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用當代價值喚醒傳統魅力

傅  謹

2016年11月11日16: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華傳統經典走進當代、走向世界,不是隻有將經典通俗化這條狹路,也不是非得按西方模式進行改造。古代藝術的精致典雅,正因其在當下的稀缺而可以充實當代人的精神世界

《牡丹亭》與“昆曲熱”

文藝作品如人,亦如民族,時運大不相同。《牡丹亭》問世之初,圍繞它合律與否以及文章辭藻的風格有過激烈爭論﹔莎士比亞在世時,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但是有關莎翁作品的價值和品位的爭辯很快消歇,他不僅成為英倫民間戲劇市場的寵兒,其作品更作為公認的歐洲乃至世界文學經典,在各地廣泛上演﹔而湯顯祖存世的“臨川四夢”裡,《牡丹亭》稱得上人類戲劇史上的偉大杰構,在昆曲界得到普遍承認,其他三部作品,僅《紫釵記》偶有全本演出,另兩部隻有少數折子戲上演的記載。湯顯祖的戲劇作品不像莎士比亞那樣流行,這不值得大驚小怪,文藝作品的內在價值,原本就不能隻憑流行與否判斷。湯顯祖代表著明代知識分子與強權和庸俗文化對抗的率真姿態和獨立人格精神,他的文化與美學價值並不因戲劇娛樂市場的冷遇而受影響。

歷史上,湯顯祖不像莎士比亞那樣得寵,在當下中國,湯顯祖及其《牡丹亭》所具有的近乎民族傳統文化象征的地位,卻是莎士比亞望塵莫及的。在此前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傳統文化被視為國家與民族發展前進的負資產,昆曲作為中華文明中雅文化的結晶,更是常遭攻訐,甚至一度陷入舉步維艱的傳承困境。但是在傳統文化回歸的大背景下,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於2004年首演,迅速引起海內外矚目,帶動了思想和文化領域的一場轉變。大學生們紛紛為欣賞《牡丹亭》進入劇場,折服於戲曲的無窮魅力,並因此逐漸改變了對中國文化朦朧且模糊的認知。在全社會的“昆曲熱”“國學熱”和重新認知與親近傳統文化的熱潮中,湯顯祖的《牡丹亭》起到了明顯的引領作用。這個古老民族對精妙絕倫的古典藝術滲入血脈的情感記憶,突然被《牡丹亭》喚醒,猶如積蓄百年的能量瞬間爆發,億萬民眾渴望傳統回歸的心理需求的投射,使湯顯祖和昆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昆曲因此成為傳統文化最具標志性的文化符號之一,《牡丹亭》因此成為昆曲的“代言人”,湯顯祖這個名字比以往任何時期更為人們所知。這些都足以証明偉大的藝術作品歷史價值與當代意義兼具的無限可能。青春版《牡丹亭》的走紅固然有偶然性,但它之所以幸運地成為傳統文化符號化的象征,也有其必然——湯顯祖堪稱民族藝術精致典雅之巔峰的《牡丹亭》,喚醒了國民文化基因中與傳統文化最為內在與隱秘的關聯。而在中國藝術傳統與當下社會的鏈條重建的過程中,恰恰因為《牡丹亭》與當代流行文化相距甚遠,面對中國傳統文化復蘇這個新境遇時,湯顯祖及其作品的藝術魅力和當代價值之間的關系更具張力。

中國戲劇史上的湯顯祖們

如果要在中國悠久輝煌的戲劇史上尋找“中國的莎士比亞”,湯顯祖以外,更合適的可能是關漢卿、李玉、成兆才這些與戲劇表演及演出關系更為密切的戲劇家。關漢卿比莎士比亞要早300多年,他一生創作了60多部優秀劇作,無論是作品題材的廣泛性、戲劇結構的精巧、人性描寫的深度和情感的沖擊力,都和莎士比亞一樣無與倫比。明末清初的李玉同樣有大量優秀劇作問世,清代最受歡迎的昆曲演出折子戲選本《綴白裘》裡,其作品入選數量高居榜首。《一捧雪》《千鐘祿》《清忠譜》中充溢的家國情懷,激蕩著無數人的心靈,這些劇作數百年裡被眾多劇種改編,到今天依舊感人至深。20世紀初葉出現的成兆才,幾乎是以一人之力撐起了評劇這個大劇種,數以百計的戲班靠上演他的作品生存發展,《楊三姐告狀》《杜十娘》《珍珠衫》《花為媒》等既有個人獨創,也有對民間故事的戲劇化改造,均為膾炙人口的杰構。尤為重要的是,關漢卿和李玉的作品在上億人口的地域廣受歡迎時,莎士比亞的觀眾隻不過局限於幾千萬人的歐洲﹔成兆才的觀眾覆蓋面之大,也極為可觀。

但我們必須承認,無論是湯顯祖,還是關漢卿、李玉、成兆才,都不具有莎士比亞那樣的世界性聲譽。莎劇是公認的世界文學與戲劇經典,被廣泛納入各國的教科書,讀者遠遠超出了英語世界。有關莎士比亞的研究是世界性的學術話題,莎士比亞研究專家遍布各國知名大學。歷史地看,不僅湯顯祖,中國確實沒有任何戲劇家的作品得到像莎士比亞那樣廣泛的傳播。我們的戲劇家及其作品對世界而言還很陌生,我們討論與認識湯顯祖作品的當代性時,還很難超出中國文化的有限框架。

找到經典進入當代的切口

中國不是沒有莎士比亞那樣偉大的戲劇家及優秀作品,而是這些為人類戲劇貢獻良多的偉大戲劇家,不僅沒有機會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傳播,甚至在中國本土,也沒有獲得應有的地位與認可。在各地紛紛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時,東西方文化經典在傳播上的差異之原因,才是我們應悉心探究的。重要的不是証明湯顯祖和莎士比亞一樣偉大,而是研究中國文化的精華如何更好地為世界人民分享。近年來湯顯祖和《牡丹亭》引領的“昆曲熱”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它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中國戲曲史上的諸多經典作家和作品在當代獲得廣泛傳播並不是天方夜譚,得到世界其他國家的學術界和戲劇界的認可也不是沒有機會,關鍵在於找到經典進入各國民眾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巧妙切口。很多時候,傳統經典要建立與當代人生活和情感的關聯,並不是隻有將經典通俗化甚至庸俗化這條狹路﹔古代藝術的精致典雅,或許正因其在當下世界中的稀缺而可以填補當代人心靈的空虛。中國傳統文化要走向世界,最好的方法也不是按西方藝術的模式進行改造﹔驕傲地保持有民族特色的精彩,或許才是贏得世界尊敬的最佳的文化姿態。

(作者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11日 24 版)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