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2日07: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仲春時節的海南,山青海碧,日暖風輕。在這個美好的季節裡,各國嘉賓匯聚一堂,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海南有一首民歌唱道:“久久不見久久見,久久見過還想見。”今天,有機會在此同各位新老朋友見面,我感到十分高興。
——摘自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2018年4月10日)
背景資料:
久久不見久久見:《久久不見久久見》是一首用海南方言演唱的歌曲,創作靈感來源於黎族聚居區的民歌,歌詞婉轉、深情,旋律美妙、動人,是瓊州大地廣為傳唱的經典。
這首歌是由有著“海南王洛賓”之稱的謝文經在海南民間採風時創作的。
據報道,上個世紀50年代初開始,廣東民族歌舞團民歌歌手謝文經,與李超然、陳元甫、韓應疇、潘克等人組成音樂創作組,深入海南黎村苗寨採風。在那個沒有錄音機、錄像機等現代化設備的年代,他們通過民間歌手的心傳口授,一句一字地跟著學唱、記譜,再進行改編創作,最后再搬到舞台上唱,或者灌制唱片。
1979年,謝文經再到五指山市水滿鄉採風,當地民歌手王貴安看到他非常熱情,拍著他的背說:“呀,文經啊,你來了,真是久久不見久久見哦。”謝文經脫口而出接話道:“久久相見才有味嘛!”遠處是巍峨的五指山,近處是久久未見的好朋友,謝文經被這一美好瞬間所打動,於是便有了創作這首歌的靈感。
1986年,謝文經在首屆“三月三”節慶活動中清唱這首歌后,這首歌迅速得以傳唱。在海南中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人們在節慶活動和日常勞作中,都會情不自禁哼唱起這首民歌。至今,這首歌仍然是介紹海南音樂文化的窗口之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