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點贊中國·我這五年:我從伐綠變種綠

講述人:黑龍江伊春南岔林業局岩石森林經營所原伐木工人  梁振龍 採訪人:記者  柯仲甲

2017年09月25日08: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及公開報道
  制圖:張芳曼

 

人物感言

停伐之前,我們向青山要木材,可那是坐吃山空。停伐之后,綠能生綠,山能生錢,環境更好了,兜裡更鼓了,綠水青山可不正是個寶貝!

2014年,在我41歲的時候,算是真正放下了伐木的斧頭。在這之前,我和伐木這行當打了20多年的交道。

伐木說來還是挺辛苦的,隻能在冬天進行,因為隻有等溝塘、河流、沼澤地全凍結實了,凍板道修好了才能走車,山上砍下的樹才能運出去。但我們往往在八九月份就開始准備作業了。選定採伐區域后,背上行李卷,我們就上山搭棚子了。冬天在山上賊冷啊,我們吃住都在臨時搭的棚子裡,晚上就支個爐子,整宿整宿地燒,火停下一會兒就冷得不行。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幾十年來我們就是這樣過來的,也為國家建設貢獻了不少木材。打我上山伐木的那天起,就為自己是一名林業職工而感到自豪。

這些年,國家的政策開始變化,我的想法也慢慢發生了改變。樹是越砍越少,山越來越禿,這樹的生長速度遠遠趕不上砍的速度。這樹哪天要是砍沒了,我們靠什麼生活下去?我們的孩子怎麼辦?

我尋思著干點什麼。伊春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高、河流幾乎無污染、晝夜溫差大,發展林下經濟、種植中草藥的優勢很明顯。我就自己摸索著種些穿地龍、平貝,但是效益並不好。

幾年前,我尋思著走出去看看、學學,就和另一個哥們兒一塊兒,上吉林走了幾趟。幾番下來,最終我決定試試種植返魂草。為什麼呢?聽人說這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能夠全草入藥。還有它就跟韭菜似的,種一年、年年刈,一年種植、多年收益。前期稍微嬌氣點兒,后期粗放型管理,種起來也方便。

這玩意兒,我看行!沒多想,我就買了種子回來,在伐木之余給自己攬了點“外快”。但后來的經歷証明,這種一年、年年刈的玩意兒,並沒有種韭菜那麼簡單。我一直摸索了兩三年,才積累了一些經驗。到了2013年的時候,種植水准才慢慢穩定下來。

正當我種植中草藥慢慢進入門道的時候,2014年,國家林業局、財政部在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啟動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試點。作為重點國有林區,我們伊春就全面停止了商業性採伐。大家都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整的這個中草藥種植,竟然對上了國家大政策的路子。

因為我起步早、有經驗,無論是岩石所、還是南岔區,對我都很支持,所裡還給我免了地租。現在我的種植面積已經有100畝左右,每年收入能有個小20萬塊錢。整個區裡種植返魂草的職工也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有快4000畝了。

不僅僅是返魂草,其他藥材大家也開始種。今年,我又種了10來畝甜葉菊,它能提取甜菊糖苷作為食品添加劑,市場反響不錯。

回想這些年來的經歷,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綠水青山真是個寶貝。停伐之后,山上的樹雖然還在緩慢恢復中,但這幾年明顯能感覺到生態環境在好轉。

現在,市裡好多人還專門慕名跑來旅游,我們真的是嘗到了綠水青山帶來的甜頭。

統籌:本版編輯  許  諾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25日 04 版)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