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分享

新時代奮發新作為

潘旭濤  吳宇軒  郭超凱

2017年11月21日10: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1月16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潮格溫都爾鎮的紅駝宣講隊隊員奔赴牧民家。本報記者 吳 勇攝

11月18日,全國青少年車輛模型教育競賽總決賽在寧夏銀川舉行。新華社記者 王 鵬攝

近日,安徽省濉溪縣劉橋鎮留古村種植的扶貧辣椒喜獲豐收。萬善朝攝(人民視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10月25日,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

十九大閉幕近一個月,全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展現新氣象、奮發新作為。

開啟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

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中國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中國開啟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

11月13日,最新一期全球超算500強榜單發布,中國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連續第四次分列冠亞軍。同時,中國已擁有202個全球最高性能計算機,創歷史新高。到目前為止,中國已連續10次佔據全球超算排行榜最高席位,中國超算時代已經到來。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明確要求。

去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從體制機制、制度建設上先行先試、探索實踐,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為在全國推開積累經驗。連日來,全國各地正在部署改革試點相關工作。目前,在北京、山西、浙江三地,已經有留置措施運用的案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在北京市順義區,偌大的報告廳座無虛席,來自順義區的400余名干部群眾認真聆聽,在2個小時的講座中,響起數十次掌聲。這是由中宣部宣教局等單位主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工程第65場活動。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開啟新時代的新征程。從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到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中國堅忍不拔、鍥而不舍,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

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十九大報告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保証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

十九大閉幕后3天,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細則》。會議強調,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從根本上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根本利益。

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黨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論成就,就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與時俱進。

十九大閉幕后,全國各地各部門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連日來,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河南師范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多所高校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機構。

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不少地方創新形式,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山西省運城建工集團把“微型黨課”設在項目工地上,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開展“崗位建功、爭做標兵”等活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湖北省恩施市建始縣業州鎮船兒島社區黨委創新宣傳方式,通過黨課微視頻讓十九大精神走進百姓家中……

近期,全國多地在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持之以恆正風肅紀以及反腐敗等方面繼續進行探索、推進。尤其是高壓反腐不鬆懈,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近日,安徽、海南等省份陸續啟動十九大后的首輪巡視,同時這也是海南首次探索三級巡視巡察上下聯動,被巡視市縣區黨委在巡視組的指導下同步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專項巡察。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新時代,民生保障事業涌現出新氣象、新作為。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黨的庄嚴承諾。

在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道路上,雲南省河口瑤族自治縣南溪鎮白沙河漁場總經理張本月感觸頗深。張本月有養殖鱘魚的過硬技術,前段時間,在政府支持下,他帶領村裡50多戶村民、建檔立卡貧困戶注冊成立了合作社,取得了養殖出境檢驗檢疫証照。馬上,第一批鱘魚就要通過邊民互市的形式銷往越南。張本月激動地說道:“這些年,我們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許多村民通過互市貿易富了起來。”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教育事業被放在了優先發展的位置上。十九大報告提出“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是黨中央對教育事業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中國教育砥礪前行的新坐標。

今天的中國已有超過1/3的縣達到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認定標准﹔中職教育免學費政策已覆蓋91.5%的學生﹔29個省份實施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政策,涉及考生近8萬名。自2012年中國啟動實施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以來,每年招收的農村和貧困地區學子人數不斷增加,受惠學生由2012年的1萬人擴大到2016年的9.1萬人。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目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正在全國穩步開展。新一輪醫改啟動以來,中國織起全球最大的全民基本醫保網,並建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城鄉居民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准由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17年的450元,政策范圍內門診和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穩定在50%和75%左右。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為落實十九大精神,多個省市政府陸續出台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通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鼓勵創業創新等措施促進就業。

中國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十九大對新時代中國外交作出頂層設計,提出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主張。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離不開大國間的努力。中美關系吸引著世界目光。11月8日至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訪華期間,兩國企業共簽署合作項目34個,金額達2535億美元,雙方合作成果中,涉及“一帶一路”建設、能源、基礎設施、智慧城市等廣泛領域。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中國用實際行動作出了表率。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發表了題為《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 謀求亞太更大發展》的演講。中國聲音、中國方案贏得了在場所有人員的一致認同,短短35分鐘的演講響起了17次熱烈的掌聲。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

近日,在越南峴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用親身行動踐行著這一倡議。44個小時“峴港時間”,17場活動密集排開。習近平再次向世界亮明中國外交大方向:“我們將秉持正確義利觀,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從雙邊到多邊,從大國關系到周邊外交,從中國發展到亞太合作,中國外交大放異彩。針對世界面臨的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中國更加自信地拿出大智慧大擔當大作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世界前途與人類命運提出歷史性、開創性的中國新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正在各方努力下穩步推進。

(責編:宋美琪、楊麗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