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
分享

潛得更深

“蛟龍”探海 暢游深藍

記者  劉詩瑤

2017年09月25日08: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透過潛水器的窗戶,看到海底熱液噴口周圍爬滿了盲蝦,美麗的水母四處游動,還有碩大的海參緩緩爬行,原來深海如此熱鬧。”至今,唐嘉陵都記得2014年駕駛蛟龍號下潛到3780米海底看到的震撼景象。

唐嘉陵是蛟龍號的潛航員,曾成功完成72次下潛,其中8次下潛深度超過6500米,最大下潛深度7062米。

“蛟龍號潛得越來越深了。”這是整個深潛團隊最為驕傲的事。下潛深度是國家深海探索能力的象征,在世界科考作業型載人潛水器中,隻有蛟龍號能達到7000米的工作深度。

“蛟龍號的成果越來越多了。”唐嘉陵說,蛟龍號能像直升機一樣,對直徑幾厘米的目標精准作業。2013年至今,蛟龍號奔赴七大海區,不僅協助調查我國深海礦區資源,還將科學家載到深海開辟了深淵科學研究的新領域。

“蛟龍號也潛得越來越‘溜’了。”唐嘉陵說,在深潛團隊十幾年如一日的精心呵護下,蛟龍號的狀態越來越好。比如今年結束的大洋38航次,在海上138天內總共下潛30次,效率基本達到國際一流。

“我是國家深潛事業的參與者和見証者。和蛟龍號朝夕相處,更加理解了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容不得半點鬆懈。”唐嘉陵說,整個深潛團隊心裡始終繃緊了弦,要爭分奪秒地執行深海科考任務,充分發揮大型深海裝備為國家服務的職責,爭取在激烈的海洋競爭中奪得先機。

點 睛

蛟龍號作為我國正在應用的唯一一艘深海載人潛水器,在探索深海中有重要作用。目前,蛟龍號長達5年的試驗性應用航次任務已經收官,轉入業務化運行階段,將更高頻次、更長時間地下潛。根據未來不同的科考需求,譜系化的潛水器正在加緊研發。隨著“蛟龍探海”等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部署的重大工程逐步推進,我國深海事業必將迎來新的高峰。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25日 10 版)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