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省委書記羅志軍就做好今年太湖防汛和安全度夏應急防控工作在蘇州調研。他強調,要立足於防大汛、抗大洪,進一步強化問題導向,牢固確立底線思維,針對可能發生的流域性洪水,嚴密准備、超前應對,切實做好科學分析研究和各項應急防控工作,全面落實防汛抗洪責任制,確保太湖流域安全度汛,確保流域百姓安全度夏。
受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今年太湖流域前期降雨持續偏多,太湖水位及區域河網水位均居於歷史同期高位。據預測,入梅后我省后期降雨仍將偏多,不排除發生超標准洪水的可能性。20日上午,羅志軍冒著大雨來到東太湖湖區,這裡面積185.4平方公裡,是太湖下游的重要湖灣,具有防洪供水、生態保護、航運交通等綜合功能。由於歷史上大量圍墾、過度圍養等原因,湖區沼澤化嚴重、水生態環境惡化。從2010年7月起,對東太湖湖區進行了綜合整治。在煙波浩渺的東太湖邊,羅志軍仔細觀看我省太湖地區防洪分布圖、太湖地區引排水工程示意圖和東太湖綜合治理工程示意圖,詳細了解防洪工程建設及運轉情況,詢問區域防洪能力和在防汛方面仍然存在的薄弱環節。看到太湖大堤已建成了路堤結合的景觀大道,全線形成了生態護岸,並且達到了防洪一級堤防標准,羅志軍強調,要加強東太湖綜合整治項目的長效管理,確保行洪供水雙安全,同時積極推進后續工程建設,確保太湖大堤全部達到百年一遇標准。
隨后,羅志軍來到吳中區寺前飲用水源地。這裡是吳中區和蘇州工業園區合用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服務總人口約143萬人。得知蘇州市環保、水利、氣象等部門完善預警機制,設置在線監測點,及時掌握太湖水質藻情,確保水源地水質安全,羅志軍對此給予肯定,並詳細詢問當天的水質氨氮、總磷、藻類密集等指標數值情況,以及突發環境安全事件時的保障預案情況。羅志軍指出,飲用水安全是太湖治理的重中之重,要堅持科學治理、綜合施策,做好各項應急預案,確保太湖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湖泛。蘇州太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是典型的湖濱湖泊濕地,公園內生物資源豐富,水生生物發育良好,植物群落多樣,已成為眾多動物棲息繁殖的家園。羅志軍沿著湖邊棧道一路察看,看到這裡湖水清澈、魚翔淺底,生態環境十分良好。他強調,太湖生態濕地建設對保護與促進太湖生物多樣性,改善太湖水質具有重要作用。我們要喝太湖水、治太湖水,通過綜合治理,確保太湖“美就美在太湖水”。
調研中,羅志軍強調,要充分做好可能發生流域性洪水的各項防御准備工作,對薄弱環節進一步摸清情況,提前准備好應對措施,周密安排、嚴加防范,確保防汛安全。要按照國家治理太湖總體要求,始終咬住目標不放,牢固堅持正確政績觀,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任接著一任干,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堅決打贏太湖治理這場攻堅戰和持久戰。要緊跟形勢發展變化,採用最新科學技術,創新方法手段,確保“鐵腕治污、科學治太”不斷取得實效,讓太湖這顆江南明珠碧波美景永駐。
省委常委、秘書長樊金龍,副省長張敬華參加調研。(記者 耿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