱瞞收入爭當貧困戶的現象,多位基層干部認為,一方面要向群眾講清楚政策的穩定性,讓貧困戶不故意虛報,另一方面也要做實入戶調查,不能讓故意少報收入者佔便宜。

  脫貧收支不能“巧算賬”

  錢同群眾算,賬要群眾認

  脫沒脫貧,如何做到“同群眾一起算賬,要群眾認賬”?

  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老君山鎮新生村第一書記趙麗苗表示,判斷一戶是否脫貧,要綜合考慮家庭收支情況,“關鍵看是否符合‘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建檔立卡貧困戶收入略高於年人均收入3000元,但仍然進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名單,最主要的原因是“住房安全無法保障”。特別是在部分少數民族聚居的高寒山區,少數群眾此前仍住在杈杈房、土坯房中,如果不進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很難實現安全保障。

  昭通市綏江縣新灘鎮石龍村村干部說,他們常在村裡跑,哪家實際多少畝地、在哪裡打工,還是很難瞞得住的,“公認的貧困戶肯定是進了,少數沒進的找上門來我們就一筆筆給他算賬。”

  在劍川縣老君山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家門口都貼著一張幫扶情況明白卡,致貧原因、扶貧舉措、收入情況一目了然。“脫貧時都需要貧困戶自己簽字認賬。”趙麗苗說,“算清楚賬,貧困戶才能認賬。工資性收入、養殖種植等生產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土地流轉收入等幾項加在一起,收入其實是能算清的。”

  實際上,由於脫貧驗收需要第三方入戶調查,在對貧困戶脫貧出列算賬時,大多數地方會相對保守地估算貧困戶收入。

  “計算養殖收入,需要按照出欄數而不是存欄數﹔一個人外出務工10個月,我們往往隻能給他計算八九個月的收入,因為有可能第一個月並沒有找到工作,此外務工收入一般還要剔除掉部分交通及必要生活成本開支。”楊友澤說,在脫貧出列時更要從緊把握,避免“數字脫貧”。

  “脫貧攻堅過程中,紀檢部門一定要強化執紀監督,對‘數字脫貧’等問題緊盯不放、絕不手軟,以嚴監督嚴查處,嚴防脫貧走形式。”大理州劍川縣紀委書記趙桂海說。

  產業規劃不能“拍腦袋”

  同意願相符,和需求對接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貧困地區發展產業越來越注重調查研究,“必須尊重群眾意願”成了發展扶貧項目的硬杠杠。“去年讓養雞、今年讓養羊、明年讓種藥材”這種“拍腦袋決策”越來越少。

  “‘都知道山區種玉米洋芋等糧食作物不行,但是不知道種什麼才行’非常普遍。”永善縣茂林鎮甘杉村黨支部原書記譚德才表示,貧困地區產業規劃需要黨委和政府、企業大戶的指導和引導,幫著找出路。

  調動貧困戶自身的積極性尤為重要。“一個人打工,基本上全家人平均收入就過了貧困線,隻要有打工意願,政府免費提供培訓,同時幫助聯系打工機會。”劍川縣老君山鎮黨委書記王梧興說,發展產業更重要的作用在於解決無法外出務工者就近打工的問題。

  “防止返貧,需要村裡產業帶動。”譚德才說,現在還沒有脫貧的,多半是家裡有老人孩子或者有病人,離不開農村的家庭,“要脫貧就要發展產業,沒有產業,脫貧攻堅就沒有持續支撐,貧困戶也很容易返貧,無法實現穩定脫貧。”

  一畝兩畝不是產業。記者調查發現,貧困地區想要培育一個產業並不容易。農民種植養殖技術不過關、引進的企業持續虧損……“資金、技術、市場,隨便哪個環節出點問題,基本上就會前功盡棄。”王梧興說。

  即便是產業前景很好,產業規劃及推廣過程中也要充分尊重貧困群眾的意願,發揮好政府引導示范作用。有一家企業有意願在老君山鎮流轉土地進行種薯種植,連同土地流轉收入、就近務工收入、分紅收入,能比現在翻好幾番,干部們本以為老百姓會舉雙手歡迎,但由於需要推平老百姓田埂做農田基礎設施,不少群眾擔心沒了田埂以后沒法確認哪塊地是自家的,並沒有同意。

  王梧興說:“脫貧、產業、市場、農戶幾者之間,政府如何作為,如何找到平衡點和突破點,如何防范風險?並不是簡單的行政命令或者哪一方一廂情願就可以實現的。”如今,項目暫停,老君山鎮計劃繼續深入做好群眾工作,或者先示范性種植一片,打消群眾顧慮后再穩步推開。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16日 04 版)

(責編:馬媛、楊麗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