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高層動態

情牽黃土地 心系老區人——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工作紀實

趙向南

2017年06月26日07:47    來源:山西日報

盛夏時節,綠染三晉﹔生機盎然,希望無限。

山西正在進一步全面走向“大治”,全省上下以優異成績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重要時刻,6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踏上這片他深情牽挂的黃土地考察指導工作,這是黨中央和總書記對山西發展大業的高度重視,是對山西干部群眾的親切關懷!從呂梁山到太行山,從雁北大地到河東盆地,3600萬三晉兒女歡欣鼓舞、無比振奮!

3天時間裡,習近平總書記在省委書記駱惠寧、省長樓陽生陪同下,來到呂梁、忻州、太原等地,瞻仰革命紀念館、革命舊址,深入農村、企業,就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和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行考察調研。

總書記一路輕車簡從,一路親民務實。蹲在地裡察看玉米長勢、俯身看村民飲水井、坐土炕沿上和貧困農民促膝交談……一個個細節,一句句話語,深深印在三晉兒女心中。總書記親民為民的情懷、求真務實的作風、夙夜在公的精神,播撒在三晉大地上,鐫刻在老區人民心中!

王滬寧、汪洋、栗戰書和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考察。

“永遠銘記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洒熱血的革命先輩,努力為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呂梁精神,光耀千秋﹔天地滄桑,豐碑不朽。

呂梁在革命戰爭年代,是聖地延安的東部屏障,是紅軍東征主戰場,是晉綏邊區首府和中央后委機關所在地。呂梁人民養兵十萬、犧牲一萬,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呂梁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蒞晉考察的第一站,就是革命老區呂梁市興縣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

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從北京到呂梁一下飛機,就驅車近兩小時來到興縣蔡家崖村,向晉綏邊區革命烈士敬獻花籃,瞻仰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參觀晉綏邊區政府、晉綏軍區司令部舊址。

興縣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晉綏邊區首府所在地和八路軍一二○師主戰場之一。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坐落在蔡家崖村,北倚元寶山,南襟蔚汾河,由晉綏邊區政府、晉綏軍區司令部舊址和新館兩部分組成,是反映晉綏邊區黨政軍民革命斗爭史的綜合性紀念館。

是日上午,風和日麗,朵朵白雲飄在藍色天空。新館上懸挂著“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匾,鎏金大字熠熠生輝,屹立在館前的晉綏邊區革命烈士群雕高大雄偉,紀念館四周蒼鬆翠柏點綴,越發顯得庄嚴肅穆。

敬獻花籃儀式在紀念館廣場上舉行。兩名武警戰士抬起1米多高的花籃,正步來到紀念館前的革命烈士群雕前,將花籃安放在群雕基座前。習近平總書記緩緩走上前去,悉心整理花籃緞帶,紅色緞帶上寫著“晉綏邊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面向革命烈士群雕,習近平總書記深深三鞠躬,表達了對晉綏革命烈士的深切緬懷和無限敬仰。

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新館,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以及蠟像復原場景、電子書幻影場景演示,展現了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展革命斗爭的情景。瞻仰中,習近平總書記不時駐足凝視,詢問有關細節。他指出,來到這裡深受感動、深受教育。我們黨的每一段革命歷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遠銘記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洒熱血的革命先輩,永遠保持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為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移步來到晉綏邊區政府、晉綏軍區司令部舊址參觀。司令部小院內綠柳成蔭,正面是一排黃土高原特有的6孔窯洞,西面是晉綏軍區禮堂和警衛室,院中有賀龍親手種植的柳樹。1948年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渡過黃河后路居在司令部。

習近平總書記步入軍區禮堂和毛主席路居窯洞參觀。在小院裡,當年在晉綏邊區參加對敵斗爭的老戰士老同志代表等候著總書記。年逾八旬的老戰士身著八路軍軍裝,胸前佩戴勛章紀念章,面色紅潤、精神矍鑠,列隊來到總書記面前,挺胸抬頭,向總書記敬軍禮,“總書記好!”“主席好!”“感謝您遠道而來!”……總書記同老戰士老同志代表一一握手,問候“你們好!”“謝謝你們!”“你們辛苦啦!”並同老戰士們親切交談。88歲的劉丙濤身體硬朗,總書記端詳他的獎章說,你的獎章很多。總書記充分肯定了晉綏邊區老戰士老同志們的貢獻,祝他們健康長壽、晚年幸福,並同他們合影留念。總書記飽含深情的話語,使在場每個人都深受感染和鼓舞。

總書記到來的喜訊,傳遍了整個村裡,干活歸來的鄉親、放學的娃娃、下班的人們聞訊而來,自發等候在紀念館大門外。高大偉岸的身影出現在門口,雷鳴般的掌聲頓時響起,“總書記好!”“總書記辛苦了!”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習近平總書記迎上前去同鄉親們握手,向大家致意。總書記的平易近人、對呂梁老區的親切關懷,久久溫暖著老區人民的心。

