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眾說十九大

熱愛這片土地,創作才會有根——訪作曲家葉小鋼

記者 王 玨

2017年12月18日07: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交響樂起,竹笛、琵琶、塤等民族樂器加入,在中西對話的韻味中,葉小鋼的第五交響樂《魯迅》近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葉小鋼坦言,寫《魯迅》是他的夙願,“黯淡時空中,魯迅是心中永不滅熄之燭照,他不僅昭示生命意義,也讓芸芸眾生深諳人世間深藏不露的教義。寫作《魯迅》音樂,也讓我再次深受人類思想與精神之洗禮。”將“魯迅的世界”化為“世界的魯迅”,讓更多的人聽到中華民族的聲音,葉小鋼的交響樂作品透露著滿滿的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葉小鋼對此深有體會:“以前我們談文化走出去總是顯得缺乏自信,先是透過門縫兒看看外面的情況,再羞羞答答地走出去推介自己,這主要是我們對自身的文化價值認識不足。以音樂為例,我們總是感覺難以比肩西方音樂。這些年在歐美國家的多次演出,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西方社會對中國當代音樂文化還是很關注的。比如在世界知名藝術節德國薩爾州藝術節中,我受邀參加重要場次的演出,除了舉辦兩場《中國故事·大地之歌》專場音樂會、現場實況錄音之外,德國樂團還對我的《臨安七部》《拉姆拉錯》《廣東音樂組曲》等作品進行錄音棚專業錄音。又比如交響作品《喜馬拉雅之光》,通過音樂的語言向世界介紹了西藏壯麗的自然風光、厚重的歷史文化等,令西方觀眾尤其是青年人知道,來自西藏的故事是中國故事中非常精彩的篇章。”

“中國文化走出去需要鼓起勇氣、增強自信,同時也必須強化文化軟實力中的硬功夫。”葉小鋼說,通過藝術語言傳播的價值觀和正能量,能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中國不缺少生動的故事,而是缺少講故事的能力。”就目前中國音樂現狀而言,葉小鋼認為,真正能被稱為高峰的音樂作品不多,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具有國際水准的作品比較少,二是真正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不多。“一個是高大上不夠,一個是接地氣不足。接地氣與高大上是相互促進的。對於音樂工作者來說,作品既要上接高端,也要注重下接地氣,既要創作具有國際水准的高端藝術作品,也要時刻銘記為人民創作音樂。”葉小鋼說。

怎樣用中國音樂講好中國故事,傳達中國好聲音?怎樣寫出讓老百姓滿意、讓全世界同行尊敬的作品?這是葉小鋼思考最多的問題。

“作曲家需要多在生活裡‘泡’,從某種意義上說,好作品應該是用腳‘寫’出來的。採風,包括對當地風土人情的熟悉,對當地民歌和樂器的熟悉,對於作曲家創作來說尤為重要。”葉小鋼說。

創作《魯迅》,葉小鋼曾多次探訪魯迅的足跡,從紹興魯迅故居到上海虹口,以及北京、上海、紹興三地的魯迅紀念館。創作一部電影的音樂,葉小鋼專程趕到廣西體驗民情。感受著那濕漉漉的空氣,看見樹葉一碰就往下掉水的場景,將那種水汪汪的東西、那種潮濕的感覺,化為作品和弦裡的一抹韻味。創作《喜馬拉雅之光》,葉小鋼先后7次前往西藏,前往尼泊爾的藍毗尼進行採風。

“踏踏實實下基層與走馬觀花採採風就是不一樣。文藝工作者隻有永遠同人民在一起,同火熱生活保持密切聯系,藝術之樹才能常青。”葉小鋼說,優秀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於人民,優秀文藝創作都為了人民。音樂創作一方面有技術上的東西,另一方面也有感覺上的東西。這種感覺,也就是創作靈感,很多時候隻能深入當地才能找得到。

這些年,葉小鋼到過全國很多省區市,從北方到南方,到基層考察、演出。在深入實踐的過程中,葉小鋼始終在思考,什麼是本真的藝術。所謂“本”,就是要有根。“藝術的根在哪裡?在人民群眾中間。而要掌握藝術的根,就需要不斷學習:一是向書本學習、向民眾學習﹔二是熱愛腳下這片土地。熱愛這片土地的藝術家,他們的創作、研究都是有根的。”

作為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鋼說,他不僅要身體力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而且還要進一步發揮協會團結引領作用,鼓勵和支持更多音樂家通過不斷地接觸基層、聯系基層,創作出更多適合群眾欣賞、易於被群眾接受的音樂作品。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人民抒懷、為時代放歌,把中華民族優秀文藝推向國際舞台。

《 人民日報 》( 2017年12月18日 04 版)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