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愛國:家國天下 愛國如家

蒲宏凌

2016年08月22日16: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愛國,是公民應有的道德情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的第一個價值准則,愛國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動力,是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撐。

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愛國傳統,從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魯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都體現出真摯的愛國情懷。

家國同構,修齊治平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中,國家並非一個抽象的概念,它往往被置於“家國天下”的文化格局和政治理想之中來理解。《大學》有言:“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修齊治平的道德信念和行為准則,由近及遠,由己及人,將國家、社會、家庭、個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這也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外王道路,既指明了行遠自邇、登高自卑的修習次第,也包含著身國同構、家國同構的文化觀念。孟子在解釋“天下國家”時也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個人修身的意義在於,由身家而家國,由家國而天下,不僅是現實空間疆域的不斷擴大,也是人生精神境界的不斷升華。因此,“家國天下”理念所建構的文明共同體,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不單純是指向個人,也不單純是指向家庭、社會、國家,既關注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又致力於各個人通過普遍聯合形成“真正的共同體”,不論是個人還是共同體,都期於達到“止於至善”的理想境地。

家國情懷,愛國如家

“家國天下”的文化格局和情感認同,根植於中華民族的血脈傳承之中,積澱而成為共同的文化心理和價值取向。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與國始終緊密聯系在一起,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是國的縮影,國是家的延續,愛家升華為愛國也成為必然的選擇。程頤說:“學者不可不道世務。天下事譬如一家,非我為則彼為,非甲為則乙為。”愛國情懷,天下意識,擔當精神,這是為學者必備的胸襟和格局。正如孟子所說:“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在家國情懷的指引下,古代先賢站在天下的立場上思考中華民族的命運和治國理政的道路。孟子提倡以仁治國,他說:“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執政者如果不為百姓的利益著想,就會威脅到國家的生存,失去執政的合法性。荀子提出以道治國,他說:“國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勢也。得道以持之,則大安也,大榮也,積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則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無之。”國君持道治國,則國泰民安,反之則災難相隨。

以身許國,憂國憂民

近則身家,遠則天下,在中華民族的命運共同體中,愛國主義傳統源遠流長。這些愛國思想,不僅表現為對於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悠久歷史的自豪,燦爛文化的認同,而且也表現為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忠貞不渝的報國情懷。翻閱典籍,表達愛國情感的詩歌隨處可見。比如,曹植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李白的“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徐錫麟的“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等等。

在歷史上,為了維護祖國的統一,捍衛祖國的尊嚴,無數仁人志士以身許國,抗御外侮,譜寫了一代代的愛國史詩,樹立了一座座的愛國豐碑。比如,蘇武牧羊,不失氣節﹔班超輟業,投筆從戎。岳飛精忠報國,其《滿江紅》詞雲:“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文天祥視死如歸,其《正氣歌》詩雲:“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他們為了國家赴湯蹈火,為了正義不避禍難,留下可歌可泣的事跡彪炳青史。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習近平同志指出:近代以后,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之重、付出的犧牲之大,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但是,中國人民從不屈服,不斷奮起抗爭。終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開始了建設自己國家的偉大進程,充分展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在新的歷史時代,必須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延續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華,把個人的事業和人民的福祉相連,把個人夢想和國家夢想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任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室)

(本文配圖均來自網絡)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