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武昌中華路碼頭不遠的都府堤小巷20號,靜靜地掩映在一片清末民初風格的建筑群中,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就設在這裡。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此召開,大會選舉產生了黨的歷史上第一個中央紀檢監察機構——中央監察委員會(中央紀委前身)。
2013年11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湖北調研,專程前往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參觀。他指出:“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這次來就是尋找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源頭和根脈……中央監察委員會的成立,開啟了黨內監督的組織創新,高舉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監督執紀的旗幟。”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搜捕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在血雨腥風之中,一些意志薄弱、信仰動搖的不堅定分子紛紛登報退黨,甚至公然叛變投敵,出賣黨的組織和同志,成為可恥的叛徒。革命形勢表明,建立一個維護黨性黨紀的專門機構,保障黨的先進和純潔,已迫在眉睫。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五大召開,選舉產生了以王荷波為主席、楊匏安為副主席的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
“中央監察委員會成立后,工作重點主要是維護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其中包括對未能執行黨的決議,或者沒有完成工作任務的黨員嚴格問責,並按照黨紀嚴肅處理。”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館長高萬娥說。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曾成貴認為,中共五大成立的中央監察委員會以及五大黨章關於黨內監督組織的規定,是“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組織建設的源頭,具有開創之功”。
實施黨內監督,是為了確保黨的肌體健康,而從制度層面來完善黨的建設,則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中共五大的歷史功績不僅僅在於創設了中央監察委員會,更重要的是,對黨章進行了全面修改。
記者近日採訪全國多位知名黨史、黨建學者,他們均確認:五大黨章確立了中國共產黨政黨體制,至少提出了八大開創性規定,其中很多規定一直沿用至今。
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說:“五大黨章奠定了中共黨章的原則、理念和組織架構,提出了意義重大的多個開創性規定。這是中共黨史上唯一一部由中央政治局通過的黨章。”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劉凱鵬認為,民主集中制寫入五大黨章,標志著民主集中制得到了全黨認同。此后,中國共產黨開始自覺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加強黨的建設。
“五大黨章正式確定設立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一直延續到今天,為黨中央組織機構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說。
不可否認,中共五大,在黨的發展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一段紅色記憶已化作一泓清泉,蕩滌廣大黨員干部的靈魂,滋養他們的心靈。
2009年3月,依托這段歷史,湖北省紀委、武漢市紀委在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舉辦了《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歷程展》。次年5月,該展被中央紀委監察部確定為全國首批廉政教育基地。開展7年來,累計參觀人數近600萬人次。
“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10名委員中,有8人犧牲、1人失蹤,隻有劉峻山看到了新中國成立,無一人叛黨。”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講解員童娜說。
“它讓我重溫了歷史,再次接受黨的教育……包括姥爺在內的10名監察委員會委員用生命捍衛了黨,表現出了高貴的氣節和堅強的黨性。”王荷波的外孫趙達參觀展覽時感慨不已。楊匏安的兒子楊文偉說:“不論順境逆境,我們都要像父親一樣,對黨忠心耿耿。”(記者 金頌 通訊員 王江濤 黃征)
相關專題 |
· 綜合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