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快人快語)

寫作,來點創客精神

夏  天

2016年08月05日16: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這個故事的開頭有幾分熟悉。

一位上海姑娘,從小耳濡目染,對曾經的滬上充滿好奇與遐想。醞釀多年,她終於提起筆來,將那些淹沒在煙塵裡的人與事撿拾起來,串成了一個家族的亂世傳奇。這個故事叫做《王家小姐》,它在百年上海破土生長,它的底色就是作者的家庭與家族。

說起來,許多藝術家終其一生的創作,都是在追尋或者再現創作者自己。比如,小說《人生》裡的困惑正是路遙的心靈自傳,再比如,電影《客途秋恨》裡有許鞍華和母親的影子,《童年往事》正是侯孝賢的童年與往事,王小帥電影裡揮之不去的“三線”情結,以及賈樟柯電影裡令人難忘的山西景觀。所以,假如你想創作什麼,不如首先從你熟悉的人與事開始。

而故事接下來的發展,卻是在2016年才會發生。

長篇小說《王家小姐》最初與讀者見面,不是在網絡文學網站,也不是報紙雜志,而是手機上的微信公眾號和有聲小說收聽網站。作者寫完一節就在微信公號上連載,“王家小姐”的故事目前在喜馬拉雅FM有聲小說的播放量接近180萬。前不久的上海發布會上,同名小說與由小說衍生出的服飾新品同期發布,作者王安宣布原著小說正在進行電視劇的改編,話劇、動漫的改編也有望實現。

一部小說串起了一條產業鏈,這無疑是互聯網時代才能結出的果實。然而,究竟是什麼讓毫不搭界的想法碰撞出了火花,讓文學在其他領域綻放自己的魅力?這大概就是以創新理念、自主創業為代表的“創客”精神。

“創客”一詞從海外舶來,這個最早起源於麻省理工學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的理念,在今天呼喚“萬眾創新”的中國播下了一顆又一顆種子。一群年輕人憑借無盡的想象力,抖落歷史中的沉悶,於是,百年故宮成了賣萌神器,成了淘寶網紅。另一群年輕人懷有一腔熱情,以先進技術為中國動畫尋找自己的文化根基和美學風格,於是,中國動畫有了《大聖歸來》《大魚海棠》這樣的驕傲之作。還有很多很多人,在為自己的創意奔忙,努力將心中的藍圖化為現實。因為這樣的創客精神,“互聯網+”“文化+”有了更多大開的腦洞、新鮮的面孔和熱烈的擁護。

而回到中國文學,作為中華民族最古老的講述自己、探索世界的藝術形式之一,其從《詩三百》、先秦散文、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維系數千年文學演變的那條歷史的暗線,不正是永不停滯、追求創新的文學精神嗎?創客的創新追求與此種文學精神,跨越千年,彼此呼應。當千篇一律、面目相近的寫作套路和模式,難以滿足讀者的需求時,不妨來一點創客精神。寫作者大可把眼光投向中國文化豐厚的歷史積澱,投向近代中國百轉千回的浴血革命,投向雜花生樹的當代中國與漸行漸近的整個世界。當然,也可以把眼光投向其他藝術領域,在跨界的碰撞中尋找四射的火光,讓文學在不同的領域生出一簇簇新芽、一朵朵小花。

來點創客精神吧,這將是一片嶄新的天地。

《 人民日報 》( 2016年08月04日 24 版)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