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5日08:5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8月3日,西南交通大學實驗室,新能源空鐵團隊正加班加點,為列車做最后的優化設計。
“新能源空鐵全國第一條商業化線路長約10公裡,希望今年能在川落地。”團隊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翟婉明說。
科研人員滾燙的成果轉化熱情,源於西南交大的一項改革——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
這項改革,堪比科技領域的“小崗村試驗”。
改革,始於幾年前的一個發問。
“辛辛苦苦搞轉化,一旦成功了,我和團隊能拿多少?”發問的,是西南交大一位教授﹔被問的,是剛接任西南交大國家大學科技園副總經理的康凱寧。
康凱寧發現,按規定,職務科技成果歸學校所有,發明人隻能獲得獎勵,並沒有所有權。學校每年都有不少科技成果誕生,卻基本躺在論文紙上“睡大覺”。2010年到2012年3年間,西南交大隻有7項專利得到轉化。
這並非西南交大一家的問題。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全國高校撥入科技經費1170億元,專利許可及轉讓收入僅4.34億元,扣除委托研發經費390億元,科技成果轉化率不到百分之一。
發明人拿不走收益,高校完不成科技成果轉化,政府得不到科技型企業。這樣的“三輸”局面怎麼破?
破局,始於一份協議。
2010年7月,西南交大一位教授和科技園簽署協議,將其主研的某項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在教授、高校之間“分了”,用所有權來激勵發明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改革迅速見效。
第一個簽約的教授歷經3年研發,最終將成果變成產品,如今年銷售額逾4000萬元。去年1月,西南交大正式印發文件,明確學校與發明人(或團隊)按30%、70%比例共享成果所有權。此后一年內,學校對157項職務科技成果進行確權分割,在此基礎上成立了8家科技型公司。(記者 劉裕國 王明峰 梁小琴)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05日 12 版)
相關專題 |
· 砥礪奮進的五年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