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委書記李鴻忠就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在武漢市專題調研並召開座談會。他強調,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講話精神,重在抓落實,關鍵看行動。全省沿江各級各有關部門務必增強危機意識,堅持問題導向,以雷厲風行的作風,把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落實到解決具體問題的實際行動上,推動我省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取得更大實效。
武漢新港岸線總長784.3公裡,佔我省長江岸線的73.9%,共規劃港口岸線283.3公裡,其中已利用70.1公裡。上午,李鴻忠來到該港陽邏港區三期碼頭和監控室,察看港口建設運營情況。了解到該港今年上半年吞吐量再創新高,李鴻忠高興地說,長江岸線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省委、省政府作出統籌規劃使用我省沿江岸線資源的重大決策,目的就是要促進沿江岸線資源的集約節約利用,目前看成效已初顯。下一步,要繼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推進綠色港口建設發展。聽說港口正研發推廣碼頭岸電新技術,以取代靠泊船舶依靠柴油發電機供電作業的狀況、減少污染,李鴻忠給予充分肯定,勉勵他們加大科研攻關力度,為保護長江水質作出更大貢獻。
武漢化工區80萬噸乙烯項目2013年8月投產以來,將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作為生命線,不斷完善制度、強化責任、加強管理、嚴格監管。李鴻忠深入該區污水處理廠和環保部門設置的污染源在線監測室,實地調研污水處理和排污在線監測情況。看到污水經微生物處理后實現達標排放,水池裡數十條錦鯉自由游弋、睡蓮競相綻放,李鴻忠表示贊許,希望中石化勇擔社會責任,繼續為環保治污做表率,維護央企良好社會形象。在狹小的污染源在線監測室,李鴻忠向武漢市環保督察人員仔細詢問監測流程,叮囑他們一定要加強督察、嚴格執法,實現應察盡察全覆蓋,當好長江衛士、綠色衛士。
始建於1980年的武昌余家頭水廠,服務區內110余萬人,此前水源保護區內碼頭遍布,存在大量砂場及構筑物,圈地種菜臟亂不堪,經前段大力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已基本恢復灘地原貌,實現堤上見江、江上見灘。李鴻忠踩著砂石走進工地,實地察看水源地保護和岸線碼頭整治情況,對前期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對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他強調,要以水源地水質保護,倒逼各級各有關部門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在繼續做好細致工作的同時,堅持“行動要快、力度要大、執法要嚴”,推動沿江生態環境整治取得更大成效。
在下午召開的座談會上,黃石市、荊州市、咸寧市、黃岡市、恩施州、鄂州市、枝江市、監利縣、黃梅縣的負責同志,先后匯報了有關工作情況、目前存在的困難問題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並結合各自實際提出意見建議。李鴻忠認真聽取大家發言,不時就關心的問題與大家深入交流。他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生態保護、推進綠色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特別是今年1月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我們在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沿江各市縣、各部門要借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強勁東風,把我省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找准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大力度,迅速行動,在推進轉型發展、綠色發展上取得實效,為我省“十三五”實現“率先、進位、升級、奠基”四大目標提供堅實保障。
李鴻忠指出,我省是長江徑流裡程最長的省份,是三峽工程庫壩區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要抓龍頭,以長江水質保護為重點,加大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工作力度﹔要抓源頭,嚴控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嚴控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排放,嚴格對污水處理廠規范運行和外排水的執法監管。全省沿江各市縣、各部門要本著對長江生態環境負責的態度,牢固樹立“上游”意識,強化“位置上游”的意識,時時處處對“下游”負責﹔強化“責任上游”的意識,守好“責任田”,把自己的事做好﹔強化“工作標准上游”的意識,堅定不移走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之路,絕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片面追求GDP。
李鴻忠強調,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擔起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要按照主體責任“牛鼻子”四級遞進論,以主要負責同志履職盡責為重點,以嚴肅追責問責為關鍵,強化責任落實的閉環效應。要充分認識當前長江生態保護形勢的嚴峻性、緊迫性,堅持問題導向、立即付諸行動,切忌左思右想、瞻前顧后。要加大“查”的力度,在全省迅速掀起環保專項整治行動,對違法排污、污染環境的行為,進行全面排查、執法檢查和深入調查﹔加大“關”的力度,堅決依法關停污染企業,徹底關閉陳舊思想通道﹔加大“治”的力度,綜合施策,治水、治山、治岸、治人、治企﹔加大“罰”的力度,依法依規嚴肅處罰污染企業和責任人,絕不以刑代罰、以錢代罰﹔加大“復”的力度,千方百計恢復自然生態,恢復環境原貌﹔加大“退”的力度,堅決退出不適宜沿江布局的產業項目。
省領導阮成發、傅德輝、黃楚平、曹廣晶,武漢市市長萬勇,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調研或座談。(記者黃俊華)
相關專題 |
· 中共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