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不渝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主持人:記者 戶華為 嘉賓:徐永軍 趙周賢 楊鳳城 張忠家

2016年06月30日10:45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法院在街頭舉行“黨員奉獻日”法律咨詢活動,組織黨員為市民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新華社記者 王鵬攝

徐永軍

趙周賢

楊鳳城

張忠家

【我眼中的95年·圓桌對話】

主持人:

本報記者 戶華為

嘉賓:

中央文獻研究室室務委員兼第四編研部主任 徐永軍

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 趙周賢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 楊鳳城

湖北省社科院黨組書記 張忠家

編者按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95年的輝煌歷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奮斗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強調“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同的歷史時期,相同的宗旨意識﹔不同的目標任務,相同的價值立場。今天,四位黨史專家為我們解讀黨的根本宗旨在踐履中日益強化、在淬煉中不斷升華的偉大歷程。

1.“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記者:據考証,“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同志一生中題詞最多的用語之一。它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每個共產黨人的最高行動准則。我們黨是如何提出“為人民服務”這一科學命題並始終不渝地踐行這一宗旨的?

張忠家:“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價值立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以排山倒海、勢不可擋之勢,奪取人民戰爭的勝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針對有些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少了”的問題,強調“共產黨就是要奮斗,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從普通戰士張思德追悼會上的演講,到天安門城樓上高呼“人民萬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毛澤東踐行一生的信念﹔從黨的七大把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寫入黨章,到新中國成立后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求,人民至上成為黨矢志不渝堅守的價值觀。也正是在這一價值觀引領下,我們黨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創造出諸多人間奇跡。

趙周賢:中國共產黨成立95年來的歷史証明,她是一個始終為實現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奮斗的黨,是一個把“人民至上”作為自己政治哲學的黨。黨章是一面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以黨章為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黨對人民利益認識的軌跡。1921年黨的一大通過的第一個決議強調,黨在斗爭中完全站在獨立的立場上,隻能維護無產階級利益﹔1945年黨的七大通過的黨章在總綱中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代表中華民族與中國人民的利益”,強調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必須與工人群眾、農民群眾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廣泛的聯系,並經常注意鞏固與擴大這種聯系。1956年黨的八大通過的黨章在總綱中強調:中國共產黨一切主張的實現,都要通過黨的組織和黨員在人民群眾中間的活動,都要通過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的自覺努力。1982年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則明文規定: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黨的十八大黨章修正案總綱在2007年十七大黨章修正案強調“以改善民生為重點,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的基礎上又增寫了“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特別強調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從黨的一大到十八大,雖然不同時期的表述有所不同,但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目標始終如一。正如毛澤東指出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為了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既是黨的性質宗旨的本質要求,也是黨的全部實踐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無論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都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把實現、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自己的庄嚴使命。

徐永軍:我們黨95年的歷史,就是一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人民謀解放求幸福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獲得人民信任、擁護、支持的歷史。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黨的宗旨問題。在民主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從理論與實踐兩個維度豐富和拓展黨為人民服務的內容、形式和途徑,深化了全黨對宗旨的認識,增強了全黨踐行宗旨的自覺性。這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站在歷史唯物主義高度正確看待和處理黨和群眾的關系,形成了一整套體現黨的性質與宗旨的群眾觀點,並堅持用這些觀點教育黨員干部。二是不斷探索和總結宣傳、教育、組織、服務群眾的方法,形成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這一根本工作路線。三是心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與群眾同甘共苦,形成了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四是根據人民的意願和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確定黨的綱領、制定黨的政策,團結和帶領人民共同奮斗。這四個方面的工作,使我們黨同人民群眾結成了血肉般的聯系,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這是我們黨在抗日戰爭中越抗越大、越抗越強,在解放戰爭中用小米加步槍打敗飛機加大炮的國民黨的奧秘所在。這也是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取得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新勝利的根本原因。

楊鳳城:“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我們黨能夠從隻有幾十個黨員的小黨,發展成為擁有87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最根本的是因為我們不僅在理論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而且在實踐上始終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全部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始終堅持著眼實現最廣大人民利益,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黨的一切實踐活動,依據不同歷史時期的實際,制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這是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戰勝一切強大的敵人,克服一切難以想象的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法寶和優勢。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確定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民主革命目標。此后,無論是發動工人罷工,還是促進國民革命,無論是掀起五卅風暴,還是推動北伐戰爭,雖然革命形式不同,但都聚焦於中國人民的長遠利益、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廣大農村創建紅軍,開辟革命根據地,建立紅色政權,“打土豪、分田地”,無一不是圍繞著推翻封建主義剝削和壓迫,讓人民群眾翻身得解放這一目標。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陷侵略軍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靠的就是“保家衛國”這一體現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信念。也正因為此,廣大貧苦農民踴躍投身於革命的洪流中,出現了妻子送郎當紅軍、母親送子上前線等感人場面。沒有人民的參與、支持和保護,就沒有黨領導的中國人民革命戰爭的勝利。同樣,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一切成就,都是全體人民群眾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取得的。人民群眾是我們國家的主人,是決定我國前途和命運的根本力量。“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誠哉斯言!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精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