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擁有二十二萬平方公裡森林、五點五萬平方公裡自然濕地

綠水青山:龍江有張綠名片

記者  柯仲甲

2017年08月15日07: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年來,黑龍江東北虎等珍稀物種的人工繁育及野化訓練成效顯著。

中俄界湖——興凱湖的生態得到了當地良好的保護。
  陳寶林攝

 

黑龍江濕地眾多,吸引了大量鳥類棲息、繁殖。
  資料圖片

 

 

 

扎龍自然保護區近年來環境不斷改善,成為丹頂鶴的主要繁殖地之一。
  資料圖片

浩瀚的大森林,充沛的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濕地面積佔全國自然濕地總面積的1/8——怎不讓人心曠神怡?

廣袤遼闊的黑土地、世界知名的黃金奶源帶、7600萬畝綠色有機食品認証面積——有誰能不心生向往?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黑龍江省依托整體性生態化優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做大做強綠色生態農業,向生態要紅利、向綠色要發展,奮力書寫“生態保護優先”和綠色生態產業富省惠民的幸福篇章。

保護生態既是重大責任,也是黑龍江轉型發展的戰略支撐

“把這林子給護好啰,這些家伙才願意在這兒安家。他們實打實的是在用腳給咱林區的生態環境投票呢!”說起近年來林區逐步增多的野生東北虎,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綏陽林業局的巡護員梁奉恩充滿了自豪與期待,“保護好東北虎,其實就是在保護咱們自己。”

誰能想到,如今的世界自然基金會優秀東北虎巡護員梁奉恩,曾是一名扛著槍、帶著獵犬叱咤林間的打獵高手。

梁奉恩的轉身,映射的是“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理念在森工林區,在龍江大地生根發芽、深入人心的過程。2014年,梁奉恩所在的黑龍江森工系統全面停止商業性採伐,“黑龍江森工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上責無旁貸。”黑龍江省森工總局黨委書記李坤介紹,森工系統下大氣力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截至2016年底,黑龍江國有重點林區林地面積8.6萬平方公裡,活立木總蓄積9.1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5.1%。

黑龍江著眼全局,立體化保護生態環境。

濕地是城市的腎,也是珍稀鳥類的安身之所。黑龍江扎實保護各種類型的濕地,生態好,鳥兒自然來——佔全球1/3的800多隻丹頂鶴、佔全球近1/7的400多隻東方白鸛“落戶”黑龍江……

黑土地是百姓的根,也是糧食安全的戰略支撐。在保証糧食總量不降低、生產效益不下降的前提下,黑龍江大規模實施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的“三減”行動,推廣精准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側深施肥農機,施用有機肥、推廣秸稈還田等。初步統計,今年以來,全省落實農業“三減”高標准示范面積3054萬畝,比上年增加1814萬畝,有機肥施用量1300萬畝,綠色有機食品認証面積7600萬畝。

立足整體性生態化優勢,在具備鮮明供給優勢的領域持續發力

“總書記的‘兩山論’,堅定了我們在轉型關鍵期的方向與信心。”伊春相關負責同志說。

林都伊春在2013年提前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並逐步走出了發展林業經濟、森林旅游的轉型之路。

“全球經濟發展的經驗表明,在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后,人民群眾的健康性、時尚性、娛樂性消費支出將大幅增加,此時,綠色發展將扮演重要角色。”黑龍江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基於這個判斷,黑龍江發揮整體性生態化的優勢,大力發展國內有總需求增長空間、黑龍江又有鮮明供給優勢的高品質生態有機食品及其深加工和旅游養老健康體育等服務性關聯產業。”

喝天然山泉水,住林間小木屋,呼吸新鮮好空氣,每天還有“下午茶”……如此愜意的生活環境,居然是為森林豬特別打造的。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森林豬,肉質特別鮮嫩,價格比一般的豬肉高很多。”伊春寶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宋學民說,公司看准了伊春森林密集、整體性生態環境好的優勢,投資建設了151個森林豬生態放牧場,每年可向市場提供15萬頭商品豬。

2016年,黑龍江在已建成182個單體存欄1200頭奶牛場的基礎上,又投入43億元,拉動社會投資201億元,建設300頭以上規模奶牛場146個、300頭以上規模肉牛場210個、3000頭以上規模生豬場197個,實現畜牧業產值1854.8億元,轉化糧食300億斤。

“黑龍江22萬平方公裡森林、5.5萬平方公裡自然濕地帶給人們最珍貴的產品,就是空氣中富含的負氧離子。黑龍江很多地方負氧離子含量在1萬個/立方厘米以上,遠超世界衛生組織關於清新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的標准。這就為我們發展生態旅游提供了重要支撐。”黑龍江省旅游委主任錫東光介紹,近年來,黑龍江依托整體性生態化優勢,打造夏季森林避暑、冬季賞冰樂雪的系列精品旅游產品,大力推動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黑龍江旅游業實現收入在全省GDP中所佔比重為10.42%,旅游產業的拉動效應和帶動經濟發展的后勁不斷顯現。

整體性生態化優勢還有力促進了以旅游為核心的健康、養老、體育等服務性關聯產業融合發展。2017年,黑龍江馬拉鬆系列賽事將從3場增加到9場,涵蓋火山、油田、森林、濕地、農田、冰雪等特色線路。2016年夏季來黑龍江旅居度假的外地老年人達124萬人,“夏季養老在龍江”的觀念廣受認可。融合建筑文化、時尚文化、生態旅游、音樂文化的“迷人的哈爾濱之夏”旅游活動已連續舉辦5年,哈爾濱的夏季旅游收入也從2012年的244.3億元上升到2016年的459.2億元。

生態產業釋放長期紅利,推動轉型、帶動就業、造福百姓

曾有專業機構測算表明,黑龍江森林涵養水源500多億立方米,黑龍江森林生態及濕地生態效益總價值達1.8萬億元。這些寶貴的生態資源,如今正通過一系列戰略性的舉措,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經濟資源。

今年1月16日,黑龍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開幕,一組數據引起了代表們的關注:全省能源工業2012年佔經濟總量的20%,2016年下降到8%。2016年經濟總量比2012年增加1600多億元,但能源工業已比2012年減少1587億元,這一增一減,說明黑龍江在能源工業之外形成了3000多億元的經濟總量。

這3000億元從哪裡來?細細推敲,其中很大一部分便來自於既有國內總需求增長空間,黑龍江又具備鮮明供給優勢的高品質生態有機食品及其深加工和旅游養老健康體育等服務性關聯產業。

圍繞這些領域的戰略性改革措施,正為黑龍江的轉型發展、民生改善提供強勁動力。

三組連續兩年保持高速增長的大數據背后,正是這些舉措在發揮作用——

2016年,全省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894.9萬人次,在2015年增長14.3%的基礎上,又增長12.7%,哈爾濱機場旅客吞吐量躍居東北之首﹔

2016年,省外銀行卡在黑龍江刷卡交易額達2302億元,在2015年增長50.1%的基礎上,又增長39.4%﹔

2016年,省外手機漫游入省用戶達8211.3萬戶,在2015年增長31.2%的基礎上,又增長14.2%……

生態產業的發展吸引了大量外部需求,給黑龍江帶來了經濟總量的變化,更實實在在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和創業機會。

如今,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動下,120萬農民依托黑龍江多年來積累的綠色生態農業優勢勇闖市場,實現創業收入230億元,帶動就業238萬人。來自生態旅游領域的數據顯示,旅游產業從業人員達200多萬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正以鏗鏘有力的步伐,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而在龍江大地上發生的這些變化,也向外界宣告:這條路,走對了!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15日 12 版)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