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作風 永葆本色【3】
——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系列述評之四
2016年06月28日14:41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手機看新聞
跨越歷史的棧橋,迎著時代的浪潮,在優良作風的保障下,我們黨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6月的西藏阿裡,空氣干燥,陽光熾熱。地區烈士陵園孔繁森陵墓前,前來掃墓的人們在這裡凝神肅立,投以虔敬的目光。
20多年前,孔繁森告別西藏拉薩,一路驅車向西,奔赴條件艱苦的阿裡地區,挑起地委書記的重擔。為了盡快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在不到兩年時間裡,全地區106個鄉,他跑了98個,行程8萬多公裡,直至遭遇車禍不幸遇難。
孔繁森走了,留下的存款僅有8.6元。但他卻以堅實的足跡和優良的作風,為阿裡鋪陳出一幅經濟振興的美好圖景:年產值上億元的山羊絨梳絨廠、魚骨粉加工廠等相繼建成,隆隆的機器轟鳴聲打破了荒原千年的沉寂﹔1994年,全地區國民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37.5%。
孔繁森在阿裡的時間,正是我國工業化迅猛發展的時代。1989年到2001年,中國工業以三倍於世界工業的發展速度,實現了“世界邁一步,中國邁三步”的跨越式發展。
解碼“中國奇跡”,旗幟、道路、制度、理念皆是成功要素,更離不開黨的優良作風作保障。
“黨的優良作風是黨生存、發展、壯大的根本保証。”中央黨校原副校長張伯裡說,我們越是重視並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黨和國家的發展就越加生機勃勃。
回望過去,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氣、理論勇氣和實踐勇氣,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帷幕,吹響了追趕世界的號角。此后的三十多年裡,無數共產黨人發揚艱苦奮斗、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的優良作風,引領中國以年均超過10%的經濟增長速度,走完了發達國家上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新一屆黨中央沿著35年前改革開放啟程的足跡,突破性地為中國改革“升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張。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中國共產黨人深刻把握黨的成功邏輯,步步實事求是、處處聯系群眾,不斷改進工作作風,以非凡偉力托舉起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2015年,在全球經濟普遍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增長6.9%,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穩定之錨”。
歷史的巧合,往往意味深長。
我們黨在擁有50多名黨員時,點燃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希望﹔在擁有120萬名黨員時,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在擁有近450萬黨員時,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在擁有3500萬黨員時,拉開了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大幕﹔在擁有8000萬黨員的時候,領導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激濁揚清,氣象萬千﹔長風萬裡,破浪前行。中國的成功,不僅僅是一個民族獨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故事,更是一個政黨優良作風、光榮傳統的生動呈現。
今天,在建黨95周年之際,我們已經擁有了8800萬黨員,正帶領13億多中國人民,向著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浩蕩前行。我們有理由堅信,隻要全黨上下團結一心,始終保持優良作風和光榮傳統,就一定能在中華民族的壯麗詩篇中,續寫引領復興偉業的時代華章。(記者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