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陰雨連綿“濕氣”重 專家教你如何祛濕氣

2017年03月21日14:54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陰雨連綿“濕氣”重

3月以來,惠州陰雨連綿,進入了每年一度的“回南天”時段。據悉,近幾日陰雨天氣仍將持續。

這樣的天氣下,不少人感覺頭昏腦脹、四肢酸軟、無精打採,出現惡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症狀,一些有生活經驗的人見狀立即會判斷,“這是濕氣太重導致的”。

那麼,“濕氣重”到底是不是一個嚴謹的概念?在中醫理論裡,濕氣又意味著什麼?

《黃帝內經》中記載,“秋傷於濕,上逆為咳”,也就是說天氣是導致身體濕氣的原因,進而可能引發疾病。《中醫內科學》一書中詳細解釋了環境的“濕”如何進入人體並導致病症發生,“濕為重濁之邪,黏滯難化。若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汗出沾衣等均可使濕邪侵襲人體。濕屬陰性,與風邪結合為風濕,與寒邪結合為寒濕,與熱邪結合為濕熱”,此外,飲食不當也是人體“內濕”的起因,“嗜食膏粱厚味,或過事生冷瓜果,甜膩食物,或外濕入裡,均可使脾氣不運,濕濁內生。”

另外,有中醫理論研究者認為,“濕為陰邪,重濁黏膩,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也就是說,濕病的病理機制是局部組織微循環代謝紊亂和炎症反應的始動階段,濕病的發生是機體能量代謝障礙在局部病變組織的表現。

在中醫的概念中,濕氣本質上屬於陰邪,靠著它黏膩難纏的勁頭,賴在臟腑經絡上不走,導致氣機升降無能,於是陽氣就沒法正常生發了。所以一般被濕邪困住的人,陽氣都不太旺,會有臉色淡白,精力不濟的現象。

濕氣重有哪些表現?第一,頭發愛出油、面部油亮,腹脹,身體浮腫﹔第二,身體發沉、發重,渾身無力﹔第三,皮膚上有濕疹,胃口不好,嘴裡發黏﹔第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睡覺打呼嚕,痰多,咳嗽,睡覺流口水,毛發粗糙,易脫落﹔第五,舌質很胖,顏色偏淡﹔第六,眼袋下垂,黑眼圈嚴重,肥胖,機能衰退。專家提醒,以上症狀,如果出現了一二種,就要引起注意了,這說明體內有濕氣。

據專家介紹,要祛除體內濕氣,中醫方面主要有兩個方法:一是食療祛濕,通過飲食達到健脾祛濕的目的,一個常見食療方子是赤小豆薏仁茶﹔另一個方法就是運動,通過大量運動排汗的方式祛除體內的濕氣。(記者 廖鈺嫻)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