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翻身農奴把歌唱——回首西藏百萬農奴解放

2016年06月21日13:38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翻身農奴把歌唱——回首西藏百萬農奴解放

“翻身農奴斗志昂揚,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西藏,頌歌獻給毛主席,頌歌獻給中國共產黨……”68歲的西藏山南市貢嘎縣昌果鄉老黨員普布總是把這些歌詞挂在嘴邊。

1959年3月28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西藏各族人民開展了一場以解放農奴為核心目標的群眾性民主改革運動,徹底廢除了腐朽的封建農奴制度。從那一天起,農奴分得土地、牲畜等生產資料,千百年來被當作“會說話的牛馬”的農奴,成為新西藏的主人。

雖然已經過去近一甲子,普布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為農奴主做差役的父母從山南背著木頭送到拉薩的情景。“繩子隔著厚厚的氆氌都快要勒進肩膀裡,哪怕是青稞糊糊都不讓吃飽。”

百萬農奴解放的歷史,人們早就從教科書中熟悉,但從親身經歷的人嘴裡說出,仍讓人感到震撼:從6歲起,普布就承擔了為頭人家擠山羊奶的任務。“每天天不亮就要到羊圈擠奶,腳下羊糞又濕又臭,整天泡著,腳經常是潰爛的。”

舊西藏法典將人分為三等九級,下等人的命價僅等同於一根草繩,當農奴一旦喪失勞動能力就會被主人一腳踢開,任其餓死、病死、凍死。西藏阿裡地區普蘭縣的多吉次旦說,僅因打碎貴族老爺家的茶壺,鄰居的姐姐就被砍下手指,賣給商人。

“即使雪山變成酥油,也被領主佔有﹔即使河水變成牛奶,我們也喝不上一口﹔生命雖由父母所賜,身體卻為官家佔有……”古老的藏族歌謠生動地講述了農奴的悲慘命運。

史料顯示,民主改革前的舊西藏,佔總人口不足5%的三大領主壟斷著西藏的財富,而佔人口95%以上的農奴和奴隸卻沒有生產資料和人身自由,長期遭受極其殘酷的壓迫和剝削。“隻要干活慢了一丁點,皮鞭就會無情地落下,哪怕是頭人家的一條狗,也比我吃得好,睡得好。”79歲的日喀則市帕羊鎮羅康村村民次培說。

長期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窒息了西藏社會的生機活力,讓西藏社會陷入貧窮落后和封閉萎縮的狀態。1950年,西藏僅有100萬人口,露宿街頭的貧民和乞丐舉目皆是。

如今,西藏累計投資達280億元的農牧民安居工程讓230萬農牧民群眾住上安全舒適的房屋。72歲的拉薩市城關區藏熱社區居民巴桑卓瑪說:“我現在住在200多平方米的寬敞明亮的房子裡,冬天屋裡也暖烘烘的,這些在過去想都不敢想!”

57年來,在黨中央關心和兄弟省市支持下,西藏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項事業取得輝煌成就:全區生產總值連續23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13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在全國率先實現15年免費教育、五保戶和孤兒集中收養、城鄉居民免費健康體檢……

“半個多世紀以來,從給‘三大領主’當牛作馬到自己買車、出門坐車,從與牲口同吃同住到住上寬敞明亮的藏式樓房,從生病無人管到享有免費醫療,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變化都太大了。”拉薩市城關區藏熱社區居民格桑平措說。

“想穿什麼衣服都有,酥油茶想喝多少喝多少,肉想吃多少吃多少。”談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普布說:“我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入了黨,是黨給了我幸福生活,是黨讓農奴獲得了新生,黨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

為了紀念百萬農奴翻身解放的偉大歷史時刻,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28日設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西藏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說,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共同團結奮斗,正在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前行。(新華社拉薩6月21日電 記者張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綜合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