“黨中央就是要帶領大家一心一意脫貧致富,讓人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我省是全國扶貧開發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中,我省就有呂梁山、燕山—太行山兩個。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全面落實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頭等大事,強力推動、持續發力。2016年,我省脫貧攻堅取得首戰首勝,57萬貧困人口脫貧,1900個貧困村有序退出。2017年,瞄准10個深度貧困縣、3350個深度貧困村及深度貧困群眾,以超常之力攻克深度貧困。

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堅中之堅”。老區人民生活怎麼樣?老區脫貧攻堅工作怎麼樣?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不顧路途遙遠、不顧山路坎坷,21日下午,他驅車1個多小時,來到忻州市岢嵐縣趙家窪村考察。

坐落在山溝溝裡的趙家窪村,地處晉西北黃土高原中部,山大溝深、土地貧瘠,一間間土坯房依山而建,一些村民外遷后廢棄的房子有的牆體開裂、屋頂塌陷,生態脆弱和深度貧困交織,“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

沿著村裡崎嶇不平的土路,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來到特困戶劉福有、曹六仁、王三女家中看望。每到一戶,他都仔細察看生活設施,詢問家庭人員構成及基本情況,同主人一起算收入支出賬,詳細了解致貧原因和扶貧措施落實成效。

劉福有和71歲的老伴楊娥子等候在院子外,看到總書記從坡下走上來時,楊娥子激動地拉住總書記的手,把總書記迎進家裡。昏暗的房子裡,擺放著老式櫃子。劉福有92歲的老母親坐在輪椅上,總書記問候說“你好!”劉福有對老母親說“這是總書記!”聽力有困難的老人聽不懂,劉福有大聲說“就和毛主席那會兒一樣。”老人高興地說:“你也好啊!”總書記和老劉老兩口坐在炕沿上拉起家常,詳細了解劉福有家的情況:家裡還有地嗎、還種得動嗎、種些什麼、自己吃還是賣、家裡收入多少……

老兩口加上老母親,去年全家收入不足7000元,其中種糧收入550元,大部分收入來自國家給的種糧補貼和退耕還林補貼,以及老母親的高齡補助和失能補助。除了向貧困戶了解情況外,習近平總書記還對貧困戶怎麼評定的、下一步准備採取什麼脫貧措施、像這種情況縣裡還有多少等問題,詳細詢問了縣裡干部。在劉福有家裡,一場生動的脫貧攻堅現場會在總書記和干部群眾中展開。聽說村裡准備整村搬遷時,總書記詢問劉福有說,你們願意搬嗎?搬出去有什麼好處?劉福有一一回答著遷出去的好處。搬遷要花多少錢、新的住房面積多大、搬出去以后做些什麼……總書記問得十分細,都是貧困群眾最關切的問題。劉福有一家高興地說,共產黨做得很好啦!得知一家三口都有病在身,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有關負責同志要高度重視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從劉福有家出來,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曹六仁家。老屋面積不大,拾掇得干淨整潔,擺放著黑瓮水缸、老式電視機,最顯眼的是櫃子上擺放的“光榮之家”紅牌。老曹告訴總書記,家裡6口人,去年收入有好轉,剛剛夠上1萬元,但糧食價格不景氣,隻收了2000多元,女兒上學需要費用,但針對貧困家庭的“雨露計劃”,大大減輕了負擔。坐在老曹家土炕沿上,總書記看到地上隻鋪了一半磚頭,一半卻沒有鋪。總書記特意詢問了原因。總書記觀察得這麼細,老曹壓根沒想到。除了地面,總書記還起身走到放糧的地方、鍋台,察看了米面和鍋裡飯菜……老曹高興地給總書記說著搬遷願望,搬遷后的打算……他說,特困戶能得到黨和政府這麼多扶助,過去做夢都不敢想。習近平總書記對他說,黨和政府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的,讓大家生活越過越好是我們的職責。

總書記一連走訪了3戶人家,穿過逼仄的巷子,來到第3戶王三女家。這戶最為貧困,因病因殘沒有勞力,近70歲的老人獨自帶著智障的孫子、孫女生活。不大的土屋裡,炕佔了一多半,屋頂裱糊著報紙。王三女說自己68歲,總書記說,你是我的一個大姐,比我大4歲。王三女拉著總書記的手說,你來看我,我很感動。這個家庭很是不幸,但又很幸運,在黨和政府關懷下,有了低保、養老保險和特困救助,兩個孫兒每年有2萬塊孤兒補助。王三女一一指著照片,給總書記介紹孫兒在學校生活情況。兩個娃娃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學上、學校條件好不好,總書記一一和王三女了解,這些家常嘮到了老人的心裡,一下子拉近了老人和總書記的距離。習近平總書記安慰她好好生活,叮囑當地干部安排好她孫子和孫女的特殊教育。王三女說,電視上常看到你。總書記笑著說,像嗎?王三女樂呵呵地說,一樣樣的。送別時,王三女對總書記說,現在黨的政策好,吃喝穿的大部分是政府給的,我過得很知足很幸福。總書記握著王三女的手說,將來的生活還能過得越來越好。有什麼困難,和駐村干部、村支部說,他們會關心你。總書記溫暖親切的話語和無微不至的關懷,讓特困戶和在場所有人深受感動。

