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解碼中國基本方略(12):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

記者  任成琦

2018年01月24日07: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7年,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香港九龍尖沙咀中心附近國旗、區旗飄揚。
  新華社記者 盧炳輝攝

2017年12月19日,江蘇公安邊防總隊連雲港支隊西墅邊防派出所民警來到駐地幼兒園,與小朋友們喜迎澳門回歸18周年。
  鄭永波 丁小添攝(人民視覺)

在第十屆海峽兩岸文博會上,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在介紹自己的創意作品。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攝

2017年7月31日,2000余名香港青年在浙江大學觀看兩地青年共同參與的演出。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攝

2017年11月,台灣社區交流參訪團到訪江蘇蘇州御苑家園社區。
  王建康攝(人民視覺)

1月4日,來自港澳等地的大學生,在江蘇南通歷史文化展示中心體驗剪紙。
  許叢軍攝(人民視覺)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就新時期做好港澳台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就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香港、澳門和兩岸關系發展指明方向,擘畫藍圖。

展望未來,隻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推動“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夠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風採仍浪漫 魅力勝往昔

十九大報告中5次提到港澳,並在3處展開論述。報告把堅持“一國兩制”確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這是香港回歸祖國后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的新發展新定位,也是“一國兩制”事業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和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新發展新定位。

十九大將堅持“一國兩制”上升為黨和國家的一個基本方略,這是一個不斷遞進的歷史脈絡。

歷史俱往矣。時光上溯到改革開放初期的年代,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並以此為指引,通過外交談判,順利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香港和澳門問題,一雪百年恥辱。

20年來,香港依托祖國、面向世界、益以新創,不斷塑造自己的現代化風貌。香港中西合璧的風採浪漫依然,活力之都的魅力更勝往昔。20年間,“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就像一棵幼苗,在風雨中茁壯成長,結出了累累碩果。

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特區政府的治理效能、法治水平等多項指標均比回歸前大幅提升。香港抵御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鞏固了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繼續被眾多國際機構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對外交往日益活躍。

對比回歸前的經濟持續下滑,營商環境惡化,治安不靖,投資者卻步,回歸后十幾年來,澳門經濟繁榮、民生改善、民主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澳門特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感慨地說:“今天的澳門,大街小巷游人如織、東西文化有機融合,世界文化遺產在這裡迎接八方來客、蜚聲國際的頂級演出在這裡綻放別樣異彩……”

實踐充分証明,“一國兩制”是歷史遺留的港澳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港澳回歸后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方向必堅守 發展須融入

作為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一國兩制”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當前,“一國兩制”在港澳的實踐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拿香港來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制度還需完善,對國家歷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傳有待加強,社會在一些重大政治法律問題上還缺乏共識,經濟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傳統優勢相對減弱,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住房等民生問題比較突出。

解決這些問題,滿足港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歸根到底是要堅守方向、踩實步伐,全面准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首要是做到“四個不”,即確保“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走樣、不變形。把維護中央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是落實“四個不”的關鍵和核心。

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方面,隻有“一國”之責,沒有“兩制”之分。十九大報告點出履行憲制責任的問題,值得港澳社會認真思考。“憲法意識、憲法精神”對“一國兩制”事業和港澳是“福”、是“根”、是“本”,是“定海神針”。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這表明中央新的發展思路,即強調港澳特區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與內地的互利合作與緊密聯系。為此報告還明確提出,要制定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

香港和澳門各界應做好功課,找到“國家所需”與“自身所長”的對接口,扮演應有角色,發揮更大功能。澳門城市大學助理校長葉桂平表示,在共同推進大灣區建設過程中,澳門可以發揮“一國兩制”、國際貿易自由港、國際聯系網絡較為廣泛等優勢,圍繞“一個中心、一個平台、一個基地”的定位,與大灣區兄弟城市攜手打造國際一流灣區。

和平促統一 分裂絕不容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准確把握兩岸關系的歷史和現實,圍繞兩岸關系、祖國統一及對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不僅極大完善、豐富和發展了國家和平統一思想理論,而且對新形勢下開展對台工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十九大報告則明確宣示,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和文化往來,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反對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我們認為,這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我們將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因為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

習近平同時強調,“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這一全新論述對國家統一問題進行了系統而深刻的思考,豐富了“一國兩制”的內容主張,為未來構建“一國兩制”台灣模式提供了具體的政策指向。

當前島內政局發生重大變化,台海局勢趨於復雜嚴峻。但我們對台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我們將繼續堅持 “九二共識”,反對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動。

十九大報告強調,“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關鍵”。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

大陸一方面確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不變,另一方面堅持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反對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動,有利於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有利於維護國家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有利於國家長治久安。

兩岸一家親 共圓中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系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我們要保持自身發展勢頭,同時採取正確政策措施做好台灣工作。”

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和兩岸實力對比差距的不斷拉大,大陸處理兩岸問題的能力與自信也不斷增強。隻要大陸保持自身發展的良好勢頭,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就能牢牢把握兩岸關系發展的主導權,必將為實現國家最終統一積累和創造越來越多的有利條件。

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出的推進兩岸和平統一進程的新思路,是新形勢下大陸對台政策的核心內容與重要抓手。

融合發展的具體內涵,是在繼續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的基礎上,通過凝聚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並不斷用真誠、善意、親情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的方式,來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新思路,是實現 “兩岸命運共同體”“兩岸心靈契合”的重要途徑。

國台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大陸有關部門此前已相繼出台多項便利台灣學生來大陸學習和就業的政策措施。下一步,國台辦將會同有關部門,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台灣同胞福祉。

骨肉相連,血濃於水。不論是幾百年前跨越“黑水溝”到台灣“討生活”,還是幾十年前遷徙到台灣,廣大台灣同胞都是我們的骨肉兄弟。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兩岸聯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兩岸更是割舍不斷的命運共同體,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說到底,中國是包括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在內的海內外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家園。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