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願我們體面地老去

曲哲涵

2017年12月26日15: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既要做強養老產業,改善養老機構、設施和消費品供給總量不足且品質不高的現狀,又要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對現有公共服務進行“適老化”改造,盡可能減緩“一起變老”對社會、家庭和個人的沖擊

  

  前些日子,微信圈裡熱傳一則反映日本老年社會現狀的帖子——《如果今早我沒有拉開窗帘,麻煩您幫我料理后事》,說的是一位91歲的獨居老奶奶伊藤千惠子,擔心自己死后不能及時被人發覺,拜托鄰居每天早晨看一眼她的窗帘是否拉開。

  伊藤千惠子居住的小區建於上世紀60年代,曾是東京最大的社區。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小區往昔的歡騰熱鬧已不復存在,到處是乏人照料、生活孤獨的老年人。甚至每年夏天高溫時段,這裡都有獨居老人死於家中……

  曾經充滿活力的社區垂垂老矣,令人惋嘆。如今,中國也一隻腳步入老年社會——城市家庭的少子化已成趨勢,即便是在生育意願相對較高的農村,由於年輕人普遍外出打工,50歲、60歲一代人照顧70歲、80歲一代人的情形也非常普遍。50年后,我們會不會也像千惠子那樣,靠一扇窗來維系與外界的聯絡?這個問題,不敢去想,卻必須要面對。

  如何讓人們體面地老去?一方面,應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優化人口結構,降低人口撫養比﹔做大社會財富蛋糕,增加養老金儲備,夯實養老物質基礎,這是應對“老年危機”的根本。另一方面,應積極建設“適老化”的社會環境,發展養老產業、提升養老公共服務水平,盡可能減緩“一起變老”帶給社會、家庭、個人的沖擊。

  目前,我國的養老產業發展還比較粗放,養老設施、養老機構供給總量不足且品質不高,老年消費品市場魚龍混雜,少有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2016年《老齡產業發展報告》顯示,國內老年日用品類較缺乏,老齡生活所需器械及護理用品質量喜憂參半,老年文化用品開發生產不足。日本市場的老齡用品超過4萬種,我國隻有2000多種,是日本的1/20。

  改變這種現狀,需要加強統籌規劃,加大對老年產業的扶持力度。比如根據老年人口的年齡分布、區域分布、經濟收入分布及變化趨勢等,做好老年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特別是順應科技發展潮流並適應未來人口結構,做好智能化養老產業規劃,鼓勵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加大在項目審批、用地審批、信貸優惠、稅收減免、公用事業收費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使老年產業成長壯大。

  說起嬰幼兒產品,“強生”“好孩子”等一大批品牌會從我們腦海中蹦出來。可說起老年人消費品,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又有幾個?電視購物節目中那些老年產品你方唱罷我登場,賺了一筆就跑路……老年用品市場藍海廣闊,需要有一批商家踏實打造百年老店,更需要監管部門積極作為,維護老年人權益,讓他們享受更優質的晚年生活。

  在完善養老公共服務體系方面,也還有很多文章可做。這些年,一個“廣場舞”的問題就搞得很多社區物業、基層管理部門人仰馬翻。事實上,隻要開闊思路、整合資源,場地難題並非無解。比如可以改造社區樓頂,加上隔音防護欄,建成小型場地﹔也可以分時段租用學校操場,“孩子回家,奶奶起舞”,提高公共資源的利用率。再比如,針對缺乏配套養老設施用地、用房的老舊社區,政府可以出資或向社會募資,從居民手中購買一些住宅,改造成“老年活動室”。此外,在一些公共場所,休息座椅、老年人專用衛生間等嚴重不足,無障礙輪椅步道更是稀有配置,這些都需要進行“適老化”改造。在完善探親假等政策方面,也有很大改進空間。

  這些年,為了做好公共服務,一些管理者騎單車、下水游泳,進行體驗式調研。面對老年潮,相關管理部門人士不妨也進行“角色扮演”,體驗一下臥床老人獨自在家的飲食、看護需求﹔或者坐上輪椅,在城市大街小巷裡轉上一圈﹔也可以打開電視、廣播搜搜老年人喜歡的節目,實打實感受老年人衣食住行玩的質量,一定會發現很多題目。


  《 人民日報 》( 2017年12月22日 17 版)

(責編:程宏毅、楊麗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