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工作不落實就是紙上談兵,不部署便無從開始。正是通過召開座談會、工作部署會、動員會等會議,各項工作才得以達成共識、快速推進、提高效率。可見,會議是開展工作的一種重要工具,而把會議開好是黨政干部應具備的核心能力。筆者認為,要開好一場會議,除了組織籌備到位,參會人員配合之外,會議主持人能否扮演好其職能角色,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會議的質量與效果。
會議主持人作為會議進程的主導者,是會議的實質控制者。而一場會議往往包括多類對象,例如嘉賓、發言代表、參會人員、主持人以及其他會務工作者﹔包含多個環節,開場、代表發言、串場、問答、總結等。因此,會議主持人要想主持好會議,保障會議的質量與秩序,需要准確定位自身職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扮好會議“服務員”。這個會議“服務員”並不是要為與參會人員發放材料、核對簽到、端茶倒水,而是要負責將會議的各個環節、各個對象,凝聚在一起。一些主持人在會議過程中來了“興致”,大講個人觀點和看法,不僅破壞了會議的氣氛,甚至會誤導參會人員。因此,會議主持人首先要樹立服務理念,自覺服務會議主題、會議進程、會議訴求,做好穿針引線,承上啟下的服務工作,切忌“喧賓奪主”“越俎代庖”,避免角色的越位、錯位和缺位。有了服務理念,還要有服務行動。在與會人員當中,會議主持人是掌握信息最早、最全的角色。因此在會議開始時,主持人在開場白或者情況介紹時,要注意將會議的主題、議程、時間以及發言代表情況等重要信息告知現場參會人員,一些會議中出現的“該講話時沒准備”“參加完上半場會議就離開”“發言代表搶麥”“發言嚴重超時”等尷尬情況警示我們,必須要讓參會人員對參會主題、會議進程、參會方式有准確、全面的了解,才能保証會議正常有序進行。
扮好會議“解說員”。一般來講,會議上的發言都是從各相關方匯集而來並經過加工提煉的最新內容,對於大多數參會人員來講,在短時間消化這些信息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會議主持人要做好解說工作,成為參會人員理解會議內容,領會會議精神的“催化劑”。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必要的解釋、總結以及評價。具體來講,大致可分為幾個階段,在領導發言和現場討論之前,對會議主要研究什麼、會議的原則是怎樣的以及會議要達到怎樣的目的進行詳細說明,類似“下面我們開會”“閑話少說現在開會”等單刀直入並不應成主持人常用的開場白,看似快人快語,但如果不能讓參會人員充分了解會議背景,那麼會議在剛開始就注定要失敗。在領導及嘉賓發言前,會議主持人要對發言人的職務、姓名、講話主題等關鍵信息進行介紹,在代表發言結束后,要做好闡釋總結工作,尤其要圍繞一些工作方法、工作目標進行總結,幫助參會人員領會要點,從而有效地指導工作。在會議最后要做好總結發言,把會議中提到的要求、部署、精神以及接下來工作的計劃重申一遍,保証重要信息傳達到位。
扮好會議“指揮家”。一個好的會議主持人如同一個出色的交響樂指揮家。會議主持人需要有過硬的現場控制力,一個會場如果嘈雜散漫,那麼這場會議一定不會成功。會議主持人首先要維護好會場秩序。一方面通過宣讀注意事項,嚴肅會場紀律,另一方面,會議主持人要注重以身作則,通過自身的穿著、表情、動作來感染現場參會者。會議的種類分很多,例如動員會、部署會、座談會,如同樂曲一樣,其曲調個性鮮明,所以會議主持人要根據不同的會議主題與會議性質,營造相應的會議氛圍,充分調動起參會人員的積極性。例如召開動員會,主持人應當動作有力,言語充滿激情﹔召開座談會,主持人應當詼諧幽默,激發他人談性。此外,會議主持人要處理好會議的起承轉合,無論是談性不高造成的“短會”,還是談性過高、滔滔不絕造成的“長會”,都是主持人引導失當造成的。主持人要用好指揮棒,在談性不高時引導大家發言,在談性過高時提醒大家注意,在發言出現口誤時巧妙化解尷尬,保証開一場“不走調、音效好、旋律美”的高質量會議。
相關專題 |
· 《中國組織人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