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規模從事廢舊電器電子拆解業,廣東汕頭貴嶼被稱為“世界電子垃圾之都”,其典型街景是棟棟小樓人住樓上、首層當作坊、舊電器佔道,以原始的燒板、酸洗方式拆解回收電子元件和金屬,烏煙熏目、異味刺鼻、殘渣佔道、江河盡墨,雖多次打擊整治但又屢屢反彈。
今年世界環境日前夕,記者再度實地探訪,發現上述景象竟魔術般消失,鎮裡道路暢順、長堤郁郁、河水汩汩,廢舊電子拆解已全部集中到循環經濟園區統一管理治污。
貴嶼艱難轉身,離不開干部作為、組織擔當、制度保障:省市區鎮村五級干部和群眾同氣連枝,上級又督又辦、下級真闖真干。
動人飯碗敢碰硬 上下互信同決策
拆解業被稱為“城市礦山”,回收資源以獲取財富。貴嶼鎮電子拆解從業人員一度超過10萬人,佔常住人口一半以上,是當地唯一支柱產業。
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但徹底治理意味著要動數萬群眾的飯碗,種種困難令人望而卻步:建設園區集中治污,錢、地、技術從何來?種種繁雜程序、手續、扯皮如何應對?拆解戶進園,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大規模抵制乃至釀成群體性事件誰負責?……
困難面前“蒙堵拖”。有基層干部說:“每次整治都是一陣風,交一大堆報表總結就算完了。”直到2014年8月,廣東省委、省政府給出“最后通牒”:2015年年底前拆解業全部進園,否則全行業退出。
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黨委政府和村居“兩委”、村民經過激烈討論,達成共識:不管多大困難,團結一心進園,零散拆解戶組合成立公司,互幫互助、自我管理。
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所在地、貴嶼鎮華美社區3000多戶居民中有600多拆解戶。貴嶼鎮黨委委員黃志杰告訴記者:“基層村居干部先‘動刀’,自己干拆解的帶頭關閉停業,有親朋干的勸著關,左鄰右裡互相監督關,600多條煙囪很快就拆掉了。”
潮陽區委常委黃志榮說:“區鎮財政擠出錢,對自動拆除集氣罩、煙囪的拆解戶給予現金獎勵,對行動快的村居補貼整治村道、河道,繼續非法經營的堅決依法嚴懲。上下齊心,個別人想鬧也沒有市場。”
上級又督又辦 下級真闖真干
一年半時間建成一個數百畝的工業園區,幾萬拆解戶大轉移,整個過程平穩有序,未發生大規模群體事件。貴嶼如何實現這近乎“不可能的任務”?
省市鎮村五級干部和群眾“同坐一條船”,上級黨委政府不僅是層層壓指標、催進度,領導干部不光聽匯報、作指示,而且親臨一線,帶資源、定方案,遇到困難主動拍板擔責,為下級撐腰護航。
汕頭市委副書記孫光輝告訴記者:“廣東省政府給園區特批了用地指標,省環保廳專人跑中央部委和科研院所,為園區制定技術路線和解決方案,至少來了30多趟貴嶼,實地指導建設環保設施。”
貴嶼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建設需投入資金約18億元,有24個重要工作要通過驗收。“對於財政收入僅夠保工資、保運轉的潮陽區來說,‘壓力山大’。”潮陽區長林定亮說,幸好上級拿出真金白銀大力支持,省市兩級共撥出5億元專項資金、提供3億元的貼息貸款,加上區財政優先投入、引進社會資本,截至去年底已投入15.3億元。
“不到一年半,十幾億元投入,很多項目要特事特辦,哪個環節出紕漏,輕則丟官、重則坐牢。”貴嶼鎮委書記徐獻明坦言,在守住廉潔底線前提下,潮陽區以‘應急工程’標准超常規推進項目建設,市、區集體決策出會議紀要,書記區長簽名擔責,“領導‘簽字畫押’,我們拼命抓落地。”
2013年當選華美社區支書的陳學弘說,居民代表大會通過的、“兩委”班子向群眾承諾過的事情,不管修村道還是清河道,鎮委、鎮政府總是想方設法大力支持,因此“兩委”干部在群眾中威信高、說話有人聽,動員拆解戶入園也順暢了許多。
獎懲分明樹立標杆 定崗定責整治落地
有兩組數據引人關注:今年5月中旬,潮陽區在貴嶼污染綜合整治工作中表現突出的50個先進集體和70名先進個人受到表彰﹔近兩年來,全區有184名干部(23人為區管干部)遭到問責,其中給予黨政紀處分50人、誡勉談話等處理134人,有1人被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獎懲分明的激勵和問責,是此次貴嶼環境整治成效凸顯的機制保障。“定點、定人、定崗、定責”,使頂層設計的“最先一公裡”貫穿到具體落實的“最后一公裡”,確保污染治理措施一一落地。
“一方面,表彰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提拔重用主動作為的干部,就是要給他們榮譽和鼓勵,在廣大干部中樹立標杆。”潮陽區委書記陳新造說,另一方面,也要對有整治不力、徇私舞弊、失職瀆職、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的行為單位和人員啟動問責,才能確保整治工作有效推進。
綜合整治后貴嶼地區環境迎來了明顯“拐點”。今年3月,貴嶼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工作通過廣東省貴嶼地區電子污染綜合整治復核驗收組的驗收。環保部門近期監測結果表明,貴嶼空氣各項指標均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年平均濃度的二級標准,北港河道水質基本扭轉酸性污染狀況,鉛、銅、鎳濃度同比顯著下降,土壤重金屬污染勢頭得到遏制。
“當然,如果思想上稍稍鬆懈、工作上點滴疏忽、行動上馬虎應付,都會使這幾年來的全部努力前功盡棄。”廣東省委黨校副教授陳曉運說,徹底解決貴嶼環境污染問題,需要黨政干部進一步發揚敢闖敢干、勇於擔責的良好作風,健全環保巡查監管機制、引導規范企業運行、推動產業多元發展,為實現生態文明、加快綠色發展更加主動作為。(新華社廣州6月2日電 新華社記者詹奕嘉、毛一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