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興家坨村行

記者  胡  果

2017年10月31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2017年10月29日

地點:天津市寧河區俵口鎮興家坨村

一夜大風,氣朗天清。趁著周日,兩位書記搭伴下鄉。

一位,是天津市武清區三街村黨支部書記王洪旗﹔一位,是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同為十九大代表,從北京開會回來,兩人一商量,組了個小分隊,直奔寧河區興家坨村,宣講十九大精神。

興家坨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裡海濕地的腹地。村委會裡,擠了四五十號人,代表全村5200多村民、168名黨員。

沒有桌子,沒有麥克風,沒有水杯。找張凳子坐下,李鴻忠說:“今天來,我們講,也想聽大家說。這位王洪旗書記,是十九大天津代表團45個黨代表中唯一的農民代表,他先講!”

“我說幾句心裡話。”王洪旗沒推讓。“去北京前,跟鄉親們聊。聽了總書記的報告,我發現大家想到的,總書記全講到了。特別是鄉村振興戰略,這是咱農民的福分!這5年咱身邊的變化‘欻欻’的,隻要不折騰,一條心,踏踏實實跟黨走,日子肯定還要好。”

“我接著你的話說。歷史性成就,不只是發展奇跡,還有治理奇跡。”李鴻忠在一旁說:“當年八國聯軍就是從天津打到北京去的,當時國力並沒衰落到那個份上,還不是因為一盤散沙。今天的中國世界矚目,歸根結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從嚴治黨,總書記作為全黨的核心、人民的領袖引航掌舵。總書記到江西,有老同志說:‘你呀,不錯嘞!’說出了億萬人民的心聲。十九大開啟新時代,13億多人攥成的拳頭,是世界上最大的拳頭。”

不知誰帶的頭,屋裡響起了掌聲。

“新時代和咱興家坨有啥關系?”村民李保聲問。

“剛才我去村裡串了串門。老於家,三代同堂,孫子9個月大。算一算,到2035年,這孩子19歲。過去提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十九大報告把這個目標提前了15年。2050年又是什麼樣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國。那時老於的孫子34歲,三十而立,趕上了好時代。”李鴻忠說。

“日子好了,可還是擔心,怕生病。”老黨員馬全術說。周圍人點頭。

“你們村收入多少?”李鴻忠問。

“去年人均純收入20685元。”村支書馬榮中答。

“不錯啊。但不能光看平均。報告說2020年全面小康,說的是每家每戶。這方面市裡有幫扶計劃,2013年起搞了4年,去年決定再搞3年。關鍵還是要發展,鄉村振興。特別困難、特殊原因的,民政兜底。總書記提出精准扶貧,就是要創業、產業、幫扶一起上,小康路上一個不能少。”李鴻忠說。

村民於偉站起來:“七裡海濕地全面治理,企業、農家樂停了,生計咋辦?”

“十九大報告強調生態文明,鄉村振興是全面的綜合的。水泡子圈起來干啥用?七裡海是京津冀的腎,腎出問題,就會中毒,就得透析。這是關系子孫的大事情。至於生計,請鄉親們放心,會納入市裡、區裡總體規劃。”李鴻忠說。

“我插一句,”寧河區委書記王洪海說,“寧河正按市裡部署,開始實施產業調整十大工程。搞起來后,將徹底修復七裡海生態,也讓保護區農民獲得更大利益。”

“多好的圖景!有魚蝦、水鳥,還有好空氣、好生活。”李鴻忠說,“同心同德,一磚一瓦加油干,宏偉藍圖會在我們手中變成大廈。”

屋裡騰起一陣笑聲。

時間悄悄過去。走出村委會,興家坨的月亮,升起來了。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31日 06 版)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