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羅志軍率江蘇友好代表團訪問柬埔寨

2016年06月08日16:32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羅志軍率江蘇友好代表團訪問柬埔寨

6月6日,省委書記羅志軍在西港特區考察調研。 記者 於先雲攝

6月7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志軍和柬埔寨首相洪森,共同出席西港特區“百家企業入園”慶典活動。 記者 於先雲攝

中柬是情同手足的好鄰居,也是肝膽相照的好朋友。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以務實舉措推動中柬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斷向前發展,6月5日至7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志軍率江蘇省友好代表團對柬埔寨進行友好訪問,與柬埔寨首相洪森共同出席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百家企業入園”慶典,並考察調研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是由我省紅豆集團等四家中國企業聯合一家柬埔寨企業共同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是我國首批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之一,也是柬埔寨王國政府批准的最大經濟特區。在“一帶一路”框架內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運營好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是中柬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和兩國政府部門的工作目標。截至目前,西港特區已為當地解決1.3萬人就業。在中柬眾多的合作項目中,西港特區正日益成為“一帶一路”合作的樣板園區和連接中柬兩國人民的“友誼之城”。

在西港特區“百家企業入園”慶典上,羅志軍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感謝洪森首相以及柬埔寨各級政府、社會各界人士多年來對西港特區的關心與支持,對西港特區取得的成績表示熱烈祝賀,對以紅豆集團為代表的西港特區建設者們表示誠摯慰問。羅志軍說,中柬友誼源遠流長,正如習近平主席最近所說,“中柬是情同手足的好鄰居,也是肝膽相照的好朋友。”習近平主席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倡議,為中柬全方位交流合作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雙方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拓展,已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伙伴。西港特區建設從一開始就得到了中柬兩國領導人的親自關懷和推動。8年來,在中柬兩國政府的支持下,西港特區充分發揮中柬雙方產業和資源優勢,積極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不斷提升園區承載力和國際化水平,把西港特區打造成了柬埔寨規模最大、環境最優、效益最好的經濟特區,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中柬合作的示范園區。羅志軍指出,西港特區第一百家企業成功入駐,是中柬雙方共同努力、合作共贏的結晶,對西港特區建設具有特殊重要意義,標志著江蘇與柬埔寨的務實合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羅志軍表示,江蘇將積極落實中柬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在中柬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框架下,繼續加強與柬埔寨的產能合作,重點推動各類優勢企業入駐西港特區。同時,不斷擴大雙方人文交流,深化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旅游等領域的合作,努力形成經濟合作與人文交流齊頭並進的全方位合作格局,為推動中柬全面戰略合作關系不斷向前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洪森首相在致辭中祝中柬友誼萬古長青,感謝羅志軍不遠千裡前來訪問並參加慶典活動。他說,非常高興回到西港參加百家企業入園慶典,記得多年前我來到西港,這裡還是一片荒蕪,現在工廠多了,附近很多人都在這裡工作,我們要感謝西港的建設者們。洪森說,西港是我的“兒子”,也是我親手“接生”的,2008年我出席西港特區奠基儀式,就希望能把西港建設成為中國企業來柬投資的平台,成為“柬埔寨的深圳”。8年來,西港的發展得到了兩國政府的大力支持,終於有了今天的顯著成就,目前西港人均收入已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洪森強調,西港特區已為柬埔寨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目前有8個國家企業來這裡投資,這裡已成為對全世界開放的國際化特區。柬埔寨已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投資者前來投資。不久前,柬埔寨出台了2015-2020工業發展計劃,這一計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相契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帶動更多的中國企業來柬投資特別是來西港投資。洪森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江蘇企業來西港發展工業和服務業,有更多的中國游客來西港觀光旅游,為當地人民帶來更多收入,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受益。

柬埔寨副首相蘇慶、棉森婉、高金然、任財利、本成,柬埔寨發展理事會秘書長宋金達出席慶典。西哈努克省省長潤明,中國駐柬埔寨大使布建國也在慶典上致辭,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李小敏出席。

在柬埔寨訪問期間,羅志軍專程來到西港特區,實地走訪調研了全星家居、歐諾雅集團、紅豆國際制衣等企業,考察了特區培訓中心,聽取企業負責人的情況介紹,與生產流水線上的柬方員工親切交談,並召開企業家座談會,詳細了解入園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和促進當地就業發展情況。羅志軍充分肯定了我省企業在柬埔寨開展投資合作取得的良好成績,強調要充分認識對柬埔寨投資合作的重要意義,抓住當前對柬埔寨投資合作面臨的重要發展機遇,以國際產能合作為重點,以西港特區為平台,推進江蘇企業集聚發展,加快我省優勢產業向柬埔寨轉移步伐。要在投資合作中發揮江蘇企業優勢,堅持創新發展,推動產業升級。要遵守駐在國法律,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愛護生態環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促進當地就業,努力樹立江蘇企業良好形象,為深化中柬合作和友誼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耿 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