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省委書記王儒林在大寧縣昕水鎮榆嶺村了解退耕還林、生態補償和農民脫貧增收情況。記者 李聯軍攝
5月5日至8日,省委書記王儒林深入臨汾市汾西、隰縣、永和、大寧、蒲縣等縣,就沿黃地區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相結合進行專題調研。他強調,要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因地制宜,強化措施,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在治山治水中使群眾增加收入,把建設綠水青山的過程變成群眾脫貧致富的過程。省委常委、秘書長王偉中,副省長郭迎光,副省長、臨汾市委書記羅清宇一同調研。
5月的晉西沿黃地區,喜雨綿綿,綠滿山川。王儒林入園區、上坡壩,下地頭、進農家,了解困難問題,尋求生態脫貧之策,基層干部群眾深受鼓舞。
汾西縣洪昌養殖公司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肉雞養殖加工業,直接受益群眾1.5萬人。王儒林觀看了企業飼料生產、肉雞加工生產線,對公司在價格下跌時讓利農戶的做法表示肯定。他說,洪昌公司與農戶執行協議收購價格,在市場價格下跌時收購價不變,公司承受損失,幫助養殖戶渡過難關,建立起互惠信任的穩定合作關系,既保護了群眾利益,又有利於公司長遠發展。要把壯大龍頭企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形成政策集成,加大幫扶力度,帶動更多農民精准脫貧。
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如何有機結合,是王儒林沿黃調研的主題。臨汾沿黃縣通過大規模流域溝道綜合治理,取得良好效益。汾西縣勍香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工程通過溝底造地、坡改梯田、梁上還林,新增改造溝壩地1.1萬畝,造林1.62萬畝。永和縣芝河源頭小流域綜合治理通過統一規劃、整合資金,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45平方公裡。王儒林詳細考察治理工程,指出,必須把治山治水造地和植樹造林與群眾收益結合起來,切實解決第一輪退耕還林補助到期后群眾生計問題,擴大經濟林面積,在荒山荒地荒坡大力植樹造林。要深化改革創新,通過財政引導,帶動金融社會資本進入,探索開發式、股份式、購買式造林等模式,讓群眾在各個環節都有收入,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隰縣連續多年大力發展林果業,玉露香梨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在陽德垣村玉露香梨種植示范園和密植園,王儒林與果樹專家、果農深入交談,了解矮化、密植等栽培新技術,研究冰雹、病害等問題的解決辦法。他說,打造“中國第一梨”,不僅要增產量、更要重品質,不僅要看當前、更要重長遠,要有品牌意識,重視科技創新,堅持龍頭企業帶動,努力打造覆蓋第一、二、三產業的全產業鏈,在貯存、運輸、加工、銷售各環節提高附加值,推動產業持續發展、群眾穩定增收。王儒林還對隰縣午城鎮桑梓村設施農業進行了調研。
在大寧縣昕水鎮榆嶺村,王儒林登上坡垣俯瞰村裡的退耕地和經濟林,來到農戶王文華家中,與老兩口細算收入賬,與有關同志研究解決穩定收入、脫貧致富的措施和辦法。他強調,要高度重視退耕戶面臨的實際困難,切實解決錢從哪裡來、如何增收等實際問題,確保群眾穩定脫貧。調研途中,王儒林隨機下車,冒雨走進永和縣坡頭鄉蘭家溝村王雙平家的小院,聽取真言、體察民情。得知王雙平是護林員,王儒林拿起他的護林日記逐篇閱讀,夸他記得認真、工作負責。他說,我們隨機到農民家裡,更有利於看到真情、聽到真話,不論脫貧攻堅還是生態治理,都要從實際出發,尊重群眾意願,做好群眾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臨汾市把光伏扶貧作為精准脫貧的重要產業,在蒲縣山中鄉山中村100KW光伏電站,王儒林重點了解收益覆蓋貧困戶的情況,村黨支部書記石金平介紹,山中村雖然近年發展較快,但還有64個建檔立卡戶,今后發電收益將主要用於貧困戶。王儒林勉勵他們繼續率先發展,確保全村貧困戶提前全部脫貧。
在紅軍東征80周年之際,王儒林瞻仰了永和紅軍東征紀念館,希望永和縣繼承革命傳統,弘揚紅色文化,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調研期間,王儒林利用三個晚上主持召開座談會,就沿黃地區脫貧攻堅、生態建設中的重點問題,與省直有關部門、臨汾市以及調研有關縣黨政負責同志座談,聽取意見建議。王儒林對臨汾市各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記者尚慧輝)