種地難、吃水難、就醫難、交通難……這是生活在深度貧困地區的老百姓面臨的現實困難問題。總書記風塵仆仆來到這裡,就是要看最貧困、根治最貧困。在趙家窪村走訪過程中,總書記詳細詢問村裡貧困戶的情況、家庭收入和支出、致貧的主要原因、脫貧計劃和穩定增收的可行性,同中央有關部門同志和當地干部群眾一起商議脫貧攻堅的大計。

當總書記了解到趙家窪村隻有一口水井,就特意來到村裡唯一的一口飲水井旁,登上用石塊壘起的井台,仔細察看井裡蓄水的情況。趙家窪村前的一片農田裡覆蓋著地膜,玉米已一尺多高,長葉飛舞,長勢喜人。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農田,蹲到玉米地邊,揭開間作紅芸豆所用薄膜,了解抗旱保墒措施。村黨支部書記告訴總書記說,因為干旱,庄稼植株矮小,產量很低,村民們靠天吃飯。

趙家窪村在省市縣支持下,縣裡派駐村扶貧工作隊幫扶,在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決定2018年實施易地扶貧整村搬遷。習近平總書記踏上土路,進入駐村工作隊的土坯房,看望趙家窪村的扶貧工作隊隊員。扶貧工作隊向總書記匯報了趙家窪村的扶貧思路。總書記勉勵他們深入農戶、扶貧助困,肯定了當地通過易地搬遷改善村民生活條件的思路,要求配套扶貧措施要跟上,使貧困群眾不僅改善居住條件,還能穩定增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不管任務多麼艱巨、還有多少硬骨頭要啃,這個承諾都要兌現。他希望各級扶貧工作隊員扑下身子扎實工作,在為貧困群眾排憂解難中實現價值、增長才干。

離別的時刻到了,趙家窪村人都聚集在村口,依依不舍,向總書記道別,“總書記好!”“總書記辛苦了!”,掌聲、歡呼聲響徹整個村子。對於祖祖輩輩生活在大山裡的農民,易地搬遷讓他們看到了擺脫貧困的希望。總書記鼓勵說,希望看到你們的生活越過越好,黨和政府都關心你們!

搬遷后老百姓生活到底好不好、能不能脫貧,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念念不忘的。離開趙家窪村時,干旱少雨的岢嵐,喜逢天降甘霖。總書記冒著蒙蒙細雨,又來到宋家溝新村考察。

宋家溝新村是岢嵐縣一個易地扶貧搬遷的集中安置點,村民新居已經建好,村民正陸續搬遷。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聽取了岢嵐縣精准扶貧工作及易地扶貧搬遷整體情況介紹,了解宋家溝新村規劃及建設情況。

貧困戶張貴明剛剛喬遷新居。小院裡干干淨淨,新居整整潔潔,雪白牆壁、透亮地磚,沙發、電視、洗衣機等設施齊全。總書記走進小院、進入家裡,具體察看搬遷后的生活。總書記詢問說,住得習不習慣,搬遷享受了多少補貼,現在生活怎麼樣,還有哪些困難,特意看了看張貴明挂在家裡的老房子的照片,舊村的破房子和今日的新居有天壤之別,總書記說,這房子蓋得挺漂亮。張貴明對現在的生活很是滿意,他滿臉笑容地說,我是老黨員,共產黨關心我,我與黨一條路、一條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工作進入目前階段,要重點研究解決深度貧困問題。實施整村搬遷,要規劃先行,尊重群眾意願,統籌解決好人往哪裡搬、錢從哪裡籌、地在哪裡劃、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態如何護、新村如何管等具體問題。

宋家溝新村與山溝溝裡的趙家窪村形成了鮮明對比。柏油路、自來水、寬帶網、有線電視……基礎設施相當齊整﹔學校、衛生院、文化廣場、圖書室、黨員活動室……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習近平總書記看著干淨整潔的村容村貌和村民們家中良好的生活條件,十分高興。聞訊而來的村民在雨中排起長長的隊伍,紛紛向總書記問好。臨別時,總書記對圍攏過來的村民們說,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中央就是要帶領大家一心一意脫貧致富,讓人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請鄉親們同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

庄嚴承諾、激勵期許,總書記給了貧困地區干部群眾巨大鼓舞,鄉親們發自內心感謝黨中央、感謝總書記……鄉親們說,習總書記到俺村,是俺們一輩子的幸福!

下一頁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