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高層動態

深情牽挂青海各族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紀實【2】

記者 羅 藏

2016年08月29日13:31    來源:青海日報

原標題:深情牽挂青海各族人民

“循環利用是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要求,全國都應該走這樣的路。青海要把這件事情辦好,發揮示范作用”

8月22日上午,習近平乘專機抵達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下午即驅車前往位於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鹽湖考察。在茫茫瀚海上行駛了近一個小時,一望無際的鹽田呈現在眼前,陽光正烈,粼粼波光,水天一色。一艘艘現代化採鹽船正在湖中作業,一幅自然美景與循環產業發展交融的和諧畫面。

利用這裡的鹽湖資源,青海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發展鹽化工業。目前,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形成鉀鹽、鈉鹽、鎂鹽、鋰鹽、氯鹼5個產業群,其金屬鎂項目是國家首批13個循環經濟試驗區之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核心項目。

在鹽湖碼頭,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同志向總書記詳細介紹了柴達木盆地發展循環經濟和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的創新突破。

習近平認真地聽,並不時提問,了解察爾汗鹽湖的資源現狀、企業的生產經營、技術進步和“十三五”規劃情況,仔細詢問鹽湖集團自主研發制造的具有世界一流技術的水採船的有關情況。並察看氯化鉀、氫氧化鉀、硝酸鉀、鋰電池、鎂合金等鹽化工產品展示。

習近平走上木棧道,走向鹽湖深處。一簇簇、一叢叢鹽花鋪撒湖面,好似柴達木盆地裡一顆顆寶石。

資源精深加工、高原特色收入、新材料運用……這些詞匯,成為總書記關注的重點。在棧道上,習近平問:“去杠杆用什麼方法?”“採鹽船是國產的嗎?每天採鹵多少量?”“循環經濟動能採用清潔能源嗎?”

“鹽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資源。要制定正確的資源戰略,加強頂層設計,搞好開發利用。”習近平指出,循環利用是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要求,全國都應該走這樣的路。青海要把這件事情辦好,發揮示范作用。青海資源也是全國資源,要有全國一盤棋思想,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搞好開發利用。

鹽湖人表示,一定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和期望,在五大發展理念的引領下繼續解放思想、真抓實干,為青海建設生態文明先行區、構筑綠色發展新高地貢獻力量。

走進國家電投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西寧分公司,綠樹掩映下的現代化廠房排列整齊,廠區門口“艱苦奮斗,同心超越”的條幅引人注目。借助在水、光、風、土地方面的資源稟賦,青海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打造光伏全產業鏈,把總書記有關能源發展的要求落在實處。

視察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察看成品展示,了解制絨、刻蝕、鍍膜、絲網印刷、高溫燒結等生產工藝……23日下午,習近平逐一了解該企業發展光伏全產業鏈及科技研發、生產經營等情況。

“打造多晶硅制造-切片工藝-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一體的垂直、協同光伏產業鏈,建成850兆瓦龍羊峽‘水光互補’項目使光伏發電穩定性與水電相媲美,探索草原植被種植以減少光伏項目土壤水分蒸發量……至2015年底,青海省電力裝機達到2171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佔80%以上。”公司負責同志介紹道。

習近平對青海依托日照充足、光熱資源富集等優勢發展清潔能源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習近平指出,發展光伏發電產業,要做好規劃和布局,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突出規范性和有序性。他希望國有企業帶頭提高創新能力,努力形成更多更好的創新成果和產品,在創新發展方面發揮更大引領作用。

“總書記在考察中提出許多細致的問題,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視,對科技人員埋頭苦干的肯定。這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使命感,要千方百計推進光伏產業技術升級,把科技成果創新轉化為綠色發展的動能。”在事后的採訪中,公司不少人這樣告訴記者。

考察中,習近平指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全黨必須抓緊抓好的重大任務。要充滿信心、保持定力,堅持用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局,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和問題,努力開創發展新境界。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發展和經濟工作的主線,著力優化現有生產要素配置和組合,著力優化現有供給結構,著力優化現有產品和服務功能,切實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造新引擎、構建新支撐。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