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分享

鹽田信服“第三方”——深圳兩協會用專業方式調解矛盾

2017年12月15日09: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白天是老板,晚上是交通巡查員。一天之內,卓勝桓身份轉換,反差不小。

卓勝桓是深圳市興龍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的“掌舵人”。他和深圳市集裝箱拖車運輸協會的200多名“義務巡查員”,每天協助交警處置違停亂停、鳴笛擾民的拖車。

“一睜眼到處是拖車,讓人鬧心。”居民埋怨。

“你說能停哪?”拖車司機無奈。前兩天,司機老江圍著鹽田港兜了一個小時,最后還是把車停在了路邊。“出一趟車賺200元,一張罰單500元,幾天白干。”

鹽田港的興起,既帶來繁華,也引來一些煩惱。

每天進出的13000余輛貨櫃車,其中有8000多輛要在后方陸域停放,但停車位隻有5000個。不查違停,居民不滿﹔查狠了,司機抗議。結果,這事成了“死循環”。

“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促使我們思考,協會應該怎樣更好發揮自身優勢,實現與政府監管的協同治理。”協會黨總支書記羅江曉說。

思路一變天地寬。鹽田區一邊加大停車位供給,一邊發揮拖車協會作用,讓“自己的人管自己的事”。

協會秘書長唐力介紹,協會動員內部黨支部15個、理事單位100余家、運輸企業會員2200余家、運輸車司機3.3萬余人,目前共清理“僵尸”貨櫃車、貨櫃箱1000多個,配合執法部門開具《處罰通知書》5000多份,協助交警處罰拖車違停上萬宗。

在鹽田,帶有“第三方”性質的社會組織,正在社會治理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鹽田區港口物流業發達,發生在運輸行業的勞資糾紛多,和諧勞動關系促進協會應運而生。

協會秘書長曾虹文說:“建立和諧勞動關系,過去是‘政府一頭熱、企業不積極、社會看熱鬧’。現在處理勞動關系,社會化、專業化是一個重要方向。”

今年5月,德邦物流公司全面調整了員工的績效考核方式。過去按件計費,現在是在計件的基礎上,根據貨物大小輕重,進一步精細計價。

“老規矩說改就改,是不是變著法子坑我們?”新方案一出台,員工立即“炸了鍋”,群情激動。

是規則有問題?還是員工反應過度?和諧勞動關系促進協會介入后,詳細調查德邦公司員工的薪資水平,並通過專業人士對績效新規進行核算。

“據調查,德邦公司員工的薪酬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近50%。這証明,德邦並不是一家克扣員工工資的企業。”專職協調員蔡文聰全程參與調解后發現,績效調整對員工總體收入並沒有太大影響。

擺數據,講道理,員工心頭的疑慮漸漸消去。

曾虹文說,相比“老板俱樂部”和“員工俱樂部”,協會作為“第三方”,能更好兼顧雙方利益訴求。在“第三方”專業力量的幫助下,鹽田的勞資糾紛逐年減少,2016年的案件數為1998年建區以來最低。

“十九大提出,要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鹽田區人力資源局副局長劉定權說,“哪些事應由政府負責,哪些事交給社會組織,要有的放矢。勞動關系涉及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政府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管得面面俱到。專業的‘第三方’組織可以彌補政府弱項,為企業和員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記者 呂紹剛)

《 人民日報 》( 2017年12月15日 16 版)

(責編:任一林、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