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黃亞洲再推紅色長篇小說——《紅船》藝術再現建黨偉業

2016年06月22日10:52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紅船》藝術再現建黨偉業

6月21日,為迎接建黨95周年,著名作家黃亞洲歷時數年創作、修訂完成的長篇小說《紅船》在杭州首發。該書再現了1919年到1928年十年間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歷程。“13個黨代表是不是真的悉數參加了第一次黨代會?”在首發式上,黃亞洲侃侃而談《紅船》創作經驗。台下,聽眾時而會心一笑,時而熱烈鼓掌,分享《紅船》背后的故事。

“難忘南湖的水、南湖的紅船、煙雨樓的園林,在嘉興上山下鄉的20年,讓我更熱衷於研究中共建黨歷史。”談起創作背景,黃亞洲的語氣是溫柔的。

1949年出生的黃亞洲與共和國同齡,他與新中國有著密不可分的血脈聯系。多年來,黃亞洲“建黨”主題精品迭出。電影劇本《開天辟地》和電視文學劇本、長篇小說《日出東方》,分別榮獲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和國家圖書獎﹔長篇小說《建黨偉業》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為慶祝建黨90周年重點推薦圖書。煌煌巨作《紅船》則著眼於大事,落筆於偉人,細致講述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革命史。

詮釋,需要責任和擔當。“歷史的迷人之處在於不斷變化。新的史料不斷被挖掘,老的判斷不斷被更新。”黃亞洲直言,把建黨十年歷史濃縮進短短60多萬字,是一項挑戰。

為使內容更貼近史實,黃亞洲不斷修訂。5年前的一部《建黨偉業》,是在15年前出版的《日出東方》基礎上不斷修訂成稿的﹔他所參與創作的《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反復修改、精心打磨,歷時3年多。《紅船》更是根據25年前的《開天辟地》作進一步的研究。“今后有機會,我還會對《紅船》內容繼續修訂。”黃亞洲語氣堅決。

如何借助翔實的材料,發揮合理想象,還原真實的歷史人物,是黃亞洲在創作《紅船》時面臨的難題。

一直以來,黃亞洲注重材料的日積月累。他的好友、詩人葉坪深知他的習慣,還為他專門收集好剪報,郵寄給他。

為生動刻畫陳獨秀的性格,黃亞洲早年曾專程前往上海,採訪陳獨秀的秘書鄭超麟。得知老人曾在法國工作,他更是提著上海最有名的法國面包登門拜訪。“鄭老很開心,和我說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黃亞洲對歷史追問,深深打動了這位獨居老人。

長篇小說不是報告文學,“小說需要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人物的家庭、工作、生活,體現他們內心的困惑。”

黃亞洲深信“文以載道”,認為文學是語言和思想相輔相成的藝術。在黃亞洲孜孜不倦地追溯歷史的過程中,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等百余位個性鮮明、命運迥異的歷史人物展現在讀者面前。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黃亞洲坦言,他對歷史的認識還在成長,他的創作將隨“紅船精神”歷久彌新。

從《開天辟地》《日出東方》《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到《雷鋒》《建黨偉業》,不斷推出的文藝精品,將黃亞洲與“主旋律”緊密聯結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他挖掘、還原歷史真相的腳步從未停歇。“我正在醞釀另一部有關浙江省歷史重大題材的電視劇項目,希望能夠順利完成。”

95年風雨兼程,鑄就95年光輝歷程。嘉興南湖上停泊的紅船將永載中國革命史冊。黃亞洲的文藝作品是一股力量,引領更多黨員繼承和弘揚紅船精神。(通訊員嚴粒粒)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綜合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