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01日08: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新特首當選:2017年3月26日,林鄭月娥當選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隨后獲國務院任命。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每個任期5年,可連任一次。董建華、曾蔭權、梁振英先后擔任此職。
2.粵港澳大灣區:2017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3.“深港通”:2016年12月,深圳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深港通”正式開通。此前“滬港通”於2014年11月開通。
4.全國人大釋法:2016年10月,香港立法會部分候任議員宣誓時發表“港獨”言論。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作出法律解釋。為消除對基本法理解的分歧,全國人大常委會多次就香港爭議性較大問題進行釋法。
5.港珠澳大橋: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正式貫通。2009年12月開工建設的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的跨海大橋,預計2017年底通車。
6.處理非法“佔中”: 2014年9月,香港少數激進分子發動“佔領中環”活動。特區政府妥善應對,使這場嚴重擾亂香港社會秩序的行動在12月終結。
7.法定最低工資:2011年5月,香港《最低工資條例》開始實施,當時每小時法定最低工資28港元,目前已提高到34.5港元。
8.首次派錢:2011年3月,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向每名成年市民派發6000元港幣。4月,立法會通過關於派錢的方案。10月,首批派錢啟動。
9.納入國家五年規劃:2011年3月,全國人大通過“十二五”規劃綱要,香港、澳門部分首次獨立成篇。2016年3月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再次強調,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參與國家雙向開放。
10.規范旅游市場亂象:2010年12月,香港旅游業議會為加強管理內地旅游團推出的十項措施,其中包括旅行社和導游“記分制”和“一團一導游”制度。
11.東亞運動會:2009年12月,東亞運動會在港舉行,這是香港首次舉辦國際大型綜合性運動會。
12.陳馮富珍當選世衛總干事:2006年11月,前香港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高票當選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成為第一位執掌國際主要機構的中國人。
13.迪士尼樂園開放:2005年9月12日,香港迪士尼樂園正式開幕,為全球第五個迪士尼樂園。
14.CEPA:2004年1月1日起,內地與香港簽署的《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協議正式實施。此后多次簽署補充協議,以促進香港與內地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自由化以及投資便利化。
15.“個人游”:2003年7月,中央政府推出促進香港經濟發展的措施,內地多個城市居民可赴港“個人游”。
16.抗擊非典:2003年4月至6月,香港特區政府帶領社會各界全力抗擊非典,疫情終被控制。
17.強積金養老:2000年12月1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實施強積金養老制度,強制香港所有雇員成立投資基金作為退休保障。強積金制度的實施對香港養老制度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8.中聯辦挂牌:2000年1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正式挂牌,其前身是新華社香港分社。
19.擊退金融大鱷:1998年8月,國際炒家炒賣港元,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成功擊退國際炒家。
20.香港特區成立: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特區政府成立。1998年5月25日,香港特區第一屆立法會選舉產生。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01日 